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期,保定府直隸督軍曹錕60大壽,讓全城各戲班比試,得頭名者進宅唱堂會,最後,剩秦、袁兩家決一雌雄。
總督府門前有兩支大旗杆,一支飄著國民黨青天白日旗,一支飄著總督府五色督軍條旗。曹錕手下傳令:兩班主徒手攀大旗杆,誰先到頂扯起大旗為贏。但大家都知那五色督軍條旗是曹錕的命根子,動不得。秦、袁兩班班主立了生死狀,開始抓鬮,抓哪鬮,攀哪旗。秦班主開啟一看,是青天白日旗,心裡一陣竊喜,平時連樹都不敢上的秦班主,竟“噌噌噌”如猴子般躥到旗杆頂。低頭一看,袁班主只是站在旗杆下,揚揚手,掉頭便走,離了古城門,揚長而去。
秦班主贏了這場比武,得了重金,自然成了曹府的常客。但每每想起袁班主,他便覺得有些愧對。
一日,一個年輕人來到秦家班,叫板秦班主。秦班主當下血衝腦門,撕旗迎戰。
秦班主頭頂十八隻青花瓷碗,最上面一隻盛滿了水,把二胡立於腰間,曲畢,頭頂碗中的水一滴未溢,功夫了得!
但見年輕人席地而坐,脫掉鞋子,一隻腳夾起胡弦,一隻腳夾緊弓子,雙腳拉起二胡。忽見年輕人用雙手撐地,穩穩繞場一週,二胡聲悠揚嘹亮。這就是驚天地泣鬼神的江湖神仙腳!
結束後,年輕人說:“當年曹錕已私下應允我爹唱堂會,那兩鬮都為青天白日旗,曹錕意在激起各戲班互鬥,為他大壽烘托氣氛。我爹不忍,解散戲班,後奔赴延安抗日劇團,在戰鬥中犧牲。今兒我特來為父明志。”
秦班主羞愧淚流:“年輕人,請留步,我有話請教。”
1949年,兩戲班合二為一,就是古城劇團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