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草賣女
乾隆年間,河北滄州有個孫地主,家裡有很多田地和佃戶。一天,孫家大少爺外出收租時,見佃戶二牛的妻子李氏很漂亮,欲行非禮之事,正拉扯間,二牛回來了,一鎬頭打死了孫家大少爺。孫地主將二牛告到了官府,並使了銀子,最終二牛被判了個行兇殺人。案子報到省府後,李氏知道官司打不贏,便想去省城給丈夫收屍,可她沒有盤纏,只好帶著女兒來到滄州城內,插上草標賣女兒。
圍觀的人群議論紛紛,都很同情這對母女。這時一個老頭上前問:“你這女兒咋個賣法?”
李氏見老頭慈眉善目的,心裡湧起希望,趕緊磕頭說:“大爺,夠上省城的盤纏就行。您老是好人呢,只盼著您稍稍照顧點妮子,拿她當個人看就行。”
老頭點點頭說:“那你跟我來吧。”他帶著母女倆一路走到城外茶館處,解開一輛驢車,讓母女倆上車。
驢車走了一頓飯的工夫,來到半山腰的一處院落。院子不小,雞鴨豬狗樣樣齊全,周圍鄰居看見老頭,都紛紛打招呼。老頭笑著點點頭,把母女倆帶進屋裡,做了飯菜,讓兩人吃。
李氏心裡沒底,吃了半碗飯就放下了筷子,小妮子卻是餓壞了,狼吞虎嚥吃了不少。老頭從箱子裡拿出幾兩銀子,遞給李氏,李氏眼淚直流,卻只拿了其中一塊,哀求說:“大爺,我不要這麼多,只求你以後好好待我女兒。”
老頭嘆了口氣說:“你拿的那點銀子只夠去,不夠回。你是打算收屍之後就去尋死吧?”
李氏默默流淚,嚇得小妮子抱著她大哭起來。老頭把銀子都塞給李氏,說:“你去省城,不是去收屍,而是要把你丈夫帶回來。”
李氏吃驚地抬起頭看著老頭,老頭接著說:“按朝廷規定,除了謀反、姦殺、忤逆殺親三種罪行,其他命案判死刑者,均可以海東青換命,這你可知?”
李氏點點頭說:“家夫生性愛鳥,平日聊天聽他說過。可海東青極其罕見,只能去關外獵捕,且獵捕極難。家夫說過,九死只一生,方得海東青。”
老頭說:“你丈夫喜歡鳥,他曾抓過一隻海東青,寄放在我這裡。你帶上它,去救你丈夫吧。”
李氏狂喜之餘不免疑惑:“家夫既有此物,為何在縣衙時不說?”
老頭緩緩說:“這我不知,你見到他再問吧。路途遙遠,你帶著海東青多有不便,這幾戶人家和我關係不錯,我幫你僱一輛馬車再上路吧。”
第二天早上,鄰居家把馬車備好,李氏帶著籠子上路了,女兒則留在了老頭處。那鄰居也會侍弄海東青,一路上都是他喂鳥。到了省城,李氏請人寫了狀子,直奔府衙。
知府升堂,見狀紙寫明,因案情曲折,冤屈難伸,願以海東青換命。知府接了狀紙,心裡挺高興。雖說他也收了孫家一些銀子,但他看了案卷,覺得判二牛行兇殺人確實勉強,就算稀裡糊塗結案殺了,保不齊啥時候刑部一查,也是後患。既然家屬願意以海東青換命,一來朝廷有此規矩,孫家也說不出什麼來;二來這人不死,將來也就沒有後患,可謂兩全其美。
知府當庭收下海東青,出具印結,告訴李氏:“海東青送到京城,內廷司接受之後,就可釋放你丈夫了。你可稍等兩天。”
海東青換命,自大清開國就有此例。雖不入大清律,但官府一直執行。知府看那海東青十分神俊,竟然是百裡挑一的玉爪!沒準皇帝一高興,自己升遷也會快些,他馬上派人八百里加急送進京城。
果然,乾隆看見這玉爪海東青,樂得合不上嘴。內廷司出了印結,知府就把人放了。
一去不回
夫妻見面,抱頭痛哭,李氏問二牛:“既有此救命之物,你為何不早拿出來?”二牛愣了半天才說:“我哪裡有海東青,這定是我師父的!”李氏驚訝道:“你何時有師父?”二牛說:“我心裡拿他當師父。我經常在山上救護一些受傷的鳥,他經常在山上馴隼。我想拜他為師,他不肯收我,想不到他竟捨出海東青來救我!”
這邊夫妻雙雙把家還,那邊乾隆對海東青愛不釋手,讓馴鷹人立刻開馴。鷹隼雖是一族,隼卻比鷹難馴,而海東青更是隼中之王。第一步當然是熬鷹,不讓海東青睡覺,讓它先暴躁,然後溫順,這一步進行得很順利;第二步是放鷹,用一個鐵卡子卡住海東青的脖子,讓它呼吸順暢,卻不能吞嚥食物。這時的海東青還沒有馴熟,一放開就逃之夭夭了,但由於它拿不下鐵卡子,在野外即使捕到了食物,也無法進食。海東青的智商很高,餓得受不了,就會飛回到馴鷹人的身邊求助。
當然,極少數情況下,也有個別海東青寧死不回頭,這種海東青就屬於無法馴的。每個馴鷹人都有不同的密鎖,普通人即使撿到餓暈的海東青,也打不開卡子,只能看著海東青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