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蚌之河

[ 民間故事 ]

很久以前,膠東地區有一條河叫膠沽河,有上百米寬,最深處將近五米,河水清澈,裡面魚蝦蟹蚌等水產特別豐富。沿河兩岸許多村子的人都靠捕魚網蝦為生。

這一年,從開春到入伏天上沒下一滴雨,膠沽河水位急劇下降,到後來,只剩下河心還有一點點水。人們天天抬著供品,敲鑼打鼓去河邊的龍王廟求雨。紙也燒了,香也點了,頭也磕了,但“龍王”並沒有給他們送來一場大雨。最後,膠沽河裡沒了水,只剩下了日漸乾裂的淤泥。人們飲水成了大問題。

有一天,趙家嶺的王三到後山去砍柴,下山的時候看到一個石窩旁樹木翠綠,草叢茂盛,與別處蕭索枯黃的景象大不相同。他倍感驚奇,就放下柴擔走過去,用柴刀在石窩裡一通砍挖,竟然鑿出了一股涓涓細流。此時他正口渴難耐,就俯下身去,張開嘴巴喝了一口,頓時,泉水的甘洌激盪著他的口腔,嚥下肚的那一刻,他感到神清氣爽,渾身舒坦。王三大喜,咕嘟咕嘟一口氣喝了個飽。

王三一路狂奔下山,到家後扔下柴擔,抄起扁擔,挑起兩隻空水桶就往山上跑。村裡人見狀,就問他發生了什麼事。王三是個實誠人,一邊跑一邊告訴大家山上有水。大家聞言欣喜若狂,紛紛跑回家拿來水桶,跟在王三身後上了山。

就這樣,山上發現泉眼的訊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很快就傳開了。附近幾個村子的人蜂擁而來,山上山下每天都排著一條長長的取水隊伍。

這天中午,王三外出辦事回來,路過膠沽河。此時的膠沽河已經完全乾了,寬闊的河床在烈日的照射下,一副死氣沉沉的樣子。王三想起往日河裡水滿魚肥的景象,不禁傷感起來。他搖了搖頭,剛要轉身往回走,卻發現前面不遠處的河岸邊趴著一個人。他大吃一驚,趕緊跑過去把那個人扶起來,原來是個老大爺。老大爺穿著長相十分怪異,身上套著一件黑色長袍,橢圓形的臉龐,黑黑的麵皮上長滿褶子,頭上沒長頭髮,嘴巴扁長,下巴上光禿禿的沒有鬍鬚,嘴唇已幹得裂了好幾道口子。

王三伸出一根手指放在老大爺的鼻下,還能感覺到一絲氣息,就趕緊把他背起來往家跑。到家後,王三把老大爺放到炕上,讓妻子翠喜端來一碗溫水,然後扒開老大爺的嘴給他灌了下去。不一會兒,老大爺唉了一聲,醒轉過來。

王三長舒了一口氣,吩咐妻子去廚房給老大爺盛碗飯。老大爺聽後卻搖搖手說道:“飯我就不吃了,你們再給我舀兩碗水喝就行!”翠喜聽罷臉上露出了不悅的神色。

現在對每家每戶來說,水是非常金貴的東西。每次去取水,都得排一天一夜的隊。水取回來後,大家只在渴得嗓子冒煙時才會喝上一小口。這個老大爺倒好,張口就要兩碗,翠喜怎能不心疼?

王三看著老大爺憔悴的臉色和乾裂的嘴唇,不禁動了惻隱之心。他皺起眉頭,衝翠喜說道:“還愣著幹什麼,趕緊燒水去,多燒點,讓老大爺喝個飽!”老大爺卻說道:“不用燒,給我舀涼水就行。”王三又說:“那怎麼行,您老這麼大年紀了,可別喝壞了肚子!”老大爺卻堅持要喝涼水。翠喜無奈,只得去灶房舀來兩碗涼水。

老大爺接過碗湊到嘴邊剛要喝,卻又停下了,神情尷尬地看著翠喜。翠喜知道老大爺剛才看出了她的不高興,就趕緊笑著對他說道:“喝吧喝吧,水固然金貴,但你老人家的身體比水更金貴。水喝沒了我們可以再去取,不費事!”老大爺這才咧開大嘴笑了笑,一口氣把兩碗水喝了個光。

喝完水,老大爺整個人頓時精神了。他從炕上坐起來,告訴王三和翠喜,他家是鄰縣淤泥溝村的,全家人都在這場旱災中死了,家也毀了,他成了一個無家可歸之人。本來呢,他打算四處乞討熬過這場旱災,可人老了,身子骨不中用,加上天又熱,他實在是撐不住了。

說到這裡,老大爺用乞求的眼神看著王三和翠喜,說道:“你倆救了我的命,說明你倆都是大善人。俗話說,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眼下我是沒活路了,所以只能厚著臉皮向你們提個不情之請。我想在你家住兩天避避難,行嗎?”

老大爺的請求讓王三有些為難。大旱當頭,夏糧無收,家裡早就斷了頓,現在的吃食還是他岳父家省吃儉用接濟給他們的。家裡再多口人,今後的吃喝更成問題了。王三抬起頭看了眼翠喜,翠喜正蹙著眉頭向他使眼色。

老大爺似乎看出了他們倆的心思,咧開嘴一笑,又說道:“你們放心,我不會吃你們家一粒糧食,你們每天只給我喝兩碗水就行。”

王三聽罷頓時驚得目瞪口呆,人不吃飯只喝水就能活著,世上還有這等奇事?可老大爺說話的口氣又不像是在開玩笑。他心裡想,只喝水倒還好說,多去排幾次隊取水就行,但要是老大爺在他家出了意外,到時再攤上官司,那可就麻煩了!

老大爺再次猜中了王三的心思,對他說道:“我可以簽字畫押,如果我在你們家出了任何意外,都與你們無關,保證不會讓官府找你們的麻煩。”

老大爺的話就像給王三吃下了一顆定心丸。空口無憑,立字為據,他趕緊找來紙筆。老大爺提起筆,蘸滿墨,刷刷刷一通忙活,給王三寫下一張字據,並咬破自己的手指摁了手印。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墓地裡的白雞仔
下一篇: 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