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十年,河北桃城大旱,百姓們斷了糧,知縣宋明翦遍請城中富戶,借來現銀,要先到外地去採買糧食。可銀子有了,宋知縣又犯上了愁。因為縣城外有股土匪,一準兒瞄上了這筆銀子。怎麼把銀子送出城,倒真是個難題呢。
宋知縣忽然想到了聞名遐邇的大學者陶允蓬,趕忙去向他求助。陶允蓬端上一盤大紅棗來招待他,聽他說完,不禁低頭沉思著。宋明翦見那大紅棗甚是誘人,捏起一個放進嘴巴里,剛一咬,卻感覺不對勁,忙著吐出來,卻見到了半條蟲子,不禁噁心得乾嘔。原來,那棗是長了蟲的。蟲子從棗心長出,也先吃著棗肉,只有把棗肉吃光了,才會吃到外面的棗皮,才會被人看到。宋明翦這一口,便是吃了一口蟲子屎和半條蟲子。
陶允蓬看到這情景,眼睛忽然一亮,跟宋明翦說了他的想法。宋知縣聽了,欣喜地說:“就依先生。”他忙著起身告辭,回去準備了。
再說那土匪頭子何一壯,打聽到宋知縣已經籌得現銀,準備到外地購買糧食,他就打定主意要搶這筆銀子。他把土匪們分成了兩股,一股守西門,他親自帶另一股守在東門外大山口,互相呼應。
這天早上,何一壯忽然得報,說有一隊差役化裝成了平民,趕著兩輛牛車,奔著城東門口來了。他馬上召集土匪們,守住了山口。不過片刻工夫,那隊差役就趕著兩輛牛車過來了。何一壯一聲令下,土匪們一擁而上,向差役們衝去。差役們四散奔逃。
何一壯開啟牛車上那鼓鼓囊囊的口袋,見裡面裝的都是紅棗,不覺一驚,馬上意識到自己中了宋知縣的調虎離山之計,立即命令手下的土匪們分成兩撥,一撥跟他去西門支援,一撥把棗扛上山。畢竟,棗也是吃的,到了真沒糧食的時候,那也能頂著不餓肚皮。
他帶著十幾個土匪,飛奔向西門外。
他讓二當家帶著20多個土匪埋伏在西門外。等他帶著土匪們趕到西門外的時候,卻發現這裡很平靜。二當家趕過來跟他彙報說:“一個官差都沒見到啊!”何一壯可想不明白了:宋知縣耍的什麼花樣呢?他耐下心來等著,可一連等了幾天,都不見動靜。他忽然想到:不好,宋知縣定是把銀子送出城去了。但怎麼從他眼皮底下送出去的,他就想不明白了。
兩天後的夜裡,何一壯得到訊息,糧隊已到了鄰縣,走的正是東門外的官道。何一壯帶著土匪們埋伏到東門外,準備搶糧。申時一過,何一壯就聽得縣城方向傳來一陣巨響。那聲音越來越大,直震得地都有些顫。他忙著跑到山頂,往遠處一看,只見從縣城方向,跑過來一條黑龍,塵土飛揚,聲音轟鳴。再近些,他才看清,那都是人,不知有幾萬。
那人流快到山口時,忽然兵分兩路,一路仍是向前進發,另一路則向山上衝來。何一壯頓時明白了,宋知縣是讓這些百姓來護糧的。他急忙打了個呼哨,土匪們馬上跑上山頂。二當家驚疑地問他:“大哥,咱們不搶糧啦?”何一壯說:“這糧食就是老百姓的命,咱們要敢搶,他們非把咱們吃了不可。咱們才幾十號人,他們來了上萬人,一人一口,都能把咱們吃了。跑,快跑!”他拔腿就往山裡跑,土匪們慌忙跟上。
百姓們佔據了官道邊的山嶺,那糧隊恰好也到了,那一隊百姓又護著糧車,一路進城去了。糧車進城,百姓們也蜂擁而去,城門關上,官道上又恢復了寧靜。
何一壯帶著土匪們回到山頂上,看著空蕩蕩的官道,狠狠地指著縣城大罵:“宋明翦,你別得意,老子饒不了你!”
為了劫這筆銀子和這批糧,他們已經幾天幾夜沒有吃好沒有睡好了,真是又困又乏,回到山寨,即刻躺倒就睡。何一壯剛濛濛地進入夢鄉,一個土匪急火火地跑過來稟報:“大哥,不、不好了!”何一壯噌地一下坐起來,急切地問道:“怎麼啦?”土匪說:“咱的糧食,全都、全都長蟲子啦!”
何一壯噌地一下跳下地,大步流星地來到倉房,卻見幾個土匪正把糧食從口袋裡倒到席子上。只見那些糧食裡爬滿了蟲子,大部分糧食都被蟲子蛀蝕成了蟲子屎。何一壯一巴掌扇在那個土匪的臉上:“糧食沒了,弟兄們怎麼活呀!”
甭管是百姓還是土匪,這糧食可都是活命的根本。從這點上看,土匪可不如百姓了。老百姓沒糧了,可以去買,可以去借,可以去討,可土匪們敢嗎?只有冒死去搶。搶不來,那就只能等死。剛才還沒覺得,這一說到沒糧了,何一壯的肚子忽然餓得咕嚕一聲叫。他叫過了二當家,讓他集合隊伍,今天夜裡要到山下搶糧。二當家忙著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