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一個寒冷的冬天,湖邊的一顆大樹上,一隻鷸和一隻蚌不期而遇。
鷸長得高挑瘦削,針尖般尖尖的喙讓它具備了捕食小魚蝦的能力。而蚌卻是重灘上的一塊像石頭般的貝殼。
鷸對蚌說:“你看你這麼寒冷的天氣還不快找個暖和的地方躲起來?何必在這裡待著?”
蚌笑了笑,答道:“你倒是有說得有道理,但是我這塊石頭般的貝殼有我身體的保護,不怕冷。”
鷸冷笑一聲:“你以為只有你有自我保護的措施嗎?我可有辦法婉轉地向鹿要個充足的場所。”
蚌臉上的笑容更深了:“讓我瞧瞧,你有什麼妙計?”
鷸沉思了一會兒,說:“我有辦法,先幫我用你堅硬的殼敲碎這塊樹幹,咱們一起把樹倒了,藉助樹幹的力量開啟樹後面的藤條,進去躲雨。”
蚌覺得這個主意倒也不錯,於是二話不說便動手。
他們一個敲,一個支撐,果然將樹倒了。可當他們準備朝樹後面的藤條方向走去時,卻被一支鋒利的箭射殺了。
原來,這片湖上的樹屬於一個獵人,他走過來時,看到了螻蛄和蚌顯得十分奇怪,於是悄悄將他們射殺。
從此,人們便把這兩隻聰明但挑撥離間的動物——鷸和蚌當作警示的成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意味著當同一利益面前,為了爭奪而相互敵對的兩方可能各得其利,卻會把整體的利益都失去掉。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