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翅

[ 民間故事 ]

清末,北京有家叫“鱻客來”的老字號飯館。“鱻”即是“鮮”的異體字,過去飯館常有意用些怪字,以引人注意。老闆姓鍾,如今已是第三代了。這飯館有幾道拿手菜,據說當初慈禧老佛爺也愛吃,還專門把上一代鍾老闆叫進宮去做過,這塊招牌也是慈禧寫的。

清朝,不想接這份祖傳生意,讓他很不省心。

有一天,飯館裡來了個穿著很闊氣的客人,自稱姓金,卻是想買那塊慈禧所題的招牌。鱻客來現在能招客,有一大半是靠這塊匾,鍾老闆當然不賣。那位金姓客人好說歹說,見他仍是不願,只得悻悻而去。想買這招牌的人很多,鍾老闆也沒往心裡去。過了兩天,有個客人來預訂了十桌魚翅席。鍾老闆見來了票大生意,當即便答應下來。魚翅是上等海味,過去王爺貝勒宴客,一碗魚翅是少不了的。不過現在吃的人少了,鱻客來裡也沒存多少。接下這票生意後,他馬上讓人去相熟的南貨店進魚翅。哪知去的人很快就回來了,說南貨店裡現在魚翅都缺貨。

鍾老闆吃了一驚,連忙去問個究竟。南貨店卻說近來有個董姓客人,把整個北京城的魚翅全都收走了。問了幾家都是如此,鍾老闆的心便涼了半截,心知這定是那姓金的人下的圈套。鱻客來要辦這場魚翅宴,已經把全城的飯館都轟動了。若是辦不出來,將會成為同行的笑柄,鱻客來就再也辦不下去了。鍾老闆急得走投無路,當即就倒下了。

老闆一倒下,夥計也急成一鍋粥,不知如何是好。正在這時,一個在廚房打下手的小夥計突然求見鍾老闆,說他有個辦法可解燃眉之急。雖然這個小夥計是新來的,但鍾老闆已是病急亂投醫,忙叫他進來商議。小夥計說他爺爺是個鄉間廚師,最拿手的一道菜就是假魚翅。魚翅的味道本來就和粉絲差不多,鄉間人吃不起真魚翅,辦酒席時就用假魚翅代替。聽了小夥計的主意,鍾老闆有點兒忐忑不安。做生意講究貨真價實,若是被人知道用假魚翅冒充,那比做不出來還要遭人唾罵。那小夥計則說,一般的假魚翅不過是取個意思罷了,而他爺爺則是精益求精,粉絲完全用模具壓制,澱粉中則加入鯊魚牙粉,所以做出來的假魚翅完全可以亂真。老闆若不信,可以讓他爺爺來試試。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嫉妒的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