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大石頭

[ 民間故事 ]

清宣統年間,皖北的東崗村住著一戶本分的農民,戶主叫李忠,他有一塊靠大路的田地,中間有一塊大石頭,露在地上的部分有二尺多高,有角有稜,埋在土裡的部分,誰也不知道有多大。關於這塊大石頭的來歷,眾說紛紜:有的說是天上飛來的;有的說是李忠的爺爺從外地買來的,聽說他爺爺當時是富甲一方的商人,後來家道中落;還有人說是石頭自己從地下長出來的。

李忠年輕時曾對他爹說:“這塊石頭不前、不後,正在地當中,犁地耙地都礙事,不是碰傷人的腿就是擦傷牲口的腿,乾脆把它挖出來,移走算了。”他爹把臉一沉:“你爺爺臨終前囑咐我,這石頭天生地長,不許違背它的意願。你小子敢動它,我扒了你的皮!”

轉眼李忠也老了,他的兒子李厚是個老實人,兒媳翠花倒是性格潑辣,雷厲風行,李厚對她言聽計從,百依百順。一次她教唆李厚去向他爹告狀:“把那塊石頭移走吧,前天差點把翠花絆倒,翠花身懷六甲呢!”李忠瞪了兒子一眼:“老輩人有遺訓,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動那塊石頭。”李厚碰了一鼻子灰,掃興而歸。

翠花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她攛掇丈夫寫信給他遠嫁江西的姐姐,說爹爹想她了,要姐夫接爹爹去江西遊玩一段時間。這招調虎離山果然靈驗,沒幾天,老爺子就被接走了。

翠花僱了幾個膀大腰圓的壯漢,用水把石頭周圍的土澆溼,挖了一丈多深的坑,又租了八頭膘肥體壯的耕牛,把石頭五花大綁,拖泥帶水拉了上來,放在了路旁的草叢裡。村民們都誇翠花是女中豪傑,有愚公移山的氣概。翠花夫婦沾沾自喜,洋洋自得。

移出石頭後,留下的大坑裡積了好多雨水,李厚決定在那塊地種西瓜。果然,西瓜長勢良好,豐收在望,翠花夫婦想著白花花的銀子就要流進自己的口袋,歡喜得合不攏嘴。

俗話說,樂極生悲。一天早上,李厚瓜地的水坑裡漂起了一個少年的屍體。村民們打撈上來辨認,是鄰村的,他爹外號叫滾刀肉,是個無賴,只有這麼一個獨生兒子,名叫胡來。胡來經常帶領一群浪子偷雞摸狗。那天晚上,這些狐朋狗友剛吃過偷來的雞,一時口渴,商量著要去翠花地裡偷幾個西瓜吃。胡來說,咱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看看誰摸得多。這小子偷瓜有個絕招,叫流地十八滾,也就是在瓜地裡打滾,西瓜碰到身體就摘,人家是點、線的搜尋,他是面的搜尋,效率能提高十幾倍。胡來正滾得高興,不想竟滾到水坑裡,就聽到撲通一聲,其他人還以為是大西瓜掉進坑裡了,怕被看瓜人聽到,撒腿就跑。胡來這小子偏偏是個旱鴨子,撲騰一會兒就一命嗚呼了。

滾刀肉黑白兩道都熟,與知縣沾親帶故,又給知縣送了銀子,一紙訴狀告到縣衙,說李厚私挖水坑,無人看護,沒有警示,害人性命,要求賠款三百兩白銀。知縣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當然隨聲附和,即刻判決,限期兩個月繳清,不然,就把翠花夫婦關進南監。

翠花夫婦一時籌不出那麼多銀子,只能求爺爺告奶奶到處借錢,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一天晚上,翠花夫婦翻來覆去睡不著,正琢磨籌錢的事。突然,聽到急促的敲門聲,還沒等翠花起來,門就被衙役一腳踢開,不由分說,就把翠花夫婦鎖到縣衙。翠花據理力爭:“不是說兩個月的籌款期嗎?怎麼又變卦了?”衙役們厲聲喝道:“你行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麻煩又到了!”

真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原來昨天有幾個外國傳教士騎馬路過此地,當地人沒見過紅鬍子藍眼睛的洋人,紛紛出來圍觀,還有幾條惡狗追著狂吠,傳教士騎的馬受到驚嚇,奪路而逃,驚慌之中馬失前蹄,傳教士摔了個嘴啃泥,重重地摔在那塊大石頭上,大腿骨折了,痛得他哇哇亂叫。村民一看出大事了,惹不起,躲得起吧!大家都一鬨而散。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陳家有女
下一篇: 金銀橋下金銀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