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笑

[ 民間故事 ]

曹操將十五歲的漢獻帝劉協扶上皇位寶座時,對他說:“我對你只有一個要求,從今日起,每次見我時,你必須要對我笑。你要用笑容來報答我。這一點你能做到嗎?”

“能,能!”劉協不住地點頭,春風得意。

笑,有什麼難,它總比哭簡單吧,劉協心想。對於一個將自己從混戰的廢都中救出來、又一手扶上皇帝寶座的恩人,別說是笑,就是讓他天天爬著繞廟堂走三匝,他也願意。

劉協天天在後宮練習笑功。他的後宮佳麗在大小太監的鼓勵下使出招數讓皇帝開心,劉協的笑功一天天加強,到了後來,他的笑功變成了一種條件反射,只要見到曹操,無論在早朝的庭堂或是宮外的任何一處,他都會像向日葵見到了太陽似的對曹操笑,那模樣和表情,像極了一尊大肚彌勒佛。

一日,漢獻帝劉協攬鏡自照,銅鏡裡,他看到了一個真實的自己。鏡中,自己的形象讓他大吃一驚,一個年屆二十歲儀表堂堂、有著龍鳳之姿、日月之表的帝王形象的男人,正莊嚴地呈現在自己面前。這樣一幅人間至貴的尊容,裡外流淌著高皇帝一脈相承的血液,一個端正莊嚴接受百官朝拜的帝王為何要裝瘋賣傻,整日給一個屠戮天下的武夫曹操笑呢?帝王就必須有帝王的風範和威嚴。一個見人就笑的皇帝只能算作奴才或小丑,不配其位。皇帝做出了一個決定,從今天起,他要改變以往對曹操的態度,他要學會不給曹操笑。

第二天上朝時,他試圖拉起一副嚴肅的面孔,裝出一副嚴肅的表情,他要對曹操視若無睹。他在心裡對自己說。然而,在登上大殿的一瞬間,他第一眼就看見了曹操。曹操是那麼顯眼,身著比自己更華麗耀眼的服飾,前後跟著文武百官,皇帝嚴肅的表情剛拉出一半就僵死了。習慣成自然,他又對曹操笑了。

接下來,漢獻帝又回到後宮,他悶悶不樂,很不滿意自己中途變節的表情。他暗暗地憎恨自己,蔑視自己。連續幾日的自責讓他又開始設想自己如何才能不給曹操笑的招數。他苦思冥想了好幾天,還真是想出來了一個好辦法。

這個辦法一經使用,獻帝果真不笑了。

再一次見到曹操時,獻帝沒有像以前那樣獻媚般地笑。曹操率領的文武百官朝拜完畢,接著奉上奏摺,表奏自己和將士們平定四方的赫赫戰績,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但漢獻帝一改往日燦爛笑容,他緊繃著臉,很嚴肅地喊出:“眾愛卿平身!”曹操見皇帝突然改變龍顏,眼睛裡露出一絲疑惑的神情。突然,他環顧四周,檢視文武百官的表情,發現大家都和他一樣感到了異樣。皇帝今天怎麼突然不笑了,這是怎麼回事?這分明是對自己的挑戰。

“陛下是在用高傲的姿態和臣抗衡是嗎?陛下拉的那副長臉給誰看?陛下的江山完全掌控在陛下的臉上,可今天,陛下不笑了!”

曹操說完,仰天一陣狂笑。

面對威脅,獻帝依然不笑。

不笑的漢獻帝一連好幾天都沒有早朝。據說他被曹操的人馬擋在了大殿之外。曹操讓漢獻帝閉門思過。他希望再次見到陛下的笑容。如此被折騰了好幾次的漢獻帝終也沒有再笑出來。

曹操覺得有必要軟硬兼施。一天,他想了個絕招,將自己最喜歡的二女兒曹節,人稱笑笑公主嫁給漢獻帝,這樣可以在獻帝那裡安個耳目,探聽出獻帝不笑的原因。

大婚臨近,笑笑公主天天笑容如花。而漢獻帝鷹眼虎視,面如冷鐵,始終保持帝王尊容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與喜色,這讓曹操很沒面子。

曹操惱羞成怒。憤怒的曹操依然決定給漢獻帝留個臉面,畢竟,他是他一手扶上皇位的娃娃。

曹操略一沉思,即刻冒出了一個不錯的念頭,他說:“皇帝的面孔不能讓我愉悅,他的外表令我失望,這是他內在品質不佳的一個不祥之兆,我要給他弄個假面具。”於是曹操命令金匠給漢獻帝量臉打造了一副黃銅面具。面具造型精美,金光燦燦,笑容可掬,酷似獻帝,完全的一副獻媚神態,徹底掩飾了他的冷漠和傲氣,讓人溫暖。

大婚之日,曹操派人強行將面具戴在獻帝臉上。那燦爛的金光正好和他頭上的皇冠相得益彰。前來祝賀的王公大臣們還以為是性格詼諧的獻帝別出心裁呢。婚禮在笑聲中持續到曲終人散。以後,曹操每次看到漢獻帝時,心裡都有一絲慰藉,儘管那副笑臉不是真的。

新婚後的曹節頗為甜美伶俐,她對皇帝心生敬重,亦不失溫柔體貼,常常親自下廚做些膳食為皇帝調理。然而,不管她怎麼做,終也不能讓皇帝愉悅。皇帝依然不願意笑。

曹操的女兒終於弄清了皇帝不笑的根源。一天晚上,皇帝對新婚燕爾的曹妃說:“你爹讓你打探我不笑的原因,是嗎?看看,原因在這裡。”

漢獻帝伸出舌頭。他的舌頭被他的牙齒咬出了一道道淤青發紫的血痕。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縣令祭橋
下一篇: 媳婦孟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