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的一天

[ 民間故事 ]

光緒二十年五月底的一天,天剛亮,頤和園樂壽堂便被陣陣鳥聲驚醒。在正門口懸掛的一隻鳥籠裡,有兩隻五彩鸚鵡一聲接一聲地叫,叫聲裡時而夾雜著人聲,聽著很像李蓮英的腔調:“老佛爺吉祥,老佛爺萬壽。”

頤和園樂壽堂,還有個別名,叫“玉堂春富貴”,緣於周邊種滿了玉蘭、海棠、迎春和牡丹。

老佛爺在五彩鸚鵡的祝福聲中笑吟吟地起床,笑吟吟地梳頭洗漱,笑吟吟地傳早膳。

鸚鵡叫門,是樂壽堂總管李蓮英的傑作之一。這只是一個開場,好戲都在後頭。

這年十月初十是老佛爺六十“萬壽”盛典,這是大喜的年份,誰不想把老佛爺哄得開心呢。

吃罷早膳,老佛爺照例要到樂壽堂前賞鴿子。一群鴿子,渾身白色,但脖子上有套黑圈的,有套紫圈的,有不光套圈還穿著肚兜的,有肚兜上還閃著紫紅色亮光的。有幾隻渾身純黑色脖子上套白圈的,取名玉環。還有幾隻俗稱“小灰”的銀灰色小鴿子,不是很好看,但打出的“水聲”像一串銀鈴鐺發出的聲似的,那叫一個好聽。聽說小灰是山海關總兵進貢的,他可真是有心。

鴿子有天敵,頭上飛的雀鷹,腳下跑的黃鼠狼,都是。還有些野鴿子整天混在老佛爺的鴿群裡騙吃騙喝,這哪行啊。那些護軍,整天拿著弓弩,在園子四邊轉悠,一門心思消滅鴿子的天敵和那些野鴿子。

賞完鴿子便是遊湖。這年夏天來得早,昆明湖中的荷花,一朵朵都笑盈盈的。老佛爺昨個已經吩咐下去,說明天遊湖。馬動鈴鐺響,老佛爺一動,整個頤和園都要動。從護軍到敬事房,不光動,還要早早地動起來。

九點剛過,龍舟開始啟動。琉璃瓦式的艙蓋金光閃閃,艙的兩邊掛著龍鳳呈祥流蘇幔帳,艙中擺著團龍寶座,兩根硃紅抱柱上刻著金字對聯。船頭的桅杆上高懸一面黃龍旗,絲繡的騰龍在空中舞動,兩條藍色金絲龍鬚飄拂而下,落到水中,魚一般隨船遊動。

陪侍老佛爺的,有恭親王的女兒榮壽公主,人稱大公主;有慶親王的女兒四格格;有內務府大臣慶善的女兒元大奶奶。這三位有個共性,都是先由老佛爺指婚,之後很快成為寡婦。老佛爺似乎有點兒過意不去,常派人把她們請到宮裡或園子裡遊玩。

龍舟後面三丈遠,有一條同樣大小的副船,除艙頂漆成綠色、沒有團龍寶座和桅杆稍短之外,格局跟龍舟差不多。主座坐著隆裕皇后,陪座是珍、瑾二嬪,還有幾位王公家的貴婦。

龍舟在水上緩緩航行。前面兩隻小艇,時而靠近,時而避開,活像龍的兩支觸鬚。御膳房的兩條船,在龍舟兩側隨行,一是茶船,二是膳船。遠處湖面上,三三兩兩點綴著一些更小的船,太監們叫它“飄扇扇”.一船二人,一太監做艄公,一宮女做江南女子狀,泊於荷花叢中,活生生一幅江南水鄉採蓮圖。

驀然音樂聲起,先是東面的笛聲,再是西面的簫聲,還有清脆的琵琶和檀板聲……不知何時,龍舟周邊出現了幾條音樂船。

太陽昇高,湖面上霞光萬道,龍舟好像行進在水晶宮裡一樣。先是向西繞一個弧形,到玉帶橋,西堤六橋,再划向湖心。這時音樂聲戛然而止。片刻之後,南岸傳來一陣哨聲,一群名叫花和尚的小鳥,由北向南朝哨聲飛去,一邊飛還一邊呼喚同伴,“胡——餑餑,胡——餑餑”.過一陣子,南岸哨聲停止,北岸哨聲響起,那群花和尚又飛向北岸,還是滿嘴“胡——餑餑”.

老佛爺看了也聽了,說聲“傻東西”,隨後咯咯笑起來。老佛爺一咯咯,整個龍舟都咯咯起來,數李蓮英咯咯得最響。

船到湖心,老佛爺釋出懿旨停船傳膳。李蓮英走到船尾,將竹筒喇叭一吹,左右的茶船和膳船迅速靠攏,用翹板跟龍舟連線。東邊的膳船是上菜的船,西邊的茶船此時便成為撤菜的船。音樂再次響起。

老佛爺的午餐跟在宮裡一樣,一百二十道菜是必不可少的。龍舟上的膳廳格局小,侍膳的大公主啟稟老佛爺之後,揀無關緊要的往下撤,或者吃過一兩口的都往下撤,送到副船給皇后和貴婦們吃。場面熱鬧得很,這邊川流不息上菜,那邊又不斷往下撤。

老佛爺用半個時辰吃完飯,對站在身側的大公主說:“你也在這兒吃吧。”

大公主謝恩,一邊跟老佛爺說話,一邊吃飯。

音樂聲一直響著。

膳後,老佛爺下旨,將龍舟劃往南湖島上岸休息。剛上岸,李蓮英就狗搖尾巴似的稟告:“老佛爺今天遊湖,連魚都高興呢。老佛爺您伸出玉手,往水面一沾,魚會往您手上跳呢。”

老佛爺笑吟吟看了李蓮英一眼,慢慢蹲下身子,把手指往水面一伸,剎那間奇蹟出現,一群大大小小的魚前呼後擁,白花花一片,在水面上潑哧哧亂跳,湖水濺了老佛爺一身。

老佛爺又一次咯咯地笑起來:“給賞!”

當天晚上老佛爺聽書,也就是讓太監來說書,劉邦、項羽、程咬金什麼的,引逗老佛爺罵那個誇這個。這是宮裡的老把戲,不說也罷。

老佛爺當然知道,頤和園裡的鸚鵡、鴿子、音樂、花和尚小鳥、傳膳、逗魚等等情狀,都是李蓮英苦心經營出來的。以逗魚為例,那是李蓮英花費幾年工夫,餵了幾百擔紅蟲才換來老佛爺的開心一瞬間。

李蓮英經常對樂壽堂的太監宮女說:“老佛爺是天地間最尊貴的人,天上飛的,水裡遊的,都應該向她表達敬意。”

李蓮英人長得醜,事卻幹得漂亮,老佛爺喜歡得不得了。那些個太監宮女背地裡給他取了個綽號,叫“佛見喜”.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公主的新衣
下一篇: 感人的黃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