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壯太陽鳥

[ 睡前故事 ]

睡前故事悲壯太陽鳥

太陽鳥是熱帶雨林裡一種小巧玲瓏的鳥,從喙尖到尾尖,不到10厘米長,叫聲清雅,羽毛豔麗,紅橙黃綠青靛紫,像是用七彩陽光編織成的。

每當林子裡灑滿陽光的時候,太陽鳥便飛到燦爛的山花叢中,以每秒80多次的頻率撲扇著翅膀,身體像直升飛機似的停在空中,把長長的細如針尖的喙刺進花蕊,吮吸花蜜。

曼廣弄寨後面有條清亮的小溪,溪邊有一棵枝繁葉茂的野芒果樹,上面住滿了太陽鳥,就像是太陽鳥的王國。幾乎每一根橫枝上,相隔數寸遠,就有一隻用草絲和黏土為材料做成的結構很精巧的鳥巢。早晨,太陽鳥集體外出覓食時,天空就像出現了一道瑰麗的彩虹;黃昏,太陽鳥棲落在枝丫間,啄起晶瑩的溪水梳理羽毛時,樹冠就像一座彩色的帳篷。

作為上海來的知青,我和當地的農民一起做農活,平常還會跟他們一起去打獵。那天下午,我插完秧,到溪邊洗澡。這時正是太陽鳥孵卵的季節。野芒果樹上鳥聲啁啾,雄鳥飛進飛出,忙著給在窩裡孵蛋的雌鳥餵食。

我剛洗好頭,突然聽見野芒果樹上傳來鳥兒驚慌的鳴叫。抬頭一看,魂兒差點都被嚇丟了——一條眼鏡蛇正爬樓梯似的順著枝丫往樹冠上爬。

眼鏡蛇可以說是森林裡的大魔王,體長足足有6米,體大力強,在草上游走如飛,只要迎面碰到有生命的東西,它就會毫不遲疑地主動攻擊。別說鳥兒、兔子這樣的弱小動物,就是老虎、豹子見到它,也會退避三舍。人若被眼鏡蛇咬一口,一小時內必死無疑。

我趕緊躲在一叢巨蕉下面,在蕉葉上剜個洞,向樹上窺視。

眼鏡蛇爬到高高的樹丫,蛇尾纏在枝杈間,下半截身體下墜,上半截身體豎起,鮮紅的蛇信子探進一個個鳥窩,自上而下,吸食鳥蛋。橢圓形晶瑩剔透的小鳥蛋,一個接一個,咕嚕咕嚕地順著細長的蛇信子滾進蛇嘴去。

所有正在孵卵的太陽鳥都飛出巢來,在外覓食的雄鳥也從四面八方飛攏來,越聚越多,成千上萬,把一大片陽光都遮住了。有的擦著樹冠飛過來掠過去,有的停泊在半空,怒視著正在行兇的眼鏡蛇,驚慌地哀叫著。

“唉,可憐的小鳥,這一堆蛋算是白生了,這麼嬌嫩的生命,是無法跟眼鏡蛇對抗的,它們最多隻能憑藉會飛的優勢,在安全的距離外徒勞地謾罵,毫無意義地抗議而已。”我想。

眼鏡蛇仍美滋滋地吸食著鳥蛋,對這麼大一群太陽鳥,擺出一副不屑一顧的輕蔑神態:鳥多算什麼,一群不堪一擊的烏合之眾!

不一會兒,左邊樹冠上的鳥巢都被掃蕩光了,貪婪的眼鏡蛇又轉向右邊的樹冠。

就在這時,一隻尾巴叉開、像穿了一件燕尾服的太陽鳥,本來停在與眼鏡蛇平行的半空中的,突然飛高,“嘀——”長鳴一聲,一扇翅膀,朝蛇頭俯衝下去。它的本意肯定是要用尖針似的細細的喙去啄蛇眼的,可是當它飛到離蛇頭還有1米遠時,眼鏡蛇突然張開了嘴,好大的嘴!可以毫不費勁地一口吞下一個椰子,黑咕隆咚的嘴裡似乎還有強大的磁力。叉尾太陽鳥的翅膀一偏,不由自主地一頭撞進蛇嘴裡去了。

我不知道那隻叉尾太陽鳥怎麼敢以卵擊石,也許它天生就是隻勇敢的太陽鳥,也許這是一隻雌鳥,正好看到眼鏡蛇的蛇信子探進它的巢,出於一種母性的本能,希望自己辛辛苦苦產下的幾枚蛋免遭荼毒,才與眼鏡蛇以死相拼。

救不了它的蛋,反而把自己也賠了進去,真是可憐,我想。

然而,眾多的太陽鳥好像跟我想的不一樣,第一隻太陽鳥的行為成了一種榜樣、一種表率、一種示範,在它被蛇嘴吞進去的一瞬間,一隻又一隻鳥兒升高、俯衝,朝醜陋的蛇頭撲去,自然也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它們無一例外地被吸進深淵似的蛇腹。眼鏡蛇高興得搖頭晃腦,蛇信子舞動得異常熱烈興奮,好像在說:來吧,多多益善,我肚子正好空著呢!

在一種特定的氛圍裡,英雄行為和犧牲精神會傳染蔓延,幾乎所有的太陽鳥,都飛聚到眼鏡蛇的正面來,爭先恐後地升高,兩三隻一排連續不斷地朝蛇頭俯衝撲擊,洞張的蛇嘴和天空之間,好像拉起了一根扯不斷的綵帶……

我沒數過究竟有多少隻太陽鳥填進了蛇腹,也許有幾百只,也許有上千只。漸漸地,眼鏡蛇癟癟的肚子隆了起來,它大概吃得太多也有點倒胃口了,或者說肚子太脹不願再吃了,閉起了嘴。

說時遲,那時快,兩隻太陽鳥撲到它臉上,尖針似的細長的喙,啄中了玻璃球似的蛇眼。我看見,眼鏡蛇渾身顫抖了一下,頸肋倏地擴張,頸部像鳥翼似的膨脹開來。它一定被刺疼了。被激怒了的眼鏡蛇“刷”地一抖脖子,一口咬住膽敢啄它眼珠子的那兩隻太陽鳥,示威似的朝鳥群搖晃。

太陽鳥並沒被嚇倒,反而加強了攻擊,三五隻一批,像下雨一樣地飛到蛇頭上去。它們好像曉得眼睛是眼鏡蛇身上最不堪一擊的地方,於是專門朝兩隻蛇眼啄。不一會兒,眼鏡蛇眼窩裡便湧出汪汪的血。又過了一會兒,它終於有點抵擋不住鳥群奮不顧身的攻擊了,合攏頸肋,收起了囂張的氣焰,蛇頭一低,順著樹幹溜下樹去。此時,一大群太陽鳥蜂擁而上,盯住蛇頭猛啄。眼鏡蛇的身體一陣陣抽搐,好像患了羊癇風,蛇尾一鬆,從高高的樹冠上摔了下來,“咚”的一聲,摔得半死不活。

密實的鳥群,轟地跟著降到地面,撲到蛇身上。我看不到蛇了,只看到被鳥緊緊包裹起來的一團扭滾蹦跳的東西。隨著眼鏡蛇的掙扎翻滾,一隻只的太陽鳥被壓死了,又有更多的鳥俯衝下去……

終於,狠毒兇猛,連老虎、豹子見了都要退避三舍的眼鏡蛇,像條爛草繩似的癱軟下來。

地上,鋪了一層太陽鳥色彩斑斕的屍體。

哦,美麗的太陽鳥,嬌嫩的小生命,勇敢的小精靈。

經典童話太陽鳥

相傳在古代北方寒帶地區,有一種神鳥,名叫太陽鳥,它全身毛髮有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這七種顏色隨時變化,光色耀眼,故名太陽鳥。據說這種鳥具有神醫之術,可令人起死回生,是人夢寐以求的神鳥。話說長白山腳下有一村落,名約二泉溝,故名思義有二條泉在該村座落,世世代代養育著村民,該村雖不富裕但豐富的特產和藥材卻令村民一年四季取之不盡,加之安祥恬靜的山野風光,令該村彷彿置身於世外桃源,別有一般風韻,令人陶醉。
村頭有一王姓人家,戶主王義年過三旬,娶妻陶氏,雖也是鄉土人家出身,但嫻淑文雅勤勞善良,與村民交往甚好只有一件憾事,結婚十餘載未能生養一男半女,令王義十分惱火,每每酒後惡語相加,甚至抽打踢擰。但陶氏總是感覺未能生養內心有愧,一味忍讓遷就,家中一切活計均攬於自身。時間一長,王義竟成了無所事事的二流子,整天遊手好閒,東遊西逛,夢想能遇到寶藏使自己一夜暴富,好搬到城裡購置豪宅,多納幾個妻妾,能圓自己多子多孫的夢想。
一天,王義午飯多喝了幾杯,在外閒逛時一時口渴,到林邊泉眼旁喝水,喝足後就在一石後鼾睡,忽被一陣滋滋和呱呱的怪聲吵醒,他睜眼一看,只見不遠處一隻巨大的蟾蜍和一條巨蟒正在拼殺,只見蟾蜍口中含有一隻色彩斑斕的蛋,閃轉騰挪、與巨蟒周旋,而巨蟒則步步緊逼,大有一口將蟾蜍眼看不敵巨蟒,只好將口中蛋小心吐在一石凹處,轉身與巨蟒拼起來,此番爭鬥蟾蜍沒了顧忌,輕身激戰,與巨蟒纏打在一起,你爭我鬥,不分上下。王義只看得目瞪口呆,他定了定神,見蟾蜍與巨蟒,越戰離自己越遠,就悄悄地爬到石凹處,把七彩蛋用帽子兜住,一窩風似地向家跑去。
剛進家門,見陶氏正將採來的山野特產分類涼曬,忙不迭地說:“快與我生火,將這怪蛋煮熟好下酒。”陶氏接過蛋大吃一驚,這種蛋自己從未見過,忙問其來歷,王義簡單告之,只是把蟾蜍與巨蟒的離開吹成被自己打退,並不耐煩地催促到:“問個鳥,快與我煮蛋便是。”陶氏說:“相公,我見此蛋非尋常,莫非神物,還是休食用吧”。王義怒道:“你這賤人,找打不是,老子千辛萬苦得來這蛋,不食用難道還送回去不成?再說不吃它老子用何下酒?”陶氏忙說:“相公息怒,我把打鳴的公雞殺了與你下酒豈不比該蛋好吃百倍,我用雞換你的蛋吧。”王義大喜,他饞這雞已久,只是陶氏拼死不讓,才未能殺成,今見她肯用雞換蛋,樂得做個順水人情,馬上說:“好吧,給你一個面子,快殺雞與老子下酒”。

陶氏自得了七彩蛋後,精心用山中的烏拉草在屋中的柳條筐內製成了一個窩,每天定時用手去撫摸七彩蛋,即讓蛋恆溫,又讓其吸取自身血脈,好讓其早日孵化。功夫不負有心人,過了七七四十九天,七彩蛋被啄開了,從裡面蹦出一隻鳥來,雖然鳥不是很大,羽毛俱在,光彩鮮亮,叫聲婉如仙樂繞樑,令人心曠神怡。它衝著陶氏百般親熱,陶氏喜出忘外,待如親子,每天都逮些螞蚱和昆蟲類精心餵養,王義也很喜歡,覺得多了一件玩物,每每搭在肩上向村人炫耀,自己打巨蟒摳蟾蜍救鳥蛋的故事,一時間村中盡人皆知。而那隻鳥不但王義夫婦喜歡,村裡人也是拿作寶貝特別是一些孩子更是喜愛,每天都來觀鳥,並爭先逮蟲餵食,竟使陶氏免除了餵養之勞。不出月餘,鳥已長大能飛,身上也長成了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如陽光般奪目,人們都稱其為太陽鳥。那隻鳥很是乖巧伶俐,想方設法逗王義夫婦開心,竟使王義喝酒打人的脾氣改了許多。
一日,陶氏平撫太陽鳥在自言自語:“我多想有個孩子,你要是我的孩子就好了”。話音剛落,只見太陽鳥展翅騰空飛去,眨眼間無了蹤跡。陶氏慌了手腳,忙告之王義,兩人一同到山中漫無邊際地尋找,找了一整天無果,只能悻悻而歸,王義怒罵道:“你個賤婆娘,不知何事將太陽鳥氣走,等明日找不回來,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兩日累了一天,胡亂吃了一口飯,昏沉睡去,忽然,門外傳來太陽鳥娓婉的啼鳴,夫婦倆趕緊披衣點燈開門一看,只見太陽鳥一身塵土,口含著幾束從未見過的植物。陶氏悲喜交加,馬上領悟到這是太陽鳥為自己採藥去了,她心痛地為太陽鳥擦去身上的塵土,又餵了些食物。
看到太陽鳥疲憊睡去,才向丈夫說出了自己向太陽鳥訴說心願後鳥兒飛去的原由,王義也深感詫異,忙命陶氏將草藥煮後兩人同飲,頓覺五臟六腑清爽異常,增添了幾分愛意,兩人竟過了一個從未有過的溫存夜。第二天醒來後看到太陽鳥才發現其七彩羽毛少了一種顏色。
不久,陶氏懷孕了,十月以後產下一龍鳳胎,王義結婚十餘載喜得一兒一女,喜不勝收,而太陽鳥能治病的訊息也不竟而走,傳遍了周邊地區。
太陽鳥能治病的訊息,傳到了一鄉紳富豪的耳中,他富甲一方,擁有萬畝良田,百萬財富,他已年過花甲,雖妻妾成群,卻只有大老婆給他生了一個傻兒子,他眼看自己已過花甲之年,若大產業無人繼承,急得他遍尋天下神醫、廣貼告示,許諾萬金為兒子治病,花了無數錢財,傻兒子依就傻得不懂人語。當他得知太陽鳥能治病的訊息簡直喜出忘外,立即備上厚禮,讓僕人掛上豪華大馬車,直奔二泉溝。
王義家中陶氏生下的一對兒女已經一年有餘,取名大龍二鳳,已經能蹣跚走路,而太陽鳥竟成了大龍二鳳的看護人,每天都用一對翅膀看護一對孩子,從未有過閃失。而王義也改掉喝酒打人的惡習,一心為生活奔波,與陶氏一起耕種桑田、採集山貨、日子十分溫馨。

鄉紳帶著貴重禮品的到來,一下子又喚醒了王義不甘寂寞的慾望,他不顧陶氏的再三反對,與鄉紳討價還價,以白銀萬兩加城中的一處豪宅為代價,答應為其兒子治病。鄉紳滿心喜悅地返回了城裡,可這邊王義無論如何跟太陽鳥說,太陽鳥無動於衷,他知道太陽鳥對妻子的話十分聽從,於是軟硬兼施,陶氏被逼無奈,只得答應,陶氏一說,太陽鳥立即領命而去。一連兩日未歸,大龍和二鳳哭鬧要太陽鳥,王義夫婦兩人也心中忐忑不安。第二天晚上,太陽鳥銜著草藥回來,滿身塵土和疲憊。陶氏趕緊為其清洗和調養,隔日後發現,太陽鳥的顏色又少了一色,變成了五色。
王義如願以償地進到了城裡,住進了豪宅,擁有了奴僕,自己不用為生計發愁了,高興得做夢都想笑。不久,太陽鳥能治病的訊息被縣令知道了,他有個女兒,貌若天仙,不知得了什麼怪病,渾身長瘡流濃,一直不好,得知訊息後,他立即派衙役把王義帶到縣衙,一輩子在山裡生活,哪裡見過官府之人,王義只是磕頭,不敢問犯何法。
縣官說:“只要你讓神鳥治好我女兒的病,我就賞你個都頭乾乾,那可是吃皇糧的人哪。”王義趕緊應允,回到家,王義跟陶氏說明了情況,他世代居於山村,能進城已是天大的夢想,還能當官豈不更是天降美事,立即逼陶氏讓太陽鳥去採藥。陶氏說:“相公,太陽鳥不僅讓我們有了兒子,而且還有了財富,你應該滿足了,你別再逼它了,”王義急了,揮起煙桿要打陶氏,陶氏無奈,只得讓太陽鳥去採藥。
整整三天三夜,太陽鳥回來後更加疲憊,休養幾日復元後,身上的毛色又少了一色,變成了四色。
王義則當上了都頭每天騎著高頭大馬,好不威風。太陽鳥能治病的訊息,被王義所在的知府知道了,他大喜過望,因為他有寵妾,不知何故身上長出肉眼看不到的細毛。每次想親近都扎他痛苦萬分,久醫不愈。得知太陽鳥能治病的訊息他當然不能放過急招王義入府。
許諾若冶好小妾之病,願賞王義為七品縣官。當縣太爺,王義自然不會放過機會,趕緊應允,回家自然又費事不少,陶氏又無奈有求於太陽鳥。四天四夜後,太陽鳥銜草藥返回,剛進院落,累得癱在地上。府伊小妾的病治好了,王義如願以償地當上了縣官,可太陽鳥的羽毛成了三色。王義不做官不知道,一個縣官有多難做,整天有處理不完的案子。忙得焦頭爛額,而且官府黑暗,洲官以上各官有事都需打點,一來二去,王義不僅未撈到錢財,而且還把當初鄉紳給的萬兩白銀搭了進去,令王義好不後悔,後悔當這個七品芝麻官,但又苦無退路。

一次,王義去京城太師府祝壽,無意中聽同僚太師尚失了男性功能,雖妻妾成群都無可奈何。王義立即毛遂自薦,願為太師除去煩惱太師大喜,立即以五品洲官相許。
麻煩自不必說,太陽鳥還是領命而去,五天五夜、太陽鳥返回時,剛落至院內,即昏迷過去。太師的病好了,王義當上了府伊,太陽鳥成了二色,陶氏和已經能說話的大龍二鳳一起跪地求王義不要再讓太陽鳥勞累了,王義只好答應了,府伊自然比縣官風光百倍,送禮的人朝庭俸祿都豐厚,王義十分滿意。可是王義有神鳥能治病的事被皇上知道了,他有一心病,所有皇妃生的皆是公主,無一皇子,一國豈能無太子繼承,他得知神鳥的訊息後,立即宣王義進京面君,許諾只要他能讓神鳥為其討來藥,眾皇妃懷太子,即官封一品,賜萬戶侯。否則就是欺君之罪,滿門操斬。此時王義和陶氏已無退路,只能衰求太陽鳥相救了。太陽鳥展翅飛去,六天六夜返回院落上空時,一頭栽下來,折斷了兩隻翅膀,等太陽鳥傷養好後,翅膀已不能飛行了,全身也成了一色的火紅色。而皇上吃了他採來的藥,龍性大增,先後有多名皇妃懷孕生子,為此皇上遵守諾言,封王義官居一品,為萬戶侯。並賞太陽鳥純金屋一座。
事至如此本該結尾了,可偏生枝節。不久,皇太后得了重病,眼看做古,有人向皇太后述說了太陽鳥能採來起死回生藥一事,太后馬上頒懿旨,要王義尋藥,可太陽鳥已不能飛翔,無法辦到了皇后很生氣,要把所有跟其診病的太醫全部處死。其中一太醫獻計道:“太陽鳥是千年神鳥,它是不能飛翔去採藥,但本身就是極好補品。太后可命人將其殺死食用,即可病癒且益壽百年。”太后大喜,忙命人去之。
宦官總管獻計說:“太陽鳥天具神力,翅膀雖折但神力仍在,不能硬取,只能智捉。”“他提議當夜晚太陽鳥在御賜的金屋中睡覺時,可偷偷將門鎖住,然後架柴燒紅屋子即可燒死太陽鳥。”太后准許。
午夜時分,宦官總管帶御林軍悄悄進入王義府宅。將太陽鳥所住金屋鎖定,立即著人架柴草焚燒。王義只能眼睜著不敢言語,而陶氏和大龍二鳳苦苦衰求無人理採。大火越燒越旺,整個金屋被燒得通紅,太陽鳥在中衰嗚不止。陶氏和大龍二鳳不忍心看其燒死,一齊向金屋撲去,很快被火吐噬。王義剎時間瘋了,一路狂笑著落荒而去。只聽嘣的一聲,金屋火光四射,溶化的金水將所有燒屋的人全部燙死,而一隻鳳凰從火中直射天空,疾飛而去。

民間故事太陽鳥

當人類第一次被毀滅之後,茫茫大地上只剩下一對男女,他們生活孤苦寂寞,而且沒有下半身。除此之外,還有兩個超人兄弟,大的叫奧珂,小的叫奧琪。

奧珂知道男人有一隻籃子,籃子裡有一隻太陽鳥,它會發出好聽的聲音。他想盡一切辦法得到這隻神秘的籃子。奧珂說他願意給他們兩人下半身來交換這隻奇妙的籃子,他們最終同意了。奧珂用泥巴給這對男女做成了腿和腳。從此,他們就有腿和腳了。奧珂得到了裝鳥的籃子。那男人對他說:你千萬不可開啟籃子!否則,太陽鳥就會一去無蹤,再也不會飛回來了。奧珂在路上遇到了弟弟,同他一起朝家中走去

路上,他們看到一棵長滿果實的大樹,奧珂上樹採果充飢。

上樹前,奧珂一再叮囑弟弟只能聽聲音,不能開啟籃子。哥哥剛爬到樹上,弟弟好奇,就把籃子開啟了。就在這一剎那間,太陽鳥突然中斷了悅耳的歌聲,淒厲駭人地咯咯叫著朝天上飛去。轉瞬之間,烏雲密佈,太陽也消失了,大地就像突然跌進了無邊的深淵。一會兒狂風暴雨傾盆而下,大地被淹沒在烏黑的洪水裡

那對男女也陷落在地下,被大山吞沒了。奧珂變成一隻蝙蝠,去追尋他的太陽鳥去了。奧琪用石頭壘起一張睡床。為了填飽肚子,他在山頂上做了許多小動物。而奧珂卻沒有找到失蹤的太陽鳥。

原來,太陽鳥從原先被拘禁的籃子裡逃出來之後,再也不願生活在一個固定的地方。於是它沿著固定的線路圍著大地不斷轉圈,有時也會不小心被捉住,但很快又掙脫了。這就是太陽為什麼有時會突然變黑(日食)的緣故。

人生故事三文魚的悲壯旅程

當我們在飯桌上品嚐美味的三文魚時,它們那奇蹟般的生命迴圈故事可曾令你感動?三文魚的一生,充滿危險和悲壯。它們克服種種困難,躲避無數危險,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逆水搏擊,迴游產卵,為自己的生命畫上句號。

三文魚是一種分佈在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的冷水魚類,有著十分奇特的生命迴圈。它主要在加拿大、挪威、俄國和美國部分地區的離大洋幾百以至上千千米的淡水河湖中孵化。

每年的10月份,加拿大佛雷瑟河上游的亞當斯河段,平靜的水面就變得沸騰起來,成千上萬條三文魚從太平洋逆流而上,來到這裡繁殖後代。銀白色魚身的三文魚在逆流而上的過程中變成猩紅色,整個水面因為有太多的三文魚而變成一片紅色。

三文魚的一生是令人驚歎的。每條雌魚能夠產下大約4000個左右的魚卵,並想方設法將其藏在卵石底下。但大量的魚卵還是被其他魚類和鳥類當做美味吃掉,倖存下來的魚卵在石頭下熬過冬天,發育長成幼魚。在無邊無跡的北太平洋中,它們一邊努力成長,一邊面對鯨、海豹和其他魚類的進攻;同時還有更加具有危險性的大量捕魚船威脅著它們的生命。整整4年,它們經歷無數艱險,才能長成大約3公斤左右的成熟三文魚。

成熟之後,一種內在的召喚使得它們開始了回家的旅程。10月初,所有成熟的三文魚在佛雷瑟河口集結,浩浩蕩蕩遊向它們的出生地。自河口開始,它們就不吃任何東西,全力趕路。十幾天的時間,它們逆流而上,消耗掉幾乎所有的能量和體力。它們要不斷從水面上躍起以闖過一個個急流和險灘,有些魚躍到了岸上,變成了其他動物的美食;有些魚在快到目的地之前竭力而亡,和它們一起死去的還有它們肚子裡的幾千個魚卵。到達產卵地的三文魚,不顧休息,開始成雙成對地挖坑產卵受精。在產卵受精完畢後,三文魚精疲力竭雙雙死去,結束了只為繁殖下一代而進行的死亡之旅。冬天來臨,白雪覆蓋了大地,整個世界一片靜謐,在寂靜的河水下,新的生命開始成長……

三文魚的悲壯旅程也許是遺傳和基因使然,並不是一種自覺的精神意識。但這一現象在人類看來,依然令人思索、感動。當成千上萬的三文魚迴游來到河邊,人們在觀看它與死神搏鬥的同時,是否從它們身上得到一點點感悟,並且從新開始思考自己生命的歷程呢?

勵志故事悲壯之旅

山東半島最東端,有一座美麗的城市——威海;離市中心海岸線不遠的海面上,有一座小小的海島——劉公島。2012年6月16日,我和同事們一起,遊覽了這座美麗的小島。

踏上渡輪,迎著初升的太陽,駛向劉公島。站在渡輪的甲板上向西望去,蔚藍的天空,悠悠的白雲,起伏的群山,群山懷抱著的高樓大廈,還有,威海標誌性的建築——幸福之門,盡收眼底。海面上,涼風習習,海鷗飛翔,渡輪濺起朵朵浪花,那白色的浪花,如泣如訴,如歌如嘯,彷彿在向我訴說著什麼。

旖旎的風光,美麗的城市,神秘的海島,卻不是我這次旅行的目的。劉公島,見證了“甲午海戰”那段悲壯的歷史,記載了丁汝昌、鄧世昌、劉步蟾等等那群愛國將領們的英雄故事。我們來了,彷彿回到了一百多年前,那段中華民族飽受屈辱的時空。

“甲午海戰”博物館內,有這樣一幅普通農家的群像雕塑:農家草房,院牆倒塌,牆外火光熏天,野蠻日軍揮舞大刀、手持槍械撲來。院子內一家婦幼十人,整在投井自盡。雕塑的“說明牌”上這樣寫道:1894年11月16日,日軍攻破金州城,破城之際,城內西街四代一家婦幼10人,為免遭日軍凌辱,毅然投井自盡。讓我們記住這些剛烈的草木之民的名字:老婦曲王氏、曲遲氏、少女曲梅蘭、曲如慧、曲訝子、少婦孫曲氏與兒子孫桂生、楊曲氏與兒子楊寶慶。

苟喪艦,將自裁——這是海軍將領劉步蟾的誓言。1895年1月11日,日軍魚雷艇入港偷襲,“定遠”艦損傷嚴重,因恐其將來落入敵手,丁汝昌、劉步蟾下令將“定遠”艦炸散,當夜,劉步蟾隨自己的愛艦,自殺殉國,實現了他的誓言:苟喪艦,將自裁。時年43歲。

懷著對英烈們的崇敬,離開了劉公島。潔白、矯健的海鷗,是英烈們靈魂的再現;陣陣浪花,是英烈們對後人的訴說。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站在渡輪的甲板上,望著遠去的劉公島,沐浴著燦爛的陽光、習習的海風,先輩們的金石玉言,在我的耳畔縈繞,久久的縈繞。

親情故事悲壯的母愛

我們家有四個孩子,父親長年在外,工資也少得可憐,家裡家外的一切,全靠母親一人操勞。鄉下沒有幼兒園,逢了母親要下田做事,我和弟弟妹妹們就被鎖在院子裡。

那年夏天,被鎖在家裡的我領著弟弟妹妹惹了禍。院子裡的螞蟻老是爬到草蓆子上,很是讓人煩,我想起窗臺上有一大塊像冰一樣的農藥,母親經常拿著鐮刀砍一些灑到菜園的地裡,據說它可以藥死菜地裡的蟲子。我突發奇想,決定學母親的樣子,在螞蟻窩附近砍一些藥,消滅那些煩人的螞蟻。

可是,那些藥不但毒死了一批螞蟻,還毒死了正在下蛋的雞,因為那些砍下來的碎農藥看上去就跟白花花的大米似的,被雞吃了。

等母親從田裡回來,我們看著死去的雞已嚇得瑟瑟發抖了,生怕會挨母親的揍,因為家裡的油鹽醬醋,全指望著這幾隻雞。

雞死了,母親雖然心疼,但看著我們已經嚇壞了,便沒忍心再斥責,只是望著幾隻死去的雞,一把又一把地抹眼淚。

她想過把死雞埋了,也想過拿到集市上去賣了,但最終,她還是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把雞煮著吃了,因為據說那種毒死雞的農藥,是毒不死人的,而我們這群孩子,實在是太久沒有吃過肉了。

母親把煮好的雞裝在盆子裡,跟眼巴巴的我們說,現在由她來試吃,如果明天早晨她沒事的話,我們就可以吃了。

因為怕我們饞,母親把自己關在西屋裡,那是她大半生來吃得最不管不顧最奢侈的一次,她吃掉了大半隻雞。為了防止我們偷吃,她把剩下的雞肉鎖了起來,等那些已經進入她身體內部的雞肉被穩妥地消化掉了,而且沒有拉響警戒訊號之後,再給我們吃。

那天晚上,我們緊張地盯著母親,不是害怕被毒死的雞會不會毒死母親,而是在等待天亮,因為只要天亮了,我們就可以吃到美味的雞肉了。我們還小,不懂得母親的做法到底有多悲壯,甚至還有些抱怨母親一個人吃掉了那麼多雞肉。

我們終於還是吃到了美味的雞肉,因為一夜之後,母親安然無恙。

再後來,我們長大了,生活也漸漸好了,每每說起當年那次吃雞肉的驚險,無不一臉的慶幸和滿眼的心酸。為了讓我們吃一點肉,母親是在拿自己的命去冒險啊,如果她吃那些雞肉中了毒,會怎麼樣呢?我們連想都不敢想。

這就是母親,在母親的一顆心裡,有很多難以理喻的價值觀,譬如母親為了讓我們吃上一點雞肉,可以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在今天的人們看來,或許有些荒謬,可更多的,是母愛的悲壯和酸楚。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