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雍正年間,直隸趙州有個叫黎民的窮書生,患有咳症,無錢抓藥,後來有人叫他多吃梨子,說是能治此病。黎家屋後有株雪花梨樹,黎民才吃了樹上的一半梨,多年頑疾竟霍然而愈。
黎民大喜,就在附近亂墳崗種起梨來。隨著種梨面積的擴大,黎家漸漸殷實,黎民對種梨也越來越感興趣。每次外出遊學,都要打聽當地有什麼梨子品種,然後想方設法要來樹苗,帶回家去種。幾年下來,亂墳崗就成了一片生機勃勃的梨林。
後來黎民看破世事,一心經營梨林,並娶了個梨花一般清秀的姑娘,人稱梨花仙子。
秋天收梨時,黎民看到路邊倒著一個花甲乞丐,大概因為飢渴,已昏了過去。黎民把乞丐扶到樹蔭下,掐人中把他弄醒,之後拿梨子給他吃。乞丐邊吃邊喘,黎民便知他患有呼吸系統病症,就叫傭工把乞丐扶回家,給他飯吃,並叮囑乞丐多吃梨,說是能治咳喘病。
傍晚收工回來,乞丐一下子給黎民跪下,感謝救命之恩。黎民忙把他扶起。乞丐說他姓謝,想留下來當幫手,只要管飯,不要錢。
黎家僱人只在較為忙碌的收梨季節,平時梨林也不需要怎麼管護。既然謝老頭想留,黎民就把他留下,並把自己的種梨經驗和技能傳授給他。
後來黎民雜交培育出了梨中極品黃金梨——果形端正,水分充足,甘甜可口,肉質細膩,入口化渣,堪稱梨中貴族。趙州知府狩獵經過梨林,嚐了黃金梨後,大呼過癮,就帶些給王爺吃。王爺覺得味道不錯,入宮時呈給皇上品嚐後,就被定為貢品。從此黎家更加富裕。
一富裕,前來巴結的人就多,其中就有一個姓龍的財主。
龍財主是當地大戶,整天對人笑眯眯的。他有個兒子叫龍梨,是清軍將領,在跟衛拉特蒙古準噶爾軍作戰中,小有斬獲。訊息傳來,龍財主很高興,來到黎家,請黎民寫幅字,寄到邊關,鼓舞士氣,開疆拓土。黎民推辭道:“我一介農夫,怎有資格給虎賁寫字?萬萬使不得!”
龍財主笑道:“先生書法造詣很高,尤其是楷書,遒勁有力,雄秀端莊,堪稱當代顏真卿。犬子對先生的字仰慕已久,特來信索要墨寶,大家鄉里鄉親的,加上他又打了個小勝仗,你就給他寫幅字鼓勵鼓勵吧!”
黎民見推辭不過,就問:“寫什麼呢?”龍財主高興地掏出一張宣紙:“就寫這八個字:龍梨有時,斬獲更多。意思是說:我兒龍梨一定會有更好的時候,會取得更大的勝利。”黎民說:“直呼其名不好吧?”龍財主說:“是以我的口吻寫的,可以直呼其名,顯得親切。”黎民就鋪開宣紙,握筆蘸墨,一揮而就,末了落款蓋章。
龍財主連連道謝,要付黎民潤筆費,黎民堅辭。龍財主說:“那好,空暇時請到寒舍一酌。”
幾天後,一隊清兵對黎家進行包圍,黎民驚問何事,頭目唰地抖出一卷紙:“這可是你寫的?”黎民一看,正是前幾天給龍財主寫的那幅字,只是裝裱過了,就說:“是。”
“拿下!”頭目喝令。如狼似虎的兵卒就把黎民捆了起來。黎民掙扎著說:“憑什麼抓我?”“謀逆!睜大你的狗眼看看!”頭目把那幅字伸到他的眼前。
黎民細看,那幅字竟變成了“斬龍有時,獲梨更多”!原來在裝裱時,有人對字的位置進行了調換。黎民驚出一身冷汗,說:“冤枉啊冤枉!是龍財主做了手腳!”
“冤枉個屁,人證物證俱在!哼,皇上把你的梨子定為貢品,你非但不知恩圖報,為了收穫更多的梨子,還題字謀反,罪不可赦!將他全家都拿下!”
“那個管梨林的老頭兒抓不抓?”有兵卒問。頭目說:“他又不是黎家人,抓去還得管飯,理他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