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草

[ 民間故事 ]

明朝有諺語:鳳凰山,有三寶,奇石、怪根、不老草。

馮之木聽後頓時來了興趣,讓他給仔細說說。

呂聰就細細道來。所謂奇石,就是鳳凰山的石頭形態千奇百怪,那是建造園林假山不可或缺的,是那些有錢的文人雅士們最喜歡的。鳳凰山上石頭多,那些樹木就長在石頭縫裡,樹根更是怪得出奇,挖出來可以雕成各種風物,也是價值不菲。說到這裡,他就頓住了。

馮之木催促道:“還有那不老草呢?”

呂聰皺眉說道:“民諺上雖是這樣講了,但奇怪的是,沒人認識不老草。鳳凰山上的草有的是,各種各樣,叫上來叫不上來名字的都有,也不乏名貴中草藥,但就是沒人認得不老草。下官也曾留意過,可這幾十年了,就沒見到過。”

馮之木捻鬚說道:“這也真是怪了。如若沒有,民諺上不會這樣講;如若真有,怎麼就沒人認得呢?”他讓呂聰安排個時間,他要到鳳凰山上去轉轉。

幾天後,呂聰就帶著他上了鳳凰山。

鳳凰山林密草茂,風景秀麗。馮之木一邊爬山,一邊細心觀察著路旁的草。他自小在山村長大,對草並不陌生,很多草都叫得出名字。後來他讀書群書,認識了許多新植物。但是,鳳凰山上草的種類真是太多了,他看著看著,就有些眼暈。

這時,突然聽前面傳來呼喊救命之聲。他忙著讓差役們過去看看,自己也加快腳步,往前爬去。轉過一個山包,前面有一處斷崖,聲音就是從斷崖下發出的。他命差役們砍來青藤,擰成了一道藤索,放到斷崖下面去。下面的人接住了藤索,捆到自己腰上,喊一聲“好了”,差役們又往上拽。很快,一位鬚髮皆白的老人被拽了上來。

呂聰忙著問候:“何大夫,您沒事兒吧?”

何大夫抱拳行禮:“多謝各位,多謝各位!若不是遇到你們,老朽沒準兒就得死在這裡了。”他見馮之木面生,就怔住了。呂聰忙著給他們做了介紹。原來,何大夫是新城縣有名的大夫,大家都很尊重他。何大夫偶然瞥見斷崖處有一株老參,就攀著石縫下去採,畢竟年紀大了,手上少了些力氣,竟失手掉了下去。虧得下面還有個小平臺,托住了他,他才沒被摔得粉身碎骨。他再次施禮,感謝大家的救命之恩。

馮之木問他:“何大夫可見過不老草?”

何大夫搖了搖頭。他也早就聽說過不老草的大名,多次進山尋找,但都一無所獲。馮之木問他:“山中可有你不認識的草?”何大夫是中醫,認得各種中草藥,那是常人所不能比的。他認識的草之外,是否就有傳說中的不老草呢?何大夫點點頭說:“有啊。”馮之木說:“不老草,也許就在你不認識的那些草裡。”何大夫反問道:“那又如何驗查?”這話倒把馮之木給問住了。

黃昏時分,馮之木這才帶著差役們下山來。

山下就是清風鎮,今日恰逢集日,還沒散集,人來人往,倒挺熱鬧。呂聰跟馮之木說,清風鎮上的羊肉不錯,他想買些回家吃。馮之木靈機一動,興奮地說道:“有了!”

晚上,馮之木拜訪了何大夫。

他把一錠銀子放到何大夫面前:“勞煩你幫我做件事吧。”他對何大夫有救命之恩,何大夫哪能拒絕,就問他是什麼事。馮之木就請何大夫幫著做個試驗,找出不老草來。

馮之木想的很簡單,就是從市上買回10只一般大小的羊來,一隻喂普通的草料,另幾隻分別喂何大夫不認識的那些草料,最後看哪隻活得更年輕更壯實。

何大夫聽了就笑:“老與不老,可非一日之功。就是養上幾個月,它們發生變化,年輕與否,咱肉眼凡胎也看不出來呀!”

馮之木擺擺手說:“我自有主張。”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捕頭施大俠
下一篇: 竹籤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