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愛大米

[ 民間故事 ]

1、

明朝嘉靖年間,新城縣。

官道上,兩匹高頭大馬緩緩行來,白馬上的高大男子看著路上推糧車趕路的行人,有點奇怪地對同伴道:“殷樂,你看這些農戶,應該是去縣衙交公糧的,不知為何都是眉頭緊鎖,咱們問問去。”

說罷跳下馬來,走進路邊的茶棚,跟幾個歇腳的農人搭訕起來。那幾個農人見這高大男子是外鄉人,就不避忌,大吐苦水:新城縣衙門收農糧的斛子一直有古怪,每次交糧,明明倒進斛裡十鬥糧食,但竟然不滿斛,刻度那裡顯示才九鬥,必須要再補交一斗,令他們損失慘重啊!

高大男子皺眉道:“那你們就這樣忍氣吞聲?”

農人都搖搖頭:“自從縣令吳友仁上任以來,就弄出了這個‘九鬥斛,他是本縣最高長官,誰敢質疑反抗?”

高大男子對同伴道:“殷樂,咱們就去見識見識這個’九鬥斛!”

官倉外,不少農戶在排隊交糧,只見一個倉鬥級正對著一斛大米抬起腳狠命一踢,斛子微微一晃,裡面堆出尖頭的米粒灑到地上一大片。

倉鬥級的這一腳,有個名堂叫“淋尖踢斛”,是明朝官員名正言順撈外快的一種潛規則:農戶交糧時要把糧食倒進斛子,上面得堆出圓錐形的尖頭,收糧官會猛踢一腳,灑出來的糧食算是運輸和保管中的損耗。

一旁的殷樂笑道:“這一腳夠厲害的,雖不見武功但也殺氣凌厲!”

那倉鬥級聽見了這話,走過來朝二人瞪眼道:“你們是什麼人?竟敢在這裡胡言亂語!”

高大男子仔細看了看對方:“你是烏碩?我是段三啊!”

倉鬥級一愣:“小三子,真是你?十二年沒見啦!”

殷樂道:“你們認識?”

段三說他們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兄弟啊,沒想到還沒回到村裡就見到了!

烏碩眉開眼笑,說你倆等會兒,我把剩下的幾家糧食收完,就帶你們回家。

夕陽西下,烏碩領著段三和殷樂回到了大槐樹村家中。一進東院,烏碩就喊:“穗兒,你看看誰回來了?”

從屋子裡出來個臉龐圓圓、溫柔可親的女子,看見院子裡的段三,一下子愣住了,喃喃道:“三……哥?”

段三有點尷尬。烏碩說:“你走後過了三年,麥穗就嫁給我了。”段三的目中閃過一絲失落,但轉瞬即逝,笑道:“那我應該叫嫂子了。”

麥穗讓他們進屋休息,自己去做飯。待到烏碩的兒子小寶從學堂回來開飯,幾個人邊吃邊聊,段三說這次是和師弟殷樂路過家鄉,回來看看。

晚飯後,麥穗把西院的空屋子收拾出來,讓段三和殷樂住下。烏碩說你們趕了一天路也辛苦了,早點休息吧。

望著烏碩和麥穗離開的背影,段三輕嘆一聲:“物是人非啊!”

殷樂道:“大人,您跟那個烏家娘子以前是不是……”看著段三冷峻的眼神,他把後半句話嚥了回去。

段三冷冷道:“別忘了我們是來幹什麼的,明天就開始辦正事!”

第二日吃罷早飯,烏碩就領著段三、殷樂又回到了新城,他自己去官倉繼續收糧,約好中午在縣衙附近的一家館子吃飯。

段三和殷樂在縣裡閒逛了半天,中午和烏碩在飯館會合。三人一邊吃喝一邊閒聊,殷樂忽然一皺眉:“哎呦,我肚子疼,得去趟茅廁。”

然而殷樂出了飯館卻直奔縣衙門,他繞到後門一縱身越過高牆,尋摸到了書房,從窗縫望進去,裡面只有一個身穿七品官服的人在扒拉算盤珠對賬。

殷樂一推門走了進去:“你就是新城縣令吳友仁吧?”

吳友仁大驚:“你是什麼人,竟敢擅闖縣衙?”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盜馬案
下一篇: 識字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