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字畫的縣令

[ 民間故事 ]

新宜古玩一條街上古玩、字畫應有盡有,買賣興隆,熱鬧非凡。可是這天街上來了一個奇怪的人,來了也不言語,只在小桌上放一紙條,上書:暫借紋銀五兩,不日定當奉還。

這是什麼意思?到底是賣字還是借銀子?什麼字能值五兩銀子?

過了一會兒,圍觀的人中有人眼尖認出來了,這不是本縣縣令李文山李大人的僕人嗎?他這唱的是哪一齣?

見有人認出自個兒,那僕人苦笑著說:“不錯,正是小的。我也不瞞各位了,我們大人的老母親病了,可大人哪有閒錢,沒辦法,只好寫了一幅字讓小的來賣。大人千叮嚀萬囑咐,說是賣字,實是暫借,日後官俸發下來定當奉還。”

眾人聽了心裡詫異,一個堂堂的縣令竟掏不出五兩銀子?有精於世故的人小聲議論說:“莫不是李文山李大人用這樣的方法斂財?”

隨即有人反駁:“非也非也,一是跟李大人平時的為人不像,我等早就耳聞李大人清正寒素,如此斂財不像他的做派;二來,如果是斂財,李大人又何故只索要區區五兩紋銀?”

眾人一聽都認為有理,有人忍不住上前看字,只一眼便叫道:“好字,好字!鐵畫銀鉤、筆筆入骨!這字,我買了。”說完便掏出銀子放在桌上,拿了字正要走,卻被那僕人叫住了。僕人含笑說道:“還請先生告知尊姓大名。我剛才宣告過了,大人只是暫借而已,債主的名字當然是要知道的。”

那人一揮手,爽氣地說:“不用還了,李大人的字值這個價的。”

僕人一把攔住:“不說姓名,字便不賣。”

那人一臉無奈,只好一攤手,說:“好吧好吧,我說就是了。這李大人,我更服了。”

時間飛快,這一天,買字人和朋友在酒家飲酒,李大人的僕人走了進來,二話不說,先雙手奉上銀子,說:“先生,大人讓我還銀子來了。”

那買字人吃驚不小,雙手直搖說:“不用還不用還,區區五兩銀子算什麼。”

那僕人面色果決,言辭乾脆:“萬萬不能。大人說了,就是一錢銀子也不能失信於人,萬請先生成全大人清譽。”

買字人只好收下,僕人鞠一躬轉身就走,買字人忽然想到一件事,忙叫道:“請留步,銀子還了我,我還沒把字還給大人哩。”

僕人正色道:“大人說了,字就不要了,隨手塗鴉,不值一提。大人還要我感謝先生伸出援手。”

僕人走後半天,買字人才回過神來,舉杯朝著衙門方向說:“李大人,我敬你一杯!”

接下來這樣的事還發生過幾次,每次李大人都沒有失信。

這天,古玩街的人群一陣轟動,因為那僕人又來賣字了,可這回賣的是宋朝的字,索價居然是紋銀六十兩。圍觀眾人看了又看,沒有看花眼,真跡無疑。

蘇大學士是什麼人!他的字又是何等尊貴!一時眾人目瞪口呆。有人忽然想到什麼,問那僕人:“李大人為什麼要賣這幅字?這是真跡啊,何止六十兩紋銀!”

那僕人兩眼含淚,卻只是不語,眾人逼得緊了,他才開口言道:“是大人老家遇到了大饑荒,大人想回報鄉梓,可哪有餘財,只好忍痛賣這祖傳寶貝。”

眾人聽了嘆息連連,有人說道:“原來李大人並非為了自個兒,真可謂宅心仁厚!人非草木,焉能無情,我等怎能袖手旁觀?可這字我們萬不能買,銀子,我們來籌。”

那僕人聽了雙手直搖:“萬萬不可,大人說了,絕不能累及他人。如果沒人買字,大人再想他法。”

眾人無法,商議一會兒後,推出一人說道:“這字不僅是蘇大學士的無價墨寶,更是李大人的一片赤子之心!這樣好了,這字我們暫且買下,先存著。”

忽然這一天,坊間傳言:李大人要調離新宜,去他處就任。新宜縣一眾父老得知訊息,急忙來問李大人,卻被告知,此乃子虛烏有,眾人這才安心。

補充糾錯
上一篇: 葷刑
下一篇: 酒坊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