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趙家莊住著一對親如兄弟的好朋友,一個叫趙大,一個叫宋二。趙大略通些中醫,有頭疼腦熱、跌打損傷的,他給熬碗藥湯,烀些藥膏,抽袋煙的工夫就好了。患者感恩,有的掏些碎銀子,有的送點吃的喝的,因此他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宋二就不行了,只會死板地種莊稼,風調雨順還將就,一旦遇上旱情澇災,就吃了上頓沒下頓。
這天,宋二又吃不上飯了,趙大聽說後,便帶著一兩銀子送過去說:“先去買些糧食吧。”宋二邊接銀子邊說:“謝謝趙大哥,明年我一定把窟窿填上!”
不料第二年還是災年,宋二自然無法兌現諾言,再見趙大,他就有些不好意思。趙大告訴他,有就還,沒有就不還,別當個事掛在心上。
哪知道第三年宋二還是沒有能力償還,趙大表示那一兩銀子不要了,算宋二還了,但越這樣宋二就越覺得無地自容,路上碰見能躲就躲。趙大見好友有這麼大的負擔,就打算去開導他。
這天,趙大剛到宋二家,就聽到兩口子在屋裡商量還那一兩銀子的事,不由停下細聽。
宋二媳婦王氏說:“趙大哥不是說了,咱有就填,沒有就不填,你怎麼老是跟自己過不去呢?”宋二回答:“他可以那樣說,可是咱老是填不上這個窟窿,我就感覺臉上挖了個窟窿,沒臉見人。”王氏嘆了口氣說:“要不咱先把牛賣了,牛跟著咱連草也吃不飽,活受罪。”宋二告訴王氏:“這個辦法我早想過了,可咱那頭牛皮包著骨頭,吃肉沒肉,拉犁沒勁,連半兩銀子也賣不了。”
沉默了一陣,只聽王氏說:“明天我去趟孃家,找爹借借看。”宋二也嘆了口氣,說:“估計爹也借不到,死馬當作活馬醫吧。”王氏白了他一眼說:“欠老丈人錢,臉上就沒有窟窿,就有臉見人了?”
宋二苦笑著回答,有是有,一是時間短,二是至親,窟窿還不明顯。
趙大覺得這時候進去太尷尬,便悄悄回到家裡。自己當時只想幫一幫宋二,沒想到卻給他添了心病,窮得叮噹響了還死要面子,怎麼辦?趙大想著想著,還真有了主意。
第二天,王氏起來洗了把臉,攏了攏頭髮,便往孃家走去。離孃家所在的村莊只有五里地,不一會兒就走了一大半。正走著,她突然看見前面路中間有銀光閃耀,小跑幾步來到跟前,果然是一錠一兩的銀子。她看了看前後沒有人,這才彎腰撿了起來,嘴裡自言自語:“誰丟的銀子,還不得急個半死?”於是她站在那裡,想等丟銀子的人回來找。左等右等,沒有等到丟銀子的人回來,倒把自己的爹等來了。
王老爹的西瓜地就在附近,每天都要到地裡忙碌。他遠遠看到閨女站在路中央,急忙過來問:“不回家去,站這裡幹嗎?”王氏把來的目的、撿到銀子等失主回來找的事說了一遍。王老爹聽了說:“丟了一兩銀子,還不得急出病來?可惜不知道誰丟的,送都沒地方送。”王氏勸老爹去幹活,自己在這裡等。王老爹告訴女兒,在瓜地裡就能望見路上,讓她去瓜地喝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