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盜

[ 民間故事 ]

已經是深夜了,北京城裡的賢良寺內卻依然燈火通明。這裡是清朝倉皇西逃,讓李鴻章來收拾殘局。任他李鴻章有三頭六臂,也沒碰到過如此棘手的局面。這天晚上,李鴻章又伏案處理事務,忽然,聽到一聲傳報:“慶王爺駕到!”李鴻章不由一驚,心想:這麼晚了,他來做什麼?

慶王爺就是慶親王奕匡,他是總理各國的事務大臣,也是當今皇上的堂叔,更是慈禧太后的親信。慈禧太后把奕匡留在京城,名義上是做和議大臣,實際上是讓他監視李鴻章。

李鴻章急忙起身,吩咐左右更衣出迎。可還沒等他穿戴整齊,只見奕匡已經搶步進了內堂,一見李鴻章,“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在地上爬了幾步,哭喊道:“不好了,奕匡不孝,惹了大禍了!此禍殃及世祖先皇帝,若是讓太后知道了,你我二人都難活命了!”

李鴻章急忙雙膝跪地,用手去攙扶奕匡,問道:“慶王爺,到底出了什麼事?快快起來,坐著慢慢說,老臣敬聽吩咐!”

奕匡跪在地上不肯起來,以額觸地,哭訴道:“太廟遭劫,世祖皇帝的神牌被人盜走了!”

世祖皇帝就是順治帝,按照禮制,皇帝死後葬在皇陵,還要在皇城建太廟立神牌奉祀。所謂“神牌”,就是為祭奠死者所立的牌位,也稱“靈位”。如今太廟遭劫,神牌被盜,讓祖宗蒙羞,李鴻章和奕匡都難辭其咎,慈禧太后豈能善罷甘休!

李鴻章聞聽神牌被盜,頓時覺得眼前一黑,奕匡尚未站起身來,他已“啊”的一聲癱倒在地。

賢良寺內,頓時一片混亂。

李鴻章和奕匡經過一夜商議,最後這追查神牌被盜案的重任,落在了刑部讞司彭紹基的身上。

彭紹基祖籍天津,自幼喜歡舞槍弄棒,十九歲考中武舉,當時英國人在天津開闢了商埠,他父親在一家洋行當買辦,因此,彭紹基結識了不少洋人子弟,會講德語和英語。

袁世凱在天津籌練新兵,彭紹基應召入伍,當了一名管帶。袁世凱攬用人才,經常召見一些下屬聊國家大事,彭紹基每每都能侃侃而談,深得袁世凱的賞識。戊戌變法袁世凱奉詔來京,把彭紹基帶在身邊,並推薦他到刑部當了讞司。

彭紹基既能與洋人周旋,又結識了不少武林豪俠和幫會人士,憑著這些關係,他在京城破獲了不少疑難大案,再加上袁世凱的保舉,慈禧太后本來是要破格擢用他的。如今奕匡和李鴻章讓他承辦此案,一是覺得眼下只有他能擔此重任;二是萬一追不回神牌,也好把責任都推到他身上,讓他做個替罪羊。

對於奕匡和李鴻章的用心,彭紹基自然十分清楚。他對追回神牌很有把握,也想在奕匡和李鴻章面前露一露臉,因此當即就答應下來了。神牌被盜,實際上是一樁無頭案,八成是落在了洋人的手裡。但是,從何處下手呢?彭紹基猛然想到了他的英國朋友邁克。

邁克是個律師,也是個中國通,現在是英國使館的法律顧問,與各國洋人多多少少都有來往。彭紹基一見到邁克,就覺得自己不虛此行。邁克的房間簡直就是一個小型的中國古董展覽館,青銅器、景泰藍、字畫……彭紹基不動聲色,半開玩笑地對邁克說:“老朋友,幾天不見,您竟然成了收藏家!”

邁克笑著搖了搖頭,說:“這些東西不是我的,是朋友們送來讓我鑑別的,相信有不少人在京城發了財。”

“這是掠奪!”彭紹基在心裡憤憤地說,但表面上他很冷靜:“你們這樣做,是趁火打劫,有損一個文明國家的形象。”

邁克睜大眼睛,警惕地打量著彭紹基,彭紹基知道邁克這條線索不能斷,便笑著說:“您不必多心,我這次來,絕非為了這些東西,我是需要你的幫助。”

“什麼事?”邁克沒有收起警覺的目光。

“一件更重要的東西。您如果知道它的下落,我們可以用最高的價錢把它贖回,決不讓您的朋友吃一點虧!”

邁克忙問:“究竟是什麼東西,會在這種時候,驚動了你們刑部衙門呢?”

“是我們大清世祖皇帝的神牌!”彭紹基說。

“神牌?”邁克的目光由警覺變成了驚疑。

“對,就是供奉在太廟的世祖皇帝的牌位。”彭紹基說。

“不……”邁克聽了,輕蔑地揮了一下手,仰臉靠在沙發背上笑了起來,“對你們中國人來說,也許是一件重要的東西,但是對信奉上帝的西方人來說,那就是塊普通的木頭。你看這些青銅玉器,是駐在天壇的日本兵賣給我朋友的,而牆上那張古畫,是一位德軍少尉的……”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劉半仙收徒
下一篇: 翡翠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