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第一天,十八歲的喜娟忐忑地來到考場附近,焦急地等待著進場的鈴聲。喜娟看著那些考生家長陪伴在自己孩子左右,又是安慰又是鼓勵的,淚水頃刻間盈滿了眼眶——
喜娟兄妹兩個,哥哥喜強比她大四歲,學習成績和她一樣優秀。為了供兄妹倆上學,徹底改變貧窮命運,父母在市裡當起了菜販子,起早貪黑常年奔波勞累。雖然很辛苦,一家人還算過得去。可沒想到,四年前,大禍從天而降,父母在從批發市場拉蔬菜回來的路上,出車禍雙雙慘死。
可恨的肇事司機駕車逃逸,兄妹倆沒有得到一分錢的賠償。父母死後,哥哥喜強挑起了生活的重擔。為了供妹妹繼續上學,喜強只得放棄高考,犧牲自己上學的機會,接替父母當起了菜販子。後來,喜強眼看著小菜販子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一咬牙就跑到了新疆……
上個月,哥哥給喜娟匯款買了一部手機。喜娟很懂事,知道哥哥在外面掙錢不容易,所以從來不捨得打長途電話,兄妹倆就透過簡訊聯絡。
進考場前,手機突然響了,是哥哥發來的簡訊:“妹妹,原諒哥哥不能在你高考的時候陪伴在你身邊,給你加油鼓勁。但哥哥相信,妹妹是最棒的,一定能考出自己最高的水平!”
哥哥的鼓勵,像一股暖流溫暖了喜娟的心。她激動萬分,隨即發簡訊給哥哥:“哥哥,謝謝你的鼓勵!放心吧,妹妹一定不會上你失望的。”
剛回過簡訊,進場鈴聲響起。喜娟急忙關掉手機,信心百倍地邁步走進考場……
高考成績揭曉,喜娟如願被北京的一所高校錄取。拿到錄取通知書後,喜娟立刻發簡訊,把這個好訊息告訴了哥哥。
哥哥的簡訊很快來了,在表示祝賀和喜悅之餘,又告訴喜娟,說他已經匯出一千元錢,當作喜娟去新疆的路費。到新疆去,這對於喜娟來說簡直就像夢一樣。新疆那麼遠,去一次得花多少錢呀!她知道哥哥賺錢不容易,說什麼也不願浪費那麼多錢。可哥哥說他近來生意很順利,錢不是問題,要她無論如何也要來新疆團聚一次。
哥哥去新疆後,兄妹倆已經兩年沒有見過面了。自打父母車禍去世,喜娟只剩下了哥哥這唯一的親人。說實在的,喜娟非常想念自己的哥哥,她當然也能理解哥哥的心情,她知道,如果自己不去新疆,哥哥回來照樣得花錢,於是思來想去,就答應去新疆看望哥哥。
喜娟終於踏上了西去的列車。一路上,她興奮地想著哥哥,連覺都睡不著。晚上十點多鐘,喜娟收到了一條哥哥發來的簡訊:“妹妹,對不起,我病了,不能出門。我讓我的好朋友均平替我去火車站接你。”喜娟一看吃了一驚,她趕緊撥通了哥哥的電話,想問問他病得怎麼樣,可是卻沒人接聽。喜娟心裡更加擔心了。
當列車開進烏魯木齊站時,已經是第二天清晨了。喜娟走出出站口,看見一個牌子,上面寫著她的名字。
喜娟急忙走過去,舉牌子的是一個陌生的小夥子,他一定就是哥哥說的均平了。喜娟開口第一句話就問:“你是均平哥吧,我哥哥得了什麼病?”
小夥子熱情地說:“我是馬均平。你一定就是喜娟!一路上累了吧,餓不餓?走,咱先去吃點早飯……”
喜娟卻沒跟他走,她現在最想知道的就是哥哥的情況。
馬均平說:“喜強得了急性闌尾炎,剛做了手術,已經沒什麼大礙了。但是還不能下床,所以沒來接你。你不用擔心,他讓我好好照顧你。”
喜娟心裡踏實了一些,又問:“為什麼他不接我的電話呢?”
均平說:“病房裡還有其他的病人,他一定是怕打擾別人休息吧。”
均平告訴喜娟,他是一家石油公司的職員,和喜強在克拉瑪依認識後成了好朋友。他們公司有個基地在戈壁灘上,離克拉瑪依三百多公里,是他介紹喜強在那個基地賣菜的。
吃過早餐,馬均平領著喜娟來到停車場上了一輛豐田越野吉普車。汽車一路來到克拉瑪依市區,天色已晚,均平就安排喜娟住了下來。
第二天,均平開車帶著喜娟向基地進發。茫茫的戈壁灘,翠綠的胡楊林,還有那遠處的雪山,讓人心曠神怡。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