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義軍首領朱元璋在徽州的一個碼頭屯兵。義軍紀律嚴明,深受百姓愛戴,附近村裡的老族長還把族中村婦、村姑組織起來,給義軍洗衣做飯。
汪巧雲是村裡最美的姑娘,心靈手巧的她被安排去照顧朱元璋。本來兩人相處得不錯,誰知有天晚上,朱元璋喝多了,把巧雲當成了愛妻馬伕人,讓她痛失清白……
朱元璋醒來後懊悔不已,連抽了自己幾個大嘴巴,此事若是聲張出去,一定會敗壞義軍的名聲。幸好巧雲是個深明大義的姑娘,她深恨元朝殘暴統治,於是打碎門牙往肚裡咽,沒有與任何人說,繼續給朱元璋做飯。朱元璋感激涕零,他暗暗發誓,如果將來自己當了皇帝,一定要立巧云為妃。
三個多月過去了,其間朱元璋見巧雲沒來由地嘔吐了幾次,懷疑她懷上了自己的孩子,可他問了幾次,都被巧雲冷冷地否認了。
很快到了部隊開拔的時候,朱元璋偷偷塞給巧雲一個錦囊,然後縱身一躍上了戰船,率兵揚帆而去……
可憐巧雲身懷六甲,肚子一天天見大,未婚先孕的事終究是瞞不住了。這在當時是傷風敗俗的事,老族長下令將巧雲當眾裝進豬籠,要沉江處死,但巧雲還是咬緊牙關,不肯供出“姦夫”是誰。
兩名壯漢抬著豬籠上了船,老族長也跟著上去,正要下令把船搖到深水處,忽然發現巧雲身上掉下一個錦囊。老族長把錦囊開啟一瞧,勃然變色,連忙下令開啟豬籠放出巧雲。回到岸上,老族長宣佈,巧雲姑娘懷的孩子貴不可言,誰也不許再亂嚼舌根。
巧雲總算逃脫了一屍兩命的厄運,平安產下一個大胖兒子,老族長親自幫他取了名字,姓汪名重九。
小重九一天天長大,他經常被人欺負,還被罵作“野種”.每次他鼻青臉腫地回到家,母親巧雲總是一邊為他上藥,一邊默默流淚。老族長去世之後,母子倆的日子更加難熬,但巧雲始終沒有告訴兒子,他的親生父親朱元璋已經一統天下,當了大明朝的皇帝。
直到這年正月,已經十六歲的汪重九看上了村裡漂亮的汪翠玉姑娘,纏著母親去提親,結果被翠玉的母親罵了個狗血淋頭,說就算讓女兒嫁給討飯的乞丐,也不會讓她跟汪重九這個“野種”做夫妻!
汪重九深受打擊,躺在床上三天三夜沒吃飯,無論汪巧雲怎麼勸,他都只回一句:“我父親到底是誰?”
最後汪重九餓昏過去,汪巧雲連忙掐他人中把他弄醒,拿出當年朱元璋塞給她的錦囊,從中掏出一塊刻著“朱重八”三字的玉佩,還有一張寫著“朱某來日若得天下,絕不負你和肚中孩兒”的字條。
民間有云,朱元璋和馬皇后生的第一個女兒因病夭折,算起來,這汪重九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長子,也就是皇太子啊!
弄清自己身份的汪重九大喜過望,從床上一躍而起,拿著母親的玉佩就往外跑。汪巧雲在背後大喊:“九兒,千萬不要洩露身份!”可汪重九哪還聽得進,一口氣就跑到了翠玉姑娘家……
就這樣,汪重九與翠玉姑娘定親了,但他還不過癮,揹著母親欺男霸女,不知幹了多少缺德事。苦主找上門後,因覺虧欠而從沒動過他一指頭的汪巧雲將他痛打一頓,關在屋裡面壁思過。
可汪重九根本關不住,趁母親下地幹活時,他把門撬開,拿著玉佩去了徽州府。
仗著朱元璋私生子的身份,汪重九在徽州城裡混得風生水起,還幹起了強搶民女的勾當。苦主報到官府,知府大人見到玉佩,一時之間也不敢拿他怎麼樣,汪重九更加有恃無恐起來。
汪巧雲得到訊息,失望之極,早知如此,不如當初懷孕時便投江自盡,一了百了。她趕往徽州城,要回了朱元璋留給她的玉佩,然後留下一句話:“逆子,如果三天之內你不回老家,就等著給為娘收屍吧!”
汪重九以為母親嚇唬自己,把她的話當成了耳邊風,繼續尋歡作樂。
直到三天後的傍晚,翠玉姑娘趕到徽州城,找到正在喝花酒的汪重九,怒氣衝衝地告訴他,汪巧雲已經服毒自盡。醉眼矇矓的汪重九這才哀號一聲,抹著眼淚回村裡給母親送終。
汪重九前腳剛走,從南京城來的欽差後腳就到了徽州府。原來汪重九強搶的民女中,有一位是當朝重臣朱升大人的遠親。她的父母在徽州府告不了汪重九,就去南京向朱升求助,朱升勃然大怒,一紙御狀把汪重九告了。
朱元璋這才想起陳年往事,本想把汪巧雲接到南京,認下汪重九這個私生子,無奈朱升是當眾告的御狀,直說汪重九這廝假冒皇子之名,在徽州城壞事做盡,不殺不足以平民憤。朱元璋自然不好承認自己當年醉酒玷汙了汪巧雲,只好忍痛割愛,命人前往徽州嚴懲汪重九。
欽差到了徽州,從知府處得知汪重九有一塊刻著“朱重八”三字的玉佩,為難不已,這要真是朱元璋的私生子,得罪了他可沒好果子吃。猶豫了兩天,他才帶人去找汪重九,準備把他帶回南京,交給皇上發落。
來到汪重九住的茅草屋,欽差剛說明來意,汪重九就指著他的鼻子怒吼,說自己是當今皇上的親生兒子,誰敢抓他,就讓皇帝老子滅他九族。
欽差大人也不生氣,讓汪重九把證明身份的玉佩拿出來,否則就治他冒充皇子大罪。誰知汪重九把屋裡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找到那塊刻著“朱重八”三字的玉佩。這時有村人提醒說,他母親汪巧雲臨死時抱著肚子直喊疼,敢情不是服毒身亡,而是吞玉自盡。
為了保命,喪心病狂的汪重九決定開棺取玉。他扛著鐵鋤直奔母親墳墓,翠玉姑娘怎麼攔也攔不住,圍觀的人都忍不住搖頭嘆息。
汪重九挖開了母親的墳墓,正要開棺,翠玉卻遞來一杯茶水,他一飲而盡,笑道:“等我取出玉佩證明身份,就帶你去南京享受榮華富貴……”話沒說完,他就覺腹痛如絞,倒在母親墳前滿地打滾。
翠玉姑娘冷笑一聲:“雖然我沒過門,但也不許你忤逆婆婆。”說完,她竟一頭撞死在墳旁山石前。
欽差急了,忙讓手下人救治汪重九,但為時已晚,汪重九很快嚥了氣……這下該如何向皇上覆命呀?欽差正為難時,人群中有個馬臉大漢伸手指著前方的一塊巨石,寒聲道:“此等逆子,當置屍於石上暴曬三日,好讓天下人知道,不孝之子必遭天譴!”
圍觀的人都說就該如此。低頭尋思的欽差心說:你說得倒輕巧,這汪重九八成是皇上的私生子,我怎麼敢曬屍?他抬頭一瞧,卻打了個冷戰,原來那馬臉大漢竟是當今皇上朱元璋!敢情他放不下汪巧雲母子,喬裝打扮,故地重遊來了。
欽差正要上前跪拜,朱元璋兩眼一瞪道:“你這當官的,老百姓都說該曬屍,你還磨蹭個啥?”說完他長嘆一聲,轉身離去。
欽差只得叫人把汪重九的屍體搬到巨石上暴曬,又叫人把汪巧雲的墳墓重新修好,還把翠玉姑娘安葬在旁邊。直到三天後,他才叫人把汪重九的屍體從巨石上取下,草草掩埋了事。
幾百年過去,可憐汪巧雲的墳墓早已湮沒在林野中,但那方曬過不孝之子汪重九屍體的巨石仍在碼頭後山巍然矗立著,被人叫作“太子石”,甚至成了該村的村名。後人看到此石,就會想起朱元璋曬太子的故事,也會記得,千萬要管教好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