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廚

[ 民間故事 ]

清乾隆年間,河東王官城有兩個有名的飯莊,一個是東城的“老杜家”,一個是西城的“西來順”。

這兩個飯莊都以羊肉鍋見長,南來北往的人,上集趕會的人都要來這裡吃上一碗熱乎乎的羊肉湯,外加兩個餅子。尤其是秋冬季節,喝下一碗羊肉湯後,一身熱汗,真是爽快。

老杜家的飯莊上下兩層,上層多為雅間,供達官貴人享用;下層大飯店,一般平民來後坐下吃上兩個餅子、一碗羊肉湯,然後走人。老闆姓杜,名心源,個高體瘦,為人憨厚。他家的羊肉選用草坡谷的山羊,再加上祖傳的羊湯調料秘方,湯純味長,配上豆腐、粉條、羊血,吃後無不稱好。但他有一個規矩,每天只賣一百碗,多一碗也不賣,所以想吃老杜家羊湯的人,去遲了就吃不上。

而西城“西來順”全天營業,啥時來啥時有,許多趕不上吃“老杜家”羊湯的人只好到這裡來,但這裡的羊多選用西谷的綿羊,在配料上也不及“老杜家”。

就在老杜家羊湯紅火之時,又有新的動靜,就是吃一碗羊湯免費配一壺老酒,這裡有句俗話,羊肉配酒,越喝越有。這酒是老杜家用柿子秘製釀造的,吃著羊肉喝上一點柿子酒,溫而不燥,膩中除味,真乃神仙生活。這另一項叫百碗不賣,就是吃最後第一百碗的人不收錢,免費供給。

這邊火了那邊自然就冷清了,西來順的老闆錢廣發這幾日愁得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心想這可咋辦?錢廣發生得矮墩墩胖乎乎,和他打過交道的人都說他大腦遲鈍、小腦發達。自從老杜家聲名鵲起,他的生意愈發舉步維艱了。

錢廣發不甘心,心想這怎麼能成,祖業不能敗在自己手上,再說賣一樣的羊肉湯,咱不如人家,怕眾人笑話,紛紛仰頭朝樓上想看個究竟。

杜心源急忙趕來,剛進雅間就抱拳:“對不起,貴客到來有失遠迎,見諒,見諒。”錢廣發一笑,“聽說這裡的柿子酒正道,來品嚐一下。”杜心源喊來夥計先上一罈老柿子酒,再上四盤冷盤,這可是看家的小菜:一盤羊肚,一盤羊雜,一盤羊骨,一盤羊肉。別說吃,看都讓錢廣發看不過來,原來羊肉還可以這麼做。

倆人邊吃邊談,可話不投機,說了三五句話倆人就吵了起來。錢廣發讓老杜家取消免費給食客的那壺柿子酒,杜心源當然不樂意,他的意思是大路朝天各走一邊。錢廣發認為這是變相降價,把食客都搶了。

最後,錢廣發提議,既然競爭,就搞個比賽,決一輸贏。“好!”杜心源一口答應。錢廣發還有個附加條件,如果杜心源輸了就得取消免費給食客的那壺柿子酒。

這事驚動了王官城中知府大人,知府大人召集達官貴人、上層名流十人給比賽當評判,十日後在王官城中關帝廟廣場舉行,還規定比賽必須由雙方掌門,也就是店老闆親自掌勺,不得用廚師代替。

初秋季節,夜深人靜,杜心源獨自坐在書房沉思,女兒秀琴慢慢走進來,手中提一壺溫好的柿子酒,給父親倒上一杯。秀琴年方二十三,長得眉清目秀,從小學得琴棋書畫,聰明過人。對於這次比賽,她認為關乎老杜家的名聲,要父親認真對待。父親杜心源知道女兒的,心疼女兒就讓她不必操心,父親自有辦法,就是在想用羊雜肉做的四個涼盤中還少一個好菜。秀琴一笑說這好辦,女兒獻給你一道好菜叫:群羊上山。就是用羊雜肉拼上一盤,上頭撒上綠色的蔥絲。父親一笑,這倒是好菜。

十天後,比賽如期舉行。關帝廟廣場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四面八方的鄉親都來看熱鬧。有趣的是在人群外圍擺了許多小吃攤,有賣涼粉的、豆腐腦、包子、餅子夾肉、扯麵,真如趕會一般。

關帝廟廣場坐北朝南擺上一排桌子,叫觀禮臺,知府大人坐在中間,兩邊各坐五個人,都是王官城有頭有臉之人。觀禮臺前擺了一塊大牌匾,上書“神廚”兩個金色大字。

觀禮臺前左右各擺上一套案板鍋碗,杜心源站左案,錢廣發站右案,知府大人一聲令下,二人開始忙活起來。比賽規定每人只准帶一人為幫廚,杜心源由女兒秀琴打下手,錢廣發由二十多歲的兒子錢林幫廚。四周圍滿了看熱鬧的鄉民。

生火洗菜是下手的事,只見秀琴麻利地把火燒著,不一會兒大鍋就開了。杜心源扎條白圍裙,往鍋裡放羊骨羊架,還有一些調料,秀琴又開始把羊肚、羊心肝切成絲,把白蘿蔔切成條以備用。

再說這邊,錢家大兒子錢林也是把好手,不一會兒就把各種料備齊,鍋已燒開,靜等父親錢廣發操作。

一個時辰過後,兩邊菜已做好,老湯已燒成,知府大人讓端上來。杜心源的四盤冷盤是:涼拌羊肚,醋拌羊雜,辣子羊肝,群羊上山。眾人一看,驚呼:好!四盤冷盤,色香味俱全。

那邊錢廣發的也不落後,四盤冷盤分別是:羊頭切片,羊肚拌絲,羊肝切片,羊雜醋拌。十個評委品嚐過後,不分上下,難以評判。

知府大人喊聲:上羊湯。秀琴馬上把熱騰騰的羊肉湯端了上去,錢林也把香辣辣的羊肉湯端了上來。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叫花子做孃舅
下一篇: 強盜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