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之令

[ 民間故事 ]

那一年皇上突發重疾離世。國不可一日無君,皇太子正在邊關帶兵抗擊胡人,眾大臣便遵照皇上的遺囑擁戴次子登基,稱惠帝。誰知皇太子聽說後大怒,以有人造假為名率兵反攻京城,一番殺戮之後篡了皇位,改稱武帝。可憐惠帝於血光之中不知所蹤,武帝即位後便號令滿天下追殺,一時間人人自危。

江湖上很快傳言惠帝已經逃出,逃走前在一侍從背上刺下了三字密令“誅逆賊”,見令如見惠帝本人,以此聯絡惠帝的親信舊臣,很快就形成了一張隱秘的反抗網路。武帝知曉後如芒在背,一邊追查惠帝下落,一邊到處搜捕其黨羽。

這天武帝突召丞相趙恆覲見:“大膽狗賊,我待你不薄,居然帶頭造反?”趙恆眼見事情敗露,索性跟他對罵起來:“你才是謀反逆賊,天下人人得而誅之!”武帝聽出他暗指傳言的“誅逆賊”密令,頓時暴跳如雷,喝令將趙恆凌遲處死。

武帝對告密的趙恆貼身侍衛李義大加褒揚,要他自己提封賞。李義是個明白人,他坦言自己必將成為惠帝黨羽的眼中釘,希望皇上恩准他前往塞北邊關隱匿。武帝就給他在邊關蓋了處大宅,更有眾多家臣守護。

這李義躲在塞北,雖然隱姓埋名卻也不怕拋頭露面,沒事就愛到附近的酒肆喝酒吹牛,很快便引起了店家的注意。這天李義又帶著兩個侍從來喝酒,不一會兒兩人全都趴在了桌上。李義正在吃驚,店家衝了上來說:“有人找你,跟我走!”不由分說將他拽進了裡屋。

裡屋有三個人,中間端坐的相貌威嚴蓄著長鬚,旁邊站的兩人體格精壯。其中一人大喝:“奸賊李義,還不叩見聖上!”說話間人影已到跟前,出手便抓。“好快的手!”李義剛閃身躲過,另一人側腳飛踢又至,李義猝不及防被踢翻在地。“閃電手流星腿,您一定是惠帝無疑!”李義突然朝中間人雙膝跪倒,“李義身負重託,求見皇上!”說完取出一封密信,納頭便拜。

惠帝此來本想取他性命,替趙恆報仇,但被這舉動驚住了:“你有何狡辯?”李義含淚抬起頭:“皇上離京前,可曾留有‘誅逆賊’密令?”惠帝從京城逃到邊關每天都在亡命,哪有時間考慮復仇之事,便搖頭否認。李義嘆口氣,說出了緣由。

“誅逆賊”密令其實是趙恆一手策劃,眼看就要成氣候,他才發現其中的漏洞:他過去都是派假傳令者聯絡眾人,當起事時大家聚集到一起,肯定會再次驗證其身上刺字的真偽。加上惠帝本就生死不明,事情很可能毀於一旦,所以他亟須得到惠帝親筆,才能號令眾人。

這時趙恆也發現了武帝懷疑自己,便決定破釜沉舟。趙恆已暗中查出惠帝逃到了邊關,便故意讓李義檢舉自己,好借恩賜之名也去往邊關。李義高調行事,正是想引得惠帝主動來找,才能想法見他一面,成為真正的傳令者。

惠帝看罷趙恆親筆信,方才相信了李義的話。惠帝感嘆兩人的忠義,沉思片刻示意李義轉身,在他背上留下了最特殊的聖旨。

李義即刻告辭,剛走到門外突然動彈不得,原來有人趁他不備突施了點穴手。這人是他的一名侍從,也是朝廷安插在他身邊的大內高手,武帝生性多疑事事都要留一手。這人剛才出於警覺只喝了一小口酒,沒想到就睡了過去,驚醒後便殺了店家,正想入內便撞見李義。

侍從偷襲得手立刻衝入門內,“閃電流星”兩大侍衛早有準備,眨眼間手腿並擊就將他震飛出去。惠帝知道不可久留,趕緊招呼二人從後門離開,縱身上馬而去。侍從也不敢再進屋,只好將李義押回京城請賞。

武帝得知訊息大喜,他終於相信惠帝不僅沒死且已逃至邊關,下令對李義酷刑逼供,李義卻寧死也不承認那天遇到的是惠帝。武帝無計可施,便假裝將他放出,想引出惠帝的支持者。

李義被釋放後與之前判若兩人,每日在酒肆喝得大醉,其實他清楚惠帝和武帝的人都在觀察自己。他能做的唯有一件事,找到對的人把聖令傳出去,所以才故意裝瘋賣傻。

這天夜深,李義在酒肆喝得伏案不起,突然兩個蒙面人飛奔進來,將他拖到外面塞進路旁的馬車。“來者何人?”李義清醒後大叫,車內的人掏出令牌:“我等是刑部尚書呂威屬下。”李義哈哈大笑:“天助我也!”原來當初惠帝傳令時,就特意叮囑他去找呂威,不料對方卻主動現身。

馬車一路飛馳,後面突然有追兵殺到。蒙面人想起剛才酒肆老闆也在場,看來對方一直在監視李義。李義料想在劫難逃,忍痛請求對方將自己後背上的面板割下。蒙面人來不及多問,只得依言行事。

馬車猛然停住又掉頭狂奔,後面追兵也回過頭便追,不多久就將馬車攔停。李義和駕車的蒙面人跳了下來,雖然兩人武功高強,但終究難敵眾高手圍攻,蒙面人大吼一聲揮刀將自己面目盡毀,氣絕而亡。李義也長嘆一聲,抽刀自盡。

有人看著地上兩具屍體,驚歎:“怎麼少了一人?”原來就在剛才馬車掉頭之際,車內那名蒙面人已躍上前面一匹馬背,解開韁繩趁著夜色逃走。

蒙面人連夜將李義的人皮帶給刑部尚書呂威。呂威看不出端倪,只好又趕往老友高太醫處。高太醫一看,立刻明白了惠帝的用意:“聖令是用特殊材料刺在背上的,新增顏料就會顯形。”呂威恍然大悟,原來這張人皮就是傳說中的惠帝密令啊!

就在李義殉難的後半夜,京城外一處幽深的大宅內,一支燭火燃起。屋內七八個身著官服的人圍成一圈,每個人都神情凝重。高太醫將李義的人皮取出,浸入正中間的顏料缸子裡,再撈起平鋪在桌上,上面慢慢浮現出“止殺戮”三個字。

在場的人無不大驚,這竟然不是他們意料之中的“誅逆賊”!的確是皇上的親筆。為首的一個老者端詳許久,點了點頭。眾人方才悟出了惠帝的仁慈用心:他其實早已恨透了權力爭奪禍亂天下,不願再生戰亂。“皇上用心良苦,我等謹遵聖旨。”又一人喃喃低語,眾人相繼退了出去。

由於李義的勇敢傳旨,一場本該由所謂密令引發的殺戮就這樣胎死腹中。惠帝逃到了胡人那裡,胡王也想以他的名義討伐中原,但由於惠帝堅決不從而擱淺。武帝也聽到了傳聞,終於放棄追殺親兄弟,也不再追究相關之人。他專注於理政,後來成了一代明君。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絕世書法
下一篇: 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