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住著一對中年夫婦,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日子雖然清貧,但夫唱婦隨的田間勞作十分快樂。美中不足的是,夫妻倆婚後一直未能生育孩子,看著別人兒孫繞膝,婦人也默默向神靈祈求能有一個自己的小孩。
一天,婦人到河邊去洗衣服,看見遠處漂來一隻木桶,離得近時,見裡面躺著一個襁褓中的嬰兒。她急忙蹚過河水,將木桶拖到岸邊。婦人抱起嬰兒,孩子便醒了,那個孩子也不認生,居然衝著婦人微微地笑了。婦人認定孩子與自家有緣,便將他抱回家。喜笑顏開的夫妻二人以為孩子是上天有靈的恩賜,所以起名天賜。
天賜一天天長大,到十歲左右長得虎頭虎腦,生性活潑好動。又過了五年,老漢因為生了一場重病無錢醫治撒手人寰。老婦人拿出家裡所有積蓄買了一口薄棺材將他草草安葬。家裡失去了頂樑柱,日子愈發困頓起來。
老阿媽因為過度思念過世的丈夫而流乾了眼淚,眼睛幾近失明。一日。阿媽將天賜叫到身邊說:“孩子,有件事已經隱瞞了你十五年,你不是阿爸阿媽的親生孩子,而是河中撿來的。現在你阿爸過世,我又有眼疾,這個家實在無以為繼,不如你順流而上去尋找你的親生父母去吧!”
天賜聽了頓時號啕大哭,他說:“阿媽騙人,阿爸阿媽對我這麼好,怎麼可能不是親生的?雖然家中落魄,可您也不能瞎編個理由趕我走。再說,我若離開,阿媽一個人如何是好?無論如何,我都不會撇下阿媽。”
阿媽聽聞此言,心痛不已。為不拖累孩子,她找出當年的襁褓衣物交由天賜,狠下心來讓他走。“阿媽呀!天賜就算不是您生的,可也是您一手拉扯大,救命之恩養育之情我此生就是做牛做馬都應報答,怎能一走了之?孩兒已經長大,現在阿爸走了,還有我在,請阿媽相信,我們一定會好好活下去的。”
天賜說到做到,從此起早貪黑到田間勞作,又自制了弓箭不時到山裡打點兒野味補貼家用。此後,母子二人過起相依為命的日子。
轉眼天賜二十歲了,長得高高大大一表人才。阿媽想要為他尋一門合適的親事,可是四里八鄉的姑娘嫌他家境貧寒還有個瞎眼老孃,所以婚事一直沒有著落。
話說有一天,天賜去山林打獵,遠遠看見山林中有一團“紅”,走近才看清是一個昏迷不醒的紅衣女子。天賜將這個妙齡女子揹回家中,女子緩緩甦醒過來。女子說她名叫阿依,家住城裡,因和家人到山上玩耍迷失了方向,所以才會體力不支昏倒在樹林中。
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阿依無恙了。天賜提出要送她回家,阿依卻羞澀地說她不捨得離開這裡,她願意以身相許報答天賜的救命之恩。
阿媽聽說阿依願意留下,這樣從天上掉下來的好事讓老人家睡著都會笑醒,她多麼希望早日抱上孫子呀!可家中一貧如洗,阿依看似出身不錯,如何才能拿出像樣的聘禮?老人為這事發愁時,阿依卻說只要天賜真心相待,無需稟告家人。阿媽聽了無限歡喜,添置了新的棉絮被褥,選了良辰吉日小兩口便拜堂成親了。家中從此添了一雙手,洗衣做飯,紡紗織布,日子越發過得有聲有色。
這樣過了一個月,阿依說她出來已久想念家中父母,想要回家看看。阿媽讓天賜陪她回去,阿依卻說讓阿媽一個人留在家中不放心,她一個人回去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