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來運轉

[ 民間故事 ]

清朝光緒年間,南陽玉工趙滿東聽說京城好掙錢,便帶著全部家當來到京城,開了一家玉器加工店。他憑著精湛的手藝和公道的價格,漸漸闖出了一點兒名堂,不少人慕名而來,因此生意越來越好。

同一條街上,還有另一家玉器加工店,店主叫錢如意。俗話說,同行是冤家。雖然錢如意沒說什麼,但趙滿東一直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了他,畢竟自家生意好了,錢如意那邊就相對差了些;再說,錢如意開店早,與宮裡的人有親戚關係,他得罪不起。

這天上午,趙滿東正在加工玉器,錢如意來訪,他急忙起身相迎。兩人喝茶聊天,錢如意恭維道:“劉兄的生意越來越興旺,想討教一下賺錢高招,不知肯不肯透漏一點兒呢?”趙滿東不知道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賠著笑說:“錢兄取笑了,在下哪裡有什麼高招?用心幹活兒,價錢公道合理,就是本店的經營,哪裡能跟兄臺的顧客達官貴人們相比呢?”

“咱們這個小地方,達官貴人能有幾個?還是普通人多啊!我今天來,就是想和劉兄說件事,做生意不能死心眼兒,咱們這樣埋頭苦幹,一年到頭也賺不了多少銀子。從今天起,雕工費翻一番,反正能用得起玉器的人,也不差這些錢,價錢咱們說了算,即使少來一些人,也不會減少收入。不知劉兄意下如何?”錢如意說完,眼睛盯著趙滿東。

趙滿東嘆了口氣說:“錢兄說的雖有些道理,可這樣做就失去了誠信,沒了誠信,店鋪遲早要關門的。做生意誰不想多賺錢,但賺錢也不能不擇手段,胡亂要價哪能成呢?”錢如意又勸了幾句,見趙滿東態度堅決,也就不再堅持。

半月之後,錢如意再次到訪,檢討了雕工費翻倍的想法。趙滿東見他迷途知返,甚是高興。中午兩人把酒言歡,喝得好不快活。

下午,一位衣著華貴之人來到店內,身後4個壯漢抬了一個大箱子。來人操著一副公鴨嗓子,說要加工玉石,然後讓壯漢開啟箱蓋。趙滿東一看,眼睛陡然一亮,這塊玉石足有200斤重,是上好的獨山玉。因為他就是南陽獨山人,見到了家鄉玉,感到特別親切。

“這塊玉料費了我很多銀子,我想把它雕刻成一尊‘八仙過海,工錢隨你定,我一個月後來取!”來人用一副居高臨下的語氣說道。這麼大單的生意,趙滿東還是第一次遇到,因此他十分謹慎。他讓來人把玉石從箱子中抬出,圍著玉石轉了一圈,左摸摸右看看,熟悉的顏色,熟悉的手感,待確定玉石沒有問題,才點了點頭。來人留下100兩銀子的定金,帶著手下走了。

第二天一早,趙滿東開始雕琢玉石,誰知他剛一下錘,偌大一塊玉石,頓時四分五裂,碎成了大大小小十餘塊。他嚇傻了,好半天才回過神來,仔細審查了一番,才發現著了人家的道。原來這塊玉石是被人用糯米汁摻樹膠粘在一起的,當時喝了酒,醉醺醺的竟然看走了眼。按照規矩,出了這樣的事,只能照價賠償。不知道這塊玉石料到底值多少銀子,眼下,他只能等人家報價了。

陰溝裡翻了船,趙滿東一邊自認倒黴,一邊積極尋找雕玉之人,想說明原因,祈求他的諒解,少賠些錢。那人沒留名字,茫茫人海到哪裡去找呢?苦尋半個月,連一點兒有用的資訊都沒找到。苦悶之餘,他想到了錢如意。錢如意在京城時間長人脈廣,也許他能幫上忙。錢如意聽到趙滿東的遭遇,甚是同情,並信誓旦旦地許下諾言,一定幫助他渡過難關,令他十分感激。

雖然有錢如意的幫忙,接下來的半個月,卻依然沒有那人的訊息。沒辦法,趙滿東只得等待約定的日期。一月剛滿,雕玉之人就如期而至,當聽說玉石毀壞的訊息後,他勃然大怒,讓趙滿東賠償1萬兩銀子。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將軍與刀王
下一篇: 玉斧奇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