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間,閩浙總督陳輝祖進京述職,返回時繞道去了甘肅,一來看望一下在理環縣做知縣的弟弟,二來想欣賞一下當地黃土高原的風光。為了不驚動地方官員,他和隨從喬裝成商旅模樣。
這天,陳輝祖一行來到蘭州府。在街上閒逛時,他發現一處玉器店。這玉器店規模很大,裝潢考究,又處在最繁華的鬧市,肯定非同一般,愛好珍寶玉器的他怎能放過這個機會?
進了玉器店,陳輝祖逐一觀看,貨架上的玉器雖說質量上乘、雕工精細,可讓他眼前一亮的東西一件也沒有。他的輕聲嘆氣引起了店老闆的注意,老闆問他有沒有看中的玉器,可以便宜賣給他。陳輝祖搖了搖頭,說玉器雖好,卻算不上奇珍異寶。老闆明白遇到了行家,盯著他看了半天,然後壓低聲音,神秘地說道:“在下店中有件鎮店之寶,不知貴客想不想看看?不過價錢太高,一般人買不起。”
銀子對於陳輝祖來說不是問題,他面色平靜地點點頭,便隨著老闆進了內室。老闆安排他喝茶等待,很快就捧出一個檀木雕花的方盒。待老闆開啟盒子,露出裡面的東西時,陳輝祖眼睛不由得直了,一個用絕頂白玉雕刻而成的瓶子,玉質晶瑩剔透,全身通白,沒有一絲雜色,瓶身上雕刻的魚戲蓮葉圖,魚兒嬉戲,蓮葉舞動,更是栩栩如生。看來今天真是遇上了寶貝!陳輝祖心中暗喜,表面上卻波瀾不驚。
老闆看不出陳輝祖的心思,便開始介紹說:“此瓶名叫白玉瓶,不僅玉質雕工天下無雙,還有一個更為絕妙之處,就是瓶中裝滿水時,你會看到風吹荷動,魚兒游泳。”陳輝祖不信,老闆便讓夥計打來一壺清水,倒入瓶中。還真別說,畫中的情景真如老闆所說,即便陳輝祖鎮定有加,依然忍不住發出一聲讚歎。
沒等陳輝祖發問,老闆嘆了口氣說:“本來這鎮店之寶是不賣的,可眼下遇到了特殊情況才不得不轉手。看您是外鄉人,在下才敢拿來出售。您要是識貨的話,一萬兩銀子絕對是個便宜價,不知貴客買不買?”
一萬兩銀子買下白玉瓶,可謂撿了個大便宜,要是在家,陳輝祖會毫不猶豫地掏錢買下,可眼下他卻買不起。雖說進京時他帶了不少銀票,可該送的都送出去了,當前身上銀子總共也不超過五千兩。不過,陳輝祖也已想好了對策,弟弟任職縣府離此不遠,只要見到他,銀子也就有了。
“這白玉瓶本爺要了,只不過身上暫時沒這麼多銀子,你容本爺幾天時間去借錢,並多付五百兩銀子利息……”陳輝祖正說著,店裡的夥計慌慌張張地跑來,結結巴巴地說:“老——老闆,不好——了,布政使大人的——管家硬闖——闖進來了!”
老闆聽後,嚇得面如土色,急忙收起白玉瓶,可惜還是慢了一點兒,一個滿臉橫肉的傢伙帶著兩個彪悍的打手急衝衝闖進來,攔在老闆的身前。那個滿臉橫肉的傢伙一把搶過白玉瓶,嘿嘿冷笑道:“周老闆不是說沒有什麼白玉瓶嗎?這是什麼東西呀?這個瓶子老子一千兩銀子買了!”說完從懷中掏出張銀票,往周老闆身上一扔,轉身揚長而去。
隨從想出手阻攔,陳輝祖急忙用眼神制止,在別人的地盤上,不知深淺不便出頭。周老闆捧著銀票,雙手顫抖著,欲哭無淚。陳輝祖問此人既然是布政使的管家,為何搶走白玉瓶?難道不懂王法?過了好長時間,周老闆才哀聲說道:“此人仗著布政使大人,橫行霸道作惡多端,他不知從哪兒探聽到本店有白玉瓶,幾次詢問,都被在下給糊弄過去。在下出售白玉瓶就是怕他來搶,沒想到還是失算了。這些當官的有幾個怕王法的呢?一個白玉瓶讓在下損失了九千兩銀子,天理何在啊!”
沒了白玉瓶,周老闆只能自認倒黴,陳輝祖不便久留,告辭而去。
這個布政使陳輝祖認識,叫王亶望,同朝為官,雖說交情不深,可彼此也算熟悉。因為太喜歡這個白玉瓶,陳輝祖一心想把它弄到手。既然瓶子被王亶望的管家搶走,那就得去找他。怎樣才能得到白玉瓶呢?走著走著,陳輝祖便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