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正統年間(1436—1449年),在山西大同府朔州縣有個秀才名叫攸正安,年紀約有二十四五歲,看起來舉止瀟灑,氣度不凡,像個正人君子,暗地裡卻生性多疑,性情暴躁。
一年前,攸正安結婚娶了一房妻子,妻子名叫石巧妹,只有十九歲,長得非常漂亮,又言語輕快,性情活潑,跟左鄰右舍關係都很好,眾人也都非常喜歡她。
有一天,天降大雨,攸正安閒來無事,跟石巧妹坐在家中喝酒閒聊取樂。攸正安喝了幾杯酒,又看了看懷裡的嬌妻,向她吹噓道:“你看我的酒量好不好?”
石巧妹本來就喜歡開玩笑,見丈夫這樣問自己,便抿著嘴巴,笑著回答道:“你的酒量不好!”攸正安聽了,心裡便有些不高興,又追問道:“那誰的酒量好呢?”石巧妹又開玩笑地答道:“隔壁老王的更好。”
其實,攸正安家的隔壁並沒有住著姓王的人,石巧妹純粹是跟丈夫逗樂。誰知攸正安卻信以為真,開始疑心妻子跟別的男人有私情。
從此,攸正安便在暗地裡時刻關注著妻子的一舉一動。石巧妹一有異樣,他就在心裡猜測,認為她有姦夫,有時候又假意告訴妻子說自己出門有事要辦,卻又悄悄地潛回到家中躲藏起來,想將他們當場捉姦,誰知卻並沒有看到妻子與什麼人有來往。
攸正安見此情形,不僅沒有死心,反而認為妻子善於隱藏,以至於積疑成妒,積妒成仇,竟然經常想著要將妻子殺死,以消除自己的疑心。而這一切,石巧妹都完全蒙在了鼓裡,不知道丈夫已經對自己動了殺機。
過了不久,有一天,攸正安暗中攜帶了一把鋼刀,又偷偷地潛回家裡,思忖道:今天如果有男人來到我家,不管是誰,我都要將他和妻子一同殺了,再去縣衙控告他們之間有私情。可是,一直從早上等到了黃昏,都沒有人來到他家裡。
攸正安見狀,不禁有些洩氣,便從躲藏處走出來,在大門口來回張望。這時,有一個賣油的貨郎遠遠地走了過來,年齡不到三旬,長得十分清秀。攸正安見了他,大喜過望,見周圍也沒有別人,便朝賣油郎喊道:“我家裡要買油,請隨我進來。”想著要將賣油郎哄進家裡,把他和妻子一起殺掉。
誰知,賣油郎走了過來,並不進屋,反而對攸正安說道:“今日我家裡有些急事,著急要趕回家去,不能賣油給你,明日我再來賣給你。”說罷,便匆匆離去。
攸正安見狀,忍不住火冒三丈,頓時大發雷霆,提起鋼刀就衝進了妻子的臥室,舉起刀來就要殺了她。
石巧妹大驚失色,怒斥攸正安道:“你簡直就是作死,為什麼要無緣無故殺我呢?”說罷,便伸出了右手去擋刀。
然而,攸正安卻對妻子的恐懼和叱責無動於衷,也沒有絲毫的憐憫之心,依然持刀砍了下去,先砍斷了石巧妹的右手,又一刀割斷了她的脖子。石巧妹當場就死在了地上。
攸正安殺了石巧妹後,這才感到有些害怕,心想:妻子並沒有犯錯,而自己也沒有抓到什麼姦夫,自古殺人者償命,恐怕自己脫不了干係。於是,他便收拾了金銀財物,又將大門虛掩,趁著夜色降臨,趕緊逃之夭夭了。
第二天一早,賣油郎挑著油擔,來到了攸正安家門前,大聲地吆喝,卻沒有聽到有人回應,上前一看,只見大門虛掩,便壯著膽子推門進去,發現裡面空無一人。
賣油郎大驚,不知道出了什麼事,便急忙出來告訴了攸正安的鄰居攸吉。攸吉聽罷,又糾集了四五個人一起走進了攸正安的家中,卻只見石巧妹被斬斷了一隻手,早已被人殺死在地上,而攸正安卻不見了蹤影。
眾人嚇得魂飛魄散,趕緊跑去報告了保長。保長也不敢怠慢,當即命保丁看守好現場,自己則帶著攸吉和賣油郎匆匆忙忙地趕到了縣衙,控告攸正安妻子石巧妹被人殺死在家中,而攸正安卻不知去向。
朔州知縣湯金寶聽到自己的治下竟然出了人命案,十分震驚,連忙帶了一幫衙役和仵作前往攸正安家裡勘驗。只見現場與保長等人敘說的基本一致,也沒有外人進出的痕跡,便大膽地推測是攸正安殺死了自己的妻子,隨後又畏罪潛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