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
滇東一個叫貴屯的小山村,由於連年乾旱,莊稼絕收,隔三差五地有村民因飢餓而丟了性命。
貴屯村雖然饑荒嚴重,可村裡的黃財主一家卻不愁──他家有多年積蓄,糧食儲備充裕,吃個三年五載沒問題。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這天一大早,黃財主剛起床,李管家就匆匆忙忙來報,說昨夜糧倉後牆被人挖開了一個大洞,幾百斤糧食被盜。
這訊息不啻一枚定時炸彈,令原本平靜的黃宅上下亂作一團。
更不幸的是,黃財主的父親聽到家裡糧食被盜的訊息後急火攻心,當日就一命嗚呼了。
黃財主是出了名的孝子,父親的死令他傷心欲絕。他在修繕糧倉的同時,命令家丁輪番駐守,看家護院。百忙之中,他抽出時間在家裡設了靈堂,請了村裡最出名的陰陽先生孔三擇算黃道吉日,準備隆重地安葬父親。
孔三掐指一算,說:“黃老爺,不巧得很,近期沒有黃道吉日。您先父的靈柩需停靈七七四十九日方有吉日下葬,俗稱天葬,就是老天不忍心您先父下葬,要和他多待些時日。今後天佑黃家,黃家的子孫會一代代飛黃騰達。”
孔三雖言之有理,可此時正值秋老虎肆虐之時,滇東的氣溫依然偏高。
孔三見黃財主面露難色,於是心生一計,說自己可以到黃家墳山為黃老爺的父親選定百年安息之地,然後停靈於風水寶地,待七七四十九日後入土為安。
黃財主聽了孔三的話,愁眉頓舒,說孔先生言之有理,一切照辦,待事成之後重重有賞。
黃財主父親停靈黃家墳山的事情總算辦妥了,按理說他該鬆口氣了,可有一事卻在他的心裡堵得慌。次日,他叫來李管家,說先父獨自停靈黃家墳山,那地方山高林密,常有野狼出沒,怕驚擾了父親。令李管家在村裡招募膽大的村民,夜間為父親守靈,一晚賞大米十斤。黃財主又說,其父生前頗愛清靜,守靈人數不宜過多,一人足矣。
李管家在村裡一散佈訊息,報名者就接踵而來──餓得面黃肌瘦的村民都想得到那令人垂涎欲滴的大米。
最終,李管家選定王三雁、馬有腳、熊連虎三人為最後角逐人選。
為在三人中選出最佳人選,黃財主想出一計:誰在這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把他親自煮的供飯送到他父親的棺材旁供奉,他就選誰看護靈柩。
王三雁第一個奮勇爭先前往。可未到一個時辰,就跌跌撞撞地歸來。說路遇野狼,為安全計,只能返回。
馬有腳是第二個去的。可一炷香時間未到,也狼狽而歸。說走至半路,聽到樹林裡傳來鬼哭狼嚎的聲音,腿不由得就軟了。
熊連虎偏不信邪,信心滿滿地最後一個去了。可他一直到第二天天大亮才瘋瘋癲癲地回來。別人問他話,他總是驚恐地回答:“鬼呀!鬼呀!”
看到自己親自選定的三個人那失魂落魄的樣子,李管家也顯得戰戰兢兢。
可令李管家倍感意外的是,黃財主並沒有責備他,反而和顏悅色地說:“李管家,準備香紙祭品,跟我到祖墳走一趟。”
來到黃家祖墳,李管家擺放好祭品,點上香燭,慢慢退到黃財主身後跪了下來。
這時,黃財主“撲通”一聲跪在父親棺材前,聲淚俱下地說:“爹,您老可瞑目了。昨夜,我叫變臉鬼杜三化裝成您老模樣,埋伏在您棺材旁。熊連虎那廝果然上鉤,大駭之下在您老靈前親口交代了挖倉偷糧藏於村後雞鳴山後山山洞的事。”
“熊連虎,跟我鬥,你還嫩了點!”黃財主臉上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笑。
跪在地上的李管家聽著黃財主所說的話,不禁驚出一身冷汗。
第二天,在黃府兢兢業業幹了二十多年的李管家向黃財主請辭──理由是父母年老無人照顧。
但知情人都曉得,李管家老家的雙親在十年前就先後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