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母釵

[ 民間故事 ]

居住在漁村的阿水每晚子時都會準時起床,划船下海,但她的工作並非捕魚,而是打撈珍珠蚌。

阿水是遠近聞名的採珠女,她採出的珍珠不僅個頭大,而且顆顆圓潤晶瑩,在日光照耀下會泛起好看的乳白色光暈。其他漁民十天才能撈到一個藏有珍珠的蚌,阿水一天就能撈到三五個。阿水之所以能撈到這麼多珍珠蚌,是因為她在水下憋氣的時間能長達十分鐘,比正常人足足長了好幾倍。因此,阿水得到一個綽號──“魚女”。一傳十、十傳百,許多珠寶商都會特意坐很遠的馬車趕到漁村來收買阿水的珍珠,同時見一見這位神奇的“魚女”。

阿水賣珍珠得來的錢,自己只留很少一部分,大部分都會分給村民,困難多的多分點,富裕人家就少給些。

善良的阿水這麼做,是在報答養育她的村民們。

阿水從小就是孤兒,住在一所村民們合資搭建的小木屋裡。因為漁村的人們並不富裕,所以阿水只能吃“百家飯”,穿“百家衣”。

漸漸地,漁村的村民越來越少,很多人都覺得待在漁村會窮一輩子,不如到京城附近做些小買賣,起碼能夠養家餬口,不用再飢一頓飽一頓。

阿水很喜歡大海,她羨慕深海里的魚兒,它們可以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不用擔心被人捉去吃掉。為了保護撈上來的珍珠蚌不被海鳥銜走,阿水還練就了一身高超的鞭法,蓄力一甩,長鞭猶如靈蛇般追逐著偷蚌的海鳥,每次都能精準地纏住珍珠蚌。

後來,阿水覺得海里的珍珠蚌越來越少,平均三天才能撈到一個。阿水尚且如此,其他漁民幾乎撈不到蚌,即使撈到了,裡面也沒有珍珠。

於是,阿水決定也去京城闖一闖,等賺夠錢,再回來給照顧她長大的村民們養老。村長已經快七十歲了,走路都要依靠柺杖,更別提下海採蚌了。

到了京城後,阿水見識到了她從未領略過的世界:琳琅滿目的貨品、鱗次櫛比的建築、喧鬧如晝的夜市……

每天正午時分,阿水都會提前準備好一隻灌滿水的大木桶,當街表演憋氣絕技。她拿著九連環潛入木桶,在水中邊憋氣邊解開。

每次,當阿水舉著被解開的九連環“嘩啦”一聲冒出水面時,圍觀的人們都會叫好不迭。

“叮叮噹噹!”

一旁的鐵盤中很快便裝滿打賞的銅板。

這天,阿水照例將大木桶放在街邊,自己挑著扁擔挑水往裡灌。正當灌到一大半時,遠處忽然傳來一陣嘈雜的喊叫聲:“都給老子把錢交出來!誰也別想走!”

“快跑啊!是山賊!”附近的攤販們紛紛迅速收攤,接著緊閉門扉。

阿水哪裡見過這等陣仗,剛準備跑,卻看到一個步履蹣跚的老婦人摔倒在地,痛苦地揉著腰。

馬蹄聲越來越近,阿水知道,現在跑還來得及,可這個老婦人怎麼辦?

阿水靈機一動,她扶起老婦人,將其舉起並一把推入大木桶中。接著,阿水也閃電般地“撲通”一聲跳了進去,順手蓋上桶蓋。

大木桶內,阿水用力託舉著老婦人,儘量讓老婦人的頭浮出水面,露在桶蓋與水面之間的空隙中,阿水則在水中憋氣。

不一會兒,阿水聽到木桶附近響起一個聲音:“這個大水桶是幹什麼用的?”

“不知道,老大,要不要砸開看看?”

大木桶旁,一個滿臉胡茬的壯漢用力推了推木桶,木桶紋絲不動。

“這木桶很重,裡面應是裝滿了水,沒法藏人。如果砸壞木桶,馬蹄沾水,不就暴露我們的行蹤了嗎?我們要速戰速決,小心駛得萬年船!”

又等了好一會兒,阿水聽到周圍慢慢響起人們竊竊私語的聲音,她知道已經安全,便用力推開木桶的蓋子,將老婦人抱出。

出了木桶後,阿水大口大口地喘著氣,剛才的閉氣已經達到她的極限。

冷靜片刻後,阿水只覺得剛才木桶外的聲音很熟悉,好像在哪兒聽過。

一旁的老婦人用力擰了擰衣服上的水:“謝謝你,不然剛才我就沒命了。”

阿水理了理溼漉漉的頭髮,笑著說:“沒什麼的。”其實阿水心裡也在慶幸,幸好剛才桶蓋沒被掀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這幫陰風寨的山賊無惡不作,他們總是趁著官兵鬆懈的時候打劫,狡猾得很。而且這群山賊沒有固定據點,個個精通易容術,一直讓官府感到棘手啊。”老婦人嘆著氣說。

陰風寨的山賊?

阿水記得他們,幾年前,這群山賊還曾去漁村洗劫過,他們的三當家還被阿水用皮鞭抽傷了臉。幸虧阿水及時潛入海里,才逃過一劫。

老婦人為了感謝阿水,執意要請阿水去家裡吃飯。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惡戰摩天嶺
下一篇: 封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