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故事老鼠弟弟去看海
老鼠弟弟很喜歡游泳,有空了,他就到離家不遠的池塘裡去游泳。
可是,最近好久沒下雨了,池塘裡的水一天比一天少。老鼠弟弟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如果池塘裡的水乾涸(hé)了,他就不能游泳了。
“老鼠弟弟,如果你想天天游泳,你就去大海吧。大海無邊無際,永遠也不會乾涸……”烏龜大哥對他說,“不過那裡很遠很遠……”
“就是再遠我也不怕,我一定要去大海看看。”就這樣,老鼠弟弟收拾好東西,獨自出發了。不知道走了多久,“嘩嘩譁”,突然前方出現一道巨大的水流。
“哇,好多好多的水,這裡一定就是大海!”老鼠弟弟激動地叫道。
“呵呵,這裡可不是大海,這裡是河。”一條漂亮的鯉(lǐ)魚游到了岸邊,“你要去大海,還要繼續向前走。”
“謝謝您,鯉魚姐姐。”說完,老鼠弟弟又出發了。
“轟轟轟”,突然,一道比河流還要巨大的水流出現在前方。
“啊,大海!”老鼠弟弟大叫起來,“我終於看到大海了。”
“喂,這裡可不是大海。”一隻白色的大鳥從空中飛下來,“這裡是江,大海可比江大多了……”
啊,什麼?這裡也不是大海?一時間,老鼠弟弟又是失望又是傷心,他“嗚嗚”地哭了起來。但是,他很快就擦乾了眼淚,準備向前走。
“喂,小老鼠,你快回家吧,大海離這裡很遠很遠,你要走很久很久才能到達。”大鳥叫道。
“不,我不回去,不管多遠,我也要去大海。”老鼠弟弟堅定地說。也許是他的決心感動了大鳥吧,大鳥說:“小老鼠,我也沒有看見過大海,我們一起去吧。”就這樣,大鳥帶著老鼠弟弟,飛呀飛,他們一起來到了海邊。
哇,大海真的好大好大呀!蔚藍色的海水無邊無際,似乎和蔚藍色的天空連在一起。雖然海浪很大很大,但老鼠弟弟還是到海水中游了一會兒。遊著遊著,老鼠弟弟忽然想起了家鄉的那個池塘……
於是,老鼠弟弟又回家了。
哇!老鼠弟弟發現那個池塘裡的水又滿了。呵呵,看來他以後又可以經常游泳了。
生活故事我們一起看海去
把海邊的房子賣到北京,這在房地產行當裡不算什麼稀罕事,大炮就是專幹這個的。大炮是濱海人,是濱海市海王房地產公司駐京售樓部的副經理,主要任務就是銷售海景房。
不過海邊買房不像超市購物那麼簡單,很多人都怕上當,怕被地產商忽悠。為打消客戶的顧慮,給他們吃顆定心丸,海王公司推出了一項服務:海邊看房,先看後買。每到週末,售樓部便會發一個看房團,乘坐夕發朝至的大巴,浩浩蕩蕩地奔赴濱海市。還別說,自從推出這項服務以來,海景房銷售量日增。
這個週末,又湊齊了一車看房客,由大炮親自帶隊去海邊。這車人裡,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頭老太太,情況都差不多:房子給了兒子媳婦住,自己在海邊買套房子頤養天年。裡面有一位姓姚的先生,比較有號召力,被大夥兒公推為領隊。姚先生五十來歲,據說做著不大不小的生意,人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小很多,精氣神很好,一看就是很會生活的人。早一個月前,姚先生就來打聽房子的事,說自己身邊有不少想買海景房的人,要求儘快安排團去看房。
大炮喜上眉梢,心說這次發大發了,組團買房來啦!看來這個月銷售獎又全公司第一了!
週五傍晚,看房客們陸續到齊,那個姚先生把老伴也帶來了。本來按規定每個看房客要交300元“看房費”的,為了獎勵姚先生“拉人入夥”,大炮破例“買一送一”,只收了他們一個人的錢。這300元也是象徵性收費,這趟下來,光路費就不止這個數,別說加上吃飯住宿了。海王公司有自己的“小九九”,捨不得孩子套不得狼嘛!相比高昂的房價,這點投入算是毛毛雨啦。
一夜無話。第二天黎明時分,看房團的大巴抵達海邊。下車匆匆吃了早飯,大家就迫不及待地要求看房。大炮笑著對大家說:“別急別急,房子一定會看得到的。不過大家難得來一次,先讓大家放鬆一下,瀏覽一下海邊風光,熟悉一下即將與之朝夕相處的新家園。大家說好不好?”
聽他這麼一說,大家紛紛叫好,就順從地由導購兼導遊的大炮帶著到了風景區。站在沙灘上,面對眼前的如畫美景,大家的心情開闊起來,沉浸到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中。尤其是姚先生,在大海面前,像個沒長大的孩子,一會兒拍照,一會兒嬉水,還和老伴瘋打瘋鬧,好像年輕了十歲。
中午在望海漁村吃的農家飯,大家大快朵頤一頓海鮮,稍事休息,下午接著參觀濱海高新技術開發區。幾年前這地方還是一片小漁村,轉眼間就變成了廠房林立的經濟開發區,讓人不由不讚嘆他們的發展速度。三個小時又過去了,眼看天就要黑了。終於有人按耐不住,提出來要看房。大炮說:“別急別急,當然不會忘了正題,下一站就是!”大家上了車,大巴沿著海岸線一路行駛,不大會兒功夫,一幢幢高大整齊裝飾一新的房子就呈現在面前。
與內地城市不同的是,這裡小區的房子是一字排開,一律朝向大海,四周也沒修圍牆,看上去多少有些古怪。大炮高聲介紹說,這就是大家常聽到的“一線房”,就是離海最近的房子。
旁邊有人問:“我們的房子也在裡面嗎?”
大炮爽快地答道:“這還用說嗎,保準讓你們站到自家陽臺上就能看到大海!”
有人不放心地說:“這些沿海的房子還有多少套?不會被搶完了吧?”
大炮笑著說:“那得看你們下手的速度了,晚了對不起,房子就到別人名下了!”
正在這時,一個人急匆匆地走過來,在姚先生耳邊低語了幾句,姚先生便跟著他離開人群,來到一塊大石頭後面。
大炮眼尖,一見此景大驚!你道為何?大炮認得這個人,此人是濱海日報的記者何平,何平負責日報行風熱線欄目,專門曝光地產行業的不正當競爭之風。決不能讓他跟姚先生靠近!
大炮連忙朝身邊的助手使眼色,助手們便朝何平和姚先生包抄過去。
這邊何記者還未及同姚先生細說,就見幾個打手模樣的人洶洶而來,只好匆匆朝姚先生懷裡塞了一樣東西,撒腿就跑。要知道幾天前,他的一個同事就是在這裡被海王公司僱來的保安打傷的。
大炮跑過來,衝著何記者的背影恨恨啐了一口,轉身對姚先生說:“這人是另一家房地產公司的,專門來拉我們的客戶。”說著,順手要過姚先生手裡的報紙,指著上面的一則房地產廣告:“看,這就是他們的宣傳。”
姚先生正不知來人是誰,找他何意,一聽是這樣,舒了一口氣,笑著說道:“這樣啊,看來你們同行間的競爭還挺激烈。”
大炮拉著姚先生胳膊:“時間不早了,走,我們看樣板房去!”
華燈初上時,大炮終於把客人們帶到了燈火通明的樣板房裡。精巧的燈光設計將新房映襯得金碧輝煌,高貴典雅。望著設計合理、裝飾一新的房子,不少人喜上眉梢,大家紛紛表示,回去就立馬簽單。大炮看在眼裡,樂在心裡。
看完房子,安排在一個偏中檔的酒店吃晚飯,看簽單有望,大炮一高興,特意囑咐多加了幾個菜。晚飯後,大家自發組織到海灘上開篝火晚會,載歌載舞,玩得不亦樂乎,
晚上,大炮躺在房間裡,取出那張何平塞給姚先生的報紙展開,查詢上面的內容。翻倒第二版“行風熱線”欄目時,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上面一個專訪的文章標題赫然寫道:地產公司“開梯田”,“一線房”搖身變“N線房。”文章中寫道:地產公司組織所謂“看房團”,欺騙不明真相的消費者。業主們看到的,往往是先行一批蓋好的房子,這就是所謂“一線房。”業主們簽了合同交過定金後,開發商就放開手腳在這些房子前面又起了一排房,原先的一線房就變成二線房。就這樣,起一批賣一批,一直到N線房,始終按“一線房”價格出售,房地產公司賺得盆滿缽滿。行內管這種售房方式叫“開梯田”……
看完這段文字,大炮不由得心驚肉跳,果然不出他所料,何平將他們銷售“一線房”的秘密曝光了!多年來,他們就是利用這種障眼法,賣掉不少難以脫手的後線房子。
大炮拍著自己咚咚跳的胸膛,心說好險哪!若不是自己反應迅疾,及時阻止何平,又用巧言搪塞了姚先生,後果不堪設想!假如讓姚先生看到這則報道,這趟海邊看房可就要落空了!
第二天一早,踏上歸程的房客們仍興致未減,絲毫不見倦意,又在車上玩起了遊戲,誰輸誰唱歌,熱鬧非凡。大炮和他的助手們顯然是累壞了,臉含笑意進入了夢鄉……
回來後的情景,卻讓大炮大跌眼鏡:這一車看房團中,來售樓部落實協議的竟無一人!大炮一下子變成了火炮,又從火炮變成了啞炮。他百思不解,究竟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呢?這趟失手,大炮從售樓部副經理降格為普通業務員。
轉眼數月過去。一天,大炮受命去一家旅行社聯絡旅遊車。自上次發了一個看房團後,形勢一直不好,時隔幾個月才又湊足一車看房客。走進旅行社,大炮不經意間看到幾個熟悉的身影——那不是姚先生和他的夥伴們嗎?看樣子準備外出旅遊。大炮不想驚動他們,打算悄悄從旁邊經過。從他們身後經過時,正聽到姚先生指著牆上張貼的“旅遊線路介紹”,對另外幾個說:“海南這條線不錯,聽說安廈房產公司正在出售海南的房子,我們去那邊看看吧。”
大炮聽了,驚得一個趔趄,差點沒掉進旁邊的金魚池裡……
人生故事陪我一起去看海
放學後,朱峰一直在和同學踢球,別看他課堂上無精打采的,老師一提問,準是不知所以然,可是一到運動場上,馬上換了個人似的,左衝右突,神采飛揚。
唐棣站在邊上看了一會兒,然後搖了搖頭,一個人默默地離開了。快出學校大門的時候,那隻足球像長了眼睛似的,從背後追來,由於腳力太大,唐棣“哎呀”一聲,倒在地上。很多同學圍攏過來,紛紛詢問唐棣是否受傷了。朱峰也擠過來拿球,看見唐棣坐在地上,眼睛裡噙滿了淚水。朱峰嗤之以鼻,他很不屑唐棣這樣的做法,被球打倒了就賴在地上不肯起來,簡直太小兒科了。
朱峰說:“怎麼?等我送你去醫院?”
唐棣別過臉去不看他,嘴裡嘟囔:“我的運動服是新買的,第一天穿就被你給弄成這樣,太沒有公德心了吧?”
唐棣不說,朱峰還真沒有注意,仔細一看,唐棣果然穿了一套白色運動服,人愈發顯得亭亭玉立。只是此刻,白色運動服上沾滿了足球上的泥痕,看上去有些狼狽,像一隻泥猴。他忍不住笑了,說:“唐棣同學,不就是衣服髒了嗎?回家讓媽媽給洗洗就乾淨了,有什麼好哭的啊?一點都不堅強。快點起來吧!別擺大小姐的範兒了,這裡沒人稀罕。”
唐棣也惱了,這不是擺明了欺負人嗎?做錯了事兒還如此囂張,於是冷著臉說:“我一直以為,咱們班倒屬第一的位置非你莫屬,現在看來,不講理臉皮厚你也當仁不讓啊!”
朱峰抱著球轉身,一邊走一邊扔下句話:“你這是人身攻擊,我到法院去告你。”
唐棣緊跟著也回了一句:“我要是考得像你那麼爛,就不踢球了。”
最後這一句話,朱峰當然聽到了,像冷不防被蜜蜂的針紮了一下,不是很疼,但卻感到癢癢的難受。他沒有停下腳步,一直走,他知道唐棣肯定在身後惡狠狠地瞪著他。
從那以後,朱峰有了明顯的變化,上課時不再無精打采地發簡訊,看小說,騷擾別的同學,而是徹底沉靜下來,像一片葉子,不再在空中飛舞旋轉,而落於某一處不起眼的角落,認真地做著筆記,安靜地聽著課,偶爾他也會側目看看唐棣,唐棣越來越蒼白,越來越瘦弱,罩在寬大的校服裡,像一根草。
初三的第一個學期,朱峰的成績已經從尾巴尖上躍到班級前幾名,不但令老師和同學們刮目相看,也讓唐棣感到意外。
那天放學後,走到半路的朱峰,忽然想起課堂筆記沒有帶,他每天回家都有整理課堂筆記的習慣,於是又折回教室去取。那個時節,已然是深秋,校園周邊的梧桐樹葉子已然開始泛黃,大片、大片落下來,天空又高又遠,藍得沒有一絲雲彩,像油畫上的風景,秋天彷彿迫不及待地拉開大幕。操場上一個人都沒有,朱峰輕手輕腳的,彷彿怕驚醒了秋天的夢。走到教室門口,忽然聽到教室裡傳來鋼琴聲,是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和著秋天的風,讓人覺得更加悲愴。他停下腳步,靜靜地聽著,一直到音樂聲戛然而止,仍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推開門,只有唐棣一個人,靜靜地趴在鋼琴上,肩膀一聳一聳的,想來一定是哭了吧!她的背影是那麼瘦削,朱峰的心疼了一下,那麼悲愴的音樂,彷彿命的訴說,演奏者不首先感動自己,怎麼會感動別人?朱峰只當她是被自己的音樂打動了,開玩笑說:“這次我可沒有踢球,更沒有踢中你,你怎麼又哭了?”
唐棣抬起頭,看見朱峰,臉不由得紅了,她說:“被我激了幾句,就躍到班級前幾名,我若再罵你幾句,還不得把你罵到清華去啊?快說吧,怎樣謝我?”
朱峰笑,笑得喘不上氣來,說:“唐棣,你會氣功就好了,一抬手,內力非凡,就把我打到清華去了,省得我頭懸樑、錐刺股那麼恐怖。只是朱峰非珠峰,怎麼會有那樣的高度?”
唐棣不笑,嚴肅認真地說:“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你別笑啊!有那麼可笑嗎?唐棣非棣棠,可是我還是想像棣棠花一樣美麗。”
看著唐棣認真的樣子,朱峰忽然覺得她很可愛,這個女孩美麗聰慧頑皮,甚至有時會有點小小的惡作劇,可是最近這半年,不知怎麼變得愛哭鼻子了。
踩著梧桐翻飛的落葉,他們聊了很多,聊到小時候的淘氣,惡作劇,長大後的小聰明,玩酷,聊到了喜歡的歌以及歌手,聊到了那本叫《狼圖騰》的書,聊到了各自的理想,在地鐵站分手的時候,朱峰說:“我以為,我們之間不會有友誼,我以為你是那種小心眼的記仇的女生。”棠棣一臉認真地說:“不好意思,我暫時還沒有時間小心眼,我要抓緊時間好好享受生命。”那天,他們甚至說好了,等放假後一起去看大海,坐火車,換汽車,然後去海邊,堆沙堡,捉小螃蟹,和海風一起唱歌。暢想過後,甚至還拉了鉤。
朱峰沒有想到,從那天以後,唐棣再也沒有來過學校,她的座位天天是空的,一看到那個空下來的座位,他的心就空了一塊,不是說好了一起努力,一起考大學,一起去看海嗎?她怎麼能這樣言而無信?決定去唐棣家找她的時候,朱峰踟躕良久,他想找她,想問她,想罵她,為什麼不來上課?不來上課怎麼能考上大學?怎麼能一起去看海?
只是,最終,不是在她家裡找到唐棣的,而是在醫院裡,唐棣得了一種怪病,挺嚴重。她穿著病號服,瘦弱、伶仃、蒼白,像一朵褪了顏色的花,儘管笑容很燦爛,但掩飾不住她的病容。
唐棣很樂觀,頑皮地問他:“是不是沒有勇氣了?需要我再罵你幾句,給你點動力?”
朱峰想笑,但笑容裡卻有了溼溼的意味,他說:“唐棣,希望你像棣棠花一樣,剪一根枝條,插進土裡就能活下來,就能開出美麗的花朵。你說過,要陪我一起去看海,不準說話不算數啊!”
樂觀、堅強、開朗的唐棣終於淚流滿面,她伸出小手指跟朱峰拉鉤:“我一定陪你去看海,我說話算數!”
哲理故事我想上山去看海
青蛙很想看看海是什麼樣子。他去問見多識廣的蒼鷹怎樣才能看見海。蒼鷹說:“哦,這很容易,只要你登上前面這座高山,就能看見海了。”
“天哪,這麼高的山!”青蛙仰起頭,嚇得吸了一口冷氣,“我既沒有像你那樣有力的翅膀,也沒像鹿那樣善跑的長腿,這麼高的山,我怎麼上得去呢?”
“是啊,這山的確太高了。不過,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辦法了。”蒼鷹說完,展翅飛走了。
青蛙很沮喪,正要準備回去,一隻松鼠跳到了他面前問:“你嘆什麼氣呀?”青蛙回答說:“我想上山去看海,可這山太高我上不去。”
“這臺階你能跳上去嗎?”松鼠說完,跳上了一個石階。
“這有什麼不能。”青蛙說著,也跟著跳了上去。
就這樣,青蛙跟著松鼠一級一級地跳石階。他們累了就在草叢中歇一會兒,渴了喝點兒山泉水。不知過了多少天,他們終於跳完所有的石階,到了山頂。大海展現在他們的眼前。
正在山頂歇腳的蒼鷹看見青蛙,十分驚訝地說:“你不是說你登不上這麼高的山嗎?”
“是啊。”青蛙回答說,“你讓我登這麼高的山,我連想都不敢想。但松鼠教我跳石階,這卻是我能做得到的。”
讀者感悟
正確的方法和不懈有效的努力,是實現遠大目標最重要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