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井·者

[ 民間故事 ]

西域大宛國,沙塵罩城,十萬漢軍圍而不攻。

通往城裡的水源已被切斷,改道流進漢軍大營。不出十日,這個沙漠之城定不攻自破。

“兵發大宛,取其寶馬。汗血不得,一卒不回!”三年前的聖旨已經發舊,依然發出逼人的威力。將軍手捧聖旨,長出了一口氣。奉旨率大軍萬里西征,輾轉大漠三年有餘,終於找到了大宛國城,又切斷了水源,何愁大宛國不交出汗血寶馬?他揮手:“上酒,本將要一醉方休。”

十日後,城牆上的大宛兵精神抖擻,殺氣騰騰。將軍派出密探,才知大宛國早就預知漢軍會截斷水源,城裡備足了用水。

將軍一笑:“再多的備用水也禁不住坐吃山空,城裡有四十多萬張嘴呢。熬死它!”

半月過去,守城的大宛兵依舊龍精虎猛。將軍納悶:“再探。”得知城中備水即將用盡,只能保證軍隊用水。除了守城士兵,很少見行人。將軍大喜,大功即將告成!

又過數日,密探來報,有漢人教會大宛平民掘井取水,城中平民都在掘井,難怪外面看不到行人。

將軍搖頭冷笑:“大漠缺水,掘地數十米也很難有水。由他們折騰。”

不覺圍城月餘,城中一如平常。將軍怒從心頭起:“攻城!”大宛軍以逸待勞,還有大量平民上城牆參戰,漢軍雖然猛攻,終不能取勝。

將軍始信城中真有高人,不知用何妙法絕境掘井取水。長此以往,漢軍供應不足,喪身大漠只是時間問題。將軍紅了雙眼,去甲赤膊,親冒矢石,率領漢軍血戰數日,終於攻破大宛外城。然,大宛軍民拼死抵抗,漢軍再難前行半步。外城無水源,現在漢軍也沒水了。

將軍斷箭發誓:“破城後除留下汗血寶馬及掘井漢人,盡屠全城!”

最後一搏!久攻不下,將軍也負了箭傷。損兵折將,水源糧草不足,忽聞大宛援軍將至,漢軍已腹背受敵。

將軍虎目含淚,萬里征戰已近四年,汗血寶馬連個馬毛也沒見到。再耗下去,數萬大軍生死難卜。

手舉令箭,只要一聲退兵令下,將軍一世英名付之沙塵,全族百口性命難保。

“報!大宛國貴人殺了國王,提著首級陣前談判。”

將軍大喜,天佑大漢啊!

大宛貴人提出條件:為保城中平民才殺王求和,願獻出汗血寶馬,漢軍須退兵永不再犯。不然,誓死守城,等待援軍趕到,決一死戰!

將軍早已心許,為了大國威嚴,還要強硬到底:“你們有何底氣抵抗強大的漢軍?”

大宛貴人不亢不卑:“試問將軍,漢軍圍城四十餘日,城中哪來的水?這要感謝一位漢人恩公,教我們深掘暗渠十幾處,取十里外的地下水進城,城中現在水源取之不盡,反倒是你們,糧草不足,難以為繼。”

將軍點頭:“退兵可以,必須交出掘井漢人。”

三日後,大宛國所有的汗血寶馬全部獻出。大宛貴人含淚道:“因這寶馬導致國無寧日,於平民何益?寶馬雖萬金難得,不如一漢人掘井引水,活我全城軍民。”

將軍以首緊貼汗血馬頸,仰天長嘆。

“那個掘井漢人呢?”

大宛士兵抬來木板,躺著一中年人屍體。脖子上傷口暗黑,血跡已幹。

將軍大怒:“爾敢殺人滅口?”

大宛貴人慷慨陳詞:“漢人恩公教會我們掘井引水,救了全城四十萬性命,我大宛人做不出這樣的事。”言畢遞上一塊樹皮,上用焦木寫著:呈漢將知,吾本欽犯,遠避大宛。適逢漢軍圍城斷水,乃教當地人掘暗渠,引十里外地下水活一城平民。吾犯律法,助敵國,唯有一死。但求赦吾子亮東,吾已教會他暗渠引水之道,可遣之邊疆掘井引水,以贖吾罪。

漢軍凱旋。將軍命開啟囚車,令亮東騎馬跟隨身邊,一路詳談。亮東雖年少,早知事理,自知進京必死無疑,將掘井之道如數告知將軍:探知沙漠地下水,每隔數里掘一深井,兩井相向掘地下暗渠,數十暗渠可引來遠處之水。挖暗渠時以燈影前木棒指向,能保兩井暗渠相通。將軍嘆息:“此法能惠及邊疆大漠居民。功德啊!”

那日,沙塵暴黑雲壓頂般襲來,將軍下令,拼死保護寶馬與亮東。

天地混沌,聽聲不見人。士兵在喊,寶馬跑了!將軍大喊:“快找亮東!”

一場沙塵暴,漢軍失蹤萬人,寶馬走散過半,亮東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將軍虎目含淚,率軍返京。皇上早接密報,下旨將軍取馬有功,丟馬有責,且丟失欽犯之子,功不抵過,降級罰薪。

將軍謝恩:“請允許罪臣到敦煌守邊,戴罪立功。”

八年間,將軍在敦煌守邊之餘,率軍民掘坎兒井修地下暗渠,引來天山餘脈的地下水,種果種菜,育樹成林。不論走到哪裡,身邊總少不了一人相隨。

朝廷論功行賞,令將軍回朝重用。將軍對身邊人道:“苦盡甘來,你跟我回去吧。”

“不,我要留在這裡,繼續掘井引水,造福邊民,以成將軍大義。”

說話的正是掘井人亮東。那年回朝途中,將軍為了讓邊疆有人掘井引水,藉助那場沙塵暴,不惜丟失寶馬,冒死私放了他。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大盜與女響馬
下一篇: 天下第一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