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木

[ 民間故事 ]

努爾哈赤登基坐殿時,老罕王的兒子皇太極為了討好罕王,到處蒐羅古董珍品,獻給父王。這一天,他的一個衛兵買來木雕香爐,非常精緻好看。皇太極連忙問在哪兒買的、什麼人賣的。衛兵說,是一個十分俊秀的村姑和一個老頭兒賣的。

皇太極說:“你趕緊去把他們找來,我要當面見見。”等衛兵到集市上一看,村姑和老頭兒都不見了。皇太極很失望,他發了一個告示,重金收購木雕工藝品。告示發出不久,陸陸續續有來賣木雕製品的,可沒有一件能趕上那件香爐的。皇太極很生氣,下令把這些賣木雕製品的抓起來,罰他們做苦役,誰要知道那女子的下落,便將誰釋放回去。

一來二去的,這事兒傳到長白山腳下的松花屯兒。屯兒裡有個叫女妮兒的姑娘聽到這件事兒,吃了一驚,因為她就是那賣香爐的村姑。女妮兒對爹說:“爹,咱賣木刻香爐,賣出禍事了,皇太極抓了不少木刻匠,非讓他們找著咱們不可,還要買咱們刻的香爐,你說咋好哇?”女妮兒的爹姓張,人稱張刻匠,前幾年在關裡過不下去了,領著獨生女兒闖了關東。他會木刻的手藝,女兒也跟著學會了,爺兒倆刻了一些仕女、香爐等物,沒承想賣出麻煩事來了。這時張刻匠說:“咱能有啥法兒?聽天由命吧!”女妮兒說:“皇太極不就是想買咱刻的香爐嗎?咱多刻些拿去就是。”父親說:“誰知他安的什麼心啊,還是不去為好。”女妮兒是個軟心腸,說:“那些鄉親們為了咱賣香爐的事被抓起來,咱們要是不去,他們上哪兒去找咱們呀?賣了香爐,那些人自然會被放出來,我再回來,豈不兩全其美嗎?”張刻匠覺得女兒說得在理兒,就答應同女兒一塊兒去。可女妮兒偏要自個兒去,讓父親在家一邊看家守門,一邊雕刻香爐、仕女。張刻匠依依不捨地把女兒送上了路。

女妮兒走了幾日,趕到皇宮,獻上木刻香爐,皇太極大喜,香爐刻得漂亮,女妮兒長得更漂亮。他立時要把女妮兒留在皇宮。女妮兒哪裡肯依,她一心想把被抓的人救出來,她好回家侍奉老父親,便一口回絕了。皇太極大怒,說:“好吧,你不是想把被抓的人都救出去嗎?可以!但有一個條件:你刻一件東西,只能救出一個人去。我一共抓了九十九個人,那麼請你刻吧!”女妮兒知道這是皇太極特意為難她,可也沒別的辦法,她咬了咬嘴唇答應了。

女妮兒起早貪黑,七天刻了十件香爐,心想,這回可以救出十個人了。可誰知,皇太極傳下命令:不準刻重樣的!女妮兒氣得大哭一場。第二天,女妮兒又不聲不響地刻了起來,什麼仕女、神像、花鳥魚蟲,件件不重複,越刻越難刻。好不容易盼到只剩下一個人沒救出去了,女妮兒鬆了口氣。她用盡全身的本事,又刻了一件交了上去,就等著皇太極下命令放她回家。等了三天不見音信,女妮兒急了,催問因由,一侍女告訴她說,皇太極說了,要麼你留下來將那最後一人替出去,要麼你自己找一種誰也沒見過的好樹木雕刻一個八尺高的寶塔,才能放你回去。你自己看著辦吧!女妮兒沒想到皇太極能這樣蠻不講理,她想了想說:“我回長白山去找好木頭,然後刻寶塔。”皇太極派了一夥衛兵,護送女妮兒進了長白山。

女妮兒路過家門,見了父親,爺兒倆抱頭痛哭。一個衛兵說:“好了,好了!限期三天找樹,你還是趕快去找吧!”張刻匠說:“我去替女兒找。”又一個衛兵說:“歇著你的吧,老頭兒,找不找得到一個樣!”張刻匠沒管那一套,同女兒一起進了山。什麼水桃、梨木、美人松、嶽樺……差不多把長白山的樹找遍了,也沒有合適的,不管你找什麼樹,衛兵看也不看,就搖頭說不行。轉眼過了三天,衛兵要把女妮兒帶走,對張刻匠說:“你多咱找到好木頭了,再來換你的女兒吧!”女妮兒被帶走了,走了不多遠,她猛然撞在一棵梨樹上,倒下了。

再說張刻匠,見女兒被帶走了,他瘋了似的到處找好木頭,一心想把女兒換回來。他不吃不喝,在老林子裡找啊找啊,一下子看見了一棵樹,以前從來沒見過,他高興極了!這就是誰也沒見過的好木頭啊。他從樹身子撫摸到樹根,忽然,看見樹根下有女人的衣服,他把樹葉扒拉掉,看清了,原來是他女兒的屍首!樹根就是從他女兒身上長出來的。張刻匠悲痛得昏了過去。

從那以後,人們就把這種木質細膩、堅硬的稀有珍貴樹木叫“女妮兒木”,時間長了,叫順了嘴,就成了“女兒木”了。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無字亭
下一篇: 商洛趕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