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驚蛇

[ 成語故事 ]

從前有一個叫小明的少年,他聰明機智,善於觀察和思考。有一天,他聽說山上的竹林裡有一條小溪旁邊有一隻巨大的蛇,一直在休息。小明心裡冒出一個計劃,他想要抓住那隻巨大的蛇。

小明仔細地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這隻蛇每天都會午睡的時候出現。於是,他想出了一個計策。他找來一根長長的竹竿,然後找來一些乾草。

第二天,小明提前藏在竹林附近。他將竹竿插在地上,然後在竹竿旁邊堆上了一大堆乾草,接著藏身在草叢中。

不一會兒,巨大的蛇醒來了。它環顧四周,發現竹林中的乾草,並以為那是一堆活動的草叢。它覺得不安,想要離開。但是小明一直觀察著,沒讓它有機會逃走。

小明知道蛇害怕振動,於是他小心翼翼地把竹竿蕩動起來,發出一陣陣沙沙的聲響。巨大的蛇一聽到聲音,嚇壞了,以為是有人來捉它。它慌忙爬起來,想要逃跑。

就在這個時候,小明散佈在竹林周圍的人們忽然一起發出了巨大的聲響。他們用各種樂器和武器敲打竹子,製造出震耳欲聾的聲音和動靜。蛇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嚇得不知所措,最終它不知怎麼的,跑到了小明面前。

小明乘機快速而準確地抓起了那條巨大的蛇,牢牢地控制住它。

山下的人們紛紛讚賞小明的聰明才智,原本只是想抓一條蛇的小明,成功得到了更多的讚譽和尊敬。這就是成語"打草驚蛇"的故事。

小明的聰明和巧妙的計策引發了人們的共鳴和思考,他成為了大家學習的榜樣。從此以後,"打草驚蛇"成了形容用巧妙的方法引發或誘使對方出現反映的成語。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