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政績顯赫,最終戰死沙場,留下了許多傳奇。
少年文雄
邢端少年時,就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十二歲開始熟讀唐詩宋詞、《孫子兵法》等古典名著,他寫的詩詞也逐漸聞名井陘城。
一次,他隨父到蒼巖山遊學,夜晚宿蒼巖山腳下。恰好,本縣縣官也在這家店鋪歇息。縣官在夜幕中,眺望著十五的月亮,吟道:“月明星稀臨子夜——”接著便停下來,搜腸刮肚,再也對不出下句來,不禁悵然嘆息。這當兒,邢端也在明月夜裡出神,聽見縣官吟了上句不見下句,又望了望美麗的星空,不禁脫口而出:“雲淡風輕近午天。”
縣官嘆道:“妙哉!你是誰家少爺,可否與老夫一交?”
“我最怕大老爺讓我叩頭!”
縣官被這個不拘禮節的少年說愣了。他再望一眼邢端,只見身穿藍衫、土布鞋,從容地挺立著,不卑不亢,一股英氣。既不像大家子弟,又不同布衣村民。見他這樣大膽,不但沒生氣,還說:“小兄弟,我與你平起平坐,做個忘年交還不行嗎?”
邢端立刻點頭稱是。
初試京城
1420年,邢端考上了秀才,那時沿用科舉制度選拔官吏,十二年招考一次。中舉後,他深得井陘縣官賞識,關係甚密。第二年他決計到京趕考。當時明成祖規定:秀才必讀胡廣、楊榮編的《四書大全》《五經大全》和《性理大全》,以八股文取士。邢端不拘於這些,他盡讀天下之書,到北京參加會試卻名落孫山。
離開北京時,他在京城國子監的大門上留詩一首:
落榜遊子喜逢春,
三月十日進京城。
且待金秋文驚人,
春花秋實躍天門。
回到井陘,他先和縣官相見,嘆道:“太學是出人才的地方,為啥不可以到太學去就讀呢!”
縣官很同情他:“邢端,儘管你才氣過人,但你肯定沒按照朱熹注《四書》、宋儒注《五經》答題,又發揮了自己的思想,是吧?”
邢端氣憤地說道:“我不想墨守成規!”
縣官為邢端的英雄氣魄所感動:“逆水行舟,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