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河村位於浙江紹興城外十里地。清朝乾隆年間,村中有個名叫劉先秀的老漢,祖祖輩輩靠著村邊那條楊柳河河水做豆腐。幾代人勤勤儉儉,到了他的手上,已經積下一筆不少的財產。
劉先秀老漢早年喪妻,留下三男一女,為了兒女,他沒再續娶,一個人又當爹又當娘地把孩子哺育成人,又為三個兒子先後娶了媳婦。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地過著日子,劉老漢鬆了一口氣,指望著安安穩穩過個晚年,誰知天不遂人願,一場慘禍從天而降。
乾隆二十二年,紹興大旱,接著又是澇災。一旱一澇,瘟疫大發,成千上萬的人死了。真是村村飄白幡,戶戶有哭聲。劉老漢的三個兒子也染上了瘟疫,不到一個月,三個兒子都死了。一個紅紅火火的家庭最大的不幸都降臨在劉老漢身上,何況還是一下子死去三個兒子,再堅強的人也難以承受啊!劉老漢被擊倒了,在床上躺了整整三個月,才勉強掙扎起來,支撐這個已經支離破碎的家。
望著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三個兒媳婦,望著年僅十七歲的女兒劉菊瑛,望著這進進出出四個柔弱的女子身影,劉老漢為今後的生活發了愁:自己已是望六十的人了,經此一變,身體大不如前,這麼一大家子,沒個強壯的男人怎麼行?於是,他想為女兒菊瑛招個倒插門的女婿。
過了一段日子,女婿招進來了,是鄰村的一個後生,名叫王廣虎,劉先秀把家中一應事務都交給了他,可這王廣虎不是善良之人,開頭幾個月還算老實,遇事都向劉老漢討教彙報,每日豆腐店中進款一五一十交給劉老漢。半年之後,便漸漸露出真面目,欺著家中沒有其他男人,不把劉老漢放在眼裡,凡事自說自話,每日買賣進項,瞞著騙著攢體己。
女婿不孝順,勾起劉老漢對妻子和三個兒子的強烈思念,他終日長吁短嘆,悶悶不樂。
三個媳婦看到姑丈和小姑的所作所為,看到劉老漢為此而痛苦的樣子,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說不定劉老漢死了以後,她們也無法在這戶人家立腳。她們便湊在一起商量出一個辦法,要為劉老漢續絃,一來能使劉老漢晚年得個安慰,二來如果能生下一個兒子,也能壓壓王廣虎的氣焰。
三個媳婦把想法對劉老漢說了,劉老漢想想也別無他法,只好點頭答應了。
過了不久,劉老漢果真娶進一房繼室,名叫金小仙。從此,劉老漢開朗多了。又過了一年,金小仙真的為劉老漢生下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取名劉孝華,這一下,劉老漢歡喜得整天哈哈大笑。王廣虎夫妻倆卻氣得不得了,眼看老頭兒有了親生兒子,這家產至少要分走一半,怎不肉痛?因此每日裡指桑罵槐凌辱金小仙,金小仙是個善良柔弱的女子,怕劉老漢知道了傷心,只在暗地裡流淚。
要是劉老漢健康長壽,劉孝華長大成人,這一家人或許能平平安安過下去,不料,劉孝華剛剛兩歲時,劉先秀得了急病,醫治無效,丟下幼子死了。金小仙和三個媳婦哭得死去活來,王廣虎和劉菊瑛夫婦倆卻樂壞了。
家中沒有其他男人,喪事自然由王廣虎主持,為了掩人耳目,表示自己的孝心,為自己臉上貼金,王廣虎把喪事排場弄得熱熱鬧鬧的。出殯那天,白幡飄飄,鞭炮聲聲,鑼鼓嗩吶喧聲震天,三個兒媳和菊瑛哭聲哀哀。浩浩蕩蕩的送殯隊伍出了村,剛走上村外大路,就和鄰村的一支送殯隊伍迎頭撞上。按照當地風俗,遇到這種情形,雙方就要把靈柩停下,打上一架,誰贏了誰先走。雙方鬥開了,拳打腳踢,連吹打樂器都成了毆鬥的工具,雙方打了一場混架,互有損失。這一架一直打到晌午,還分不出輸贏。正在這時,紹興縣令下鄉巡視,正好路過這裡,看到這種情況,勃然大怒,勒令雙方立即停止毆鬥,雙方這才氣咻咻地停了下來,抬起靈柩,到墳地草草埋葬。
剛剛過了七七之期,三個媳婦還沉浸在深深的哀傷之中,一個訊息猶如晴天霹靂擊了下來。年輕的金小仙和三個媳婦都被驚呆了,原來,劉老漢的女兒劉菊瑛竟向紹興縣衙門告了一狀,說劉孝華不是劉老漢的親生兒子,要求縣令把劉孝華判離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