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石

[ 民間故事 ]

明朝。

李賢屋裡連張像樣的桌子都沒有,他就把一塊表面平整的石頭放到屋裡,當了書桌,伏在石頭上讀書,在石頭上揮毫寫字,那塊石頭竟然成了他最好的伴。

就這樣,一晃十年,那塊石頭都被他磨得光滑了,上面還染上了很多墨跡。

這一年京城大考,李賢便收拾行囊,進京趕考。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李賢這一去,竟然高中狀元。

一個窮得連飯都吃不飽的人,竟然也有翻身的一天,鄉親們都有點後悔,當初沒對他好一點。

李賢中了狀元后,正好趕上河津一帶鬧蝗災,皇帝任他為欽差大臣,放糧賑災,安撫流民。他去了河津後,災情很快就得到了緩解,災民也都得到了安置。在賑災中,李賢不貪一兩賑災銀,不收一分賄賂,得了個清官的好名聲,皇帝對他很滿意。之後,李賢的仕途更是一路飆升,成了朝中的重臣。

幾年後,李賢出京巡查,正好路過家鄉,他就想到家裡看看。當年他落魄的時候,也沒少麻煩鄉親們,正好表示一下謝意。

官轎停在了那處破敗不堪的院落前,窮鄉僻壤哪見過這陣勢,鄉親們都出來看新鮮。

李賢從轎子裡出來,向鄉親們招手,鄉親們嚇得都跪下了。李賢馬上去扶他們,嘴裡還說:“鄉親們呀,你們不認識我了?我是李賢呀,就是這院子裡的窮書生。”

鄉親們這才認出是李賢,見李賢還像以前那樣的隨和,一點沒官架子,大家就放鬆了很多。

等李賢進了家,發現還是以前那個樣子,只是多了些灰塵和蜘蛛網。李賢在屋裡簡單收拾了一下,叫鄉親們進來坐。他也沒什麼東西款待大家,就和大家坐在那塊石頭上,聊起了家常,還問他們生活得怎樣,有沒有什麼困難。

大家見李賢與他們推心置腹,也不拘謹了,便把心裡話全都說了出來。官府把獨山封了,不允許百姓私自採玉石,進山必須向官府買路引,一次就是五兩銀子,還不一定能採到真正的玉石,大家都不敢進山了。

原來,李賢的家鄉有一座出產玉石的山叫獨山,當地有很多采玉或琢玉的人家,以此為生。自從官府封了山,這些人便斷了活路。李賢將這些都一一記在心裡。

鄉親們正說著呢,外面響起了銅鑼聲,知府來了。鄉親一聽說知府來了,都嚇跑了。

知府進了李賢家,後面還跟著一大幫鄉紳地主、當地名流。他們見李賢那陰暗狹窄的屋子,除了一張破床和一塊平整的石頭外,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就有點尷尬。

知府說:“李大人,這裡實在簡陋,不如到我府裡去住吧。”

李賢卻笑笑說:“這裡就是我的家呀,我已經住慣了,想在家過幾天清靜日子呢。”

一個鄉紳討好地說:“要不,明天我給李大人搬幾套傢俱來?”

李賢卻一擺手,說:“大家就不要為我操心了,這破屋子要是擺上新傢俱,不顯得更破了嗎?我只是在家裡住個十天半月,用不著大費周章。”大家見李賢執意如此,也不好再說什麼了。

知府又說:“不知大人還鄉,有失遠迎,我備了點薄禮,李大人一定要笑納呀!”有人抬進兩個大禮盒來,裡面綾羅綢緞、金銀財寶,什麼都有。

李賢卻一皺眉頭,說:“你們這是要幹什麼,難道要賄賂本官嗎?”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鷹爪鐵三
下一篇: 智鬥兇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