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群雄並起,朱元璋擊破各路起義軍,掃平元軍的殘餘勢力後,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為此,江南菉葭浜村民張燈結綵,載歌載舞慶祝了三天三夜。
沒想到好日子才沒過多久,當地官員寧有才就仗著自己當年跟隨朱元璋的隊伍南征北戰,在菉葭浜橫徵暴斂,驕橫作惡。為此,菉葭浜村民蒐集了寧有才的九大罪狀,派了九個武藝高強的村民,以耍段龍舞為幌子,分別走水路和旱路進京告御狀。
段龍告御狀的訊息,很快便被得知訊息的菉葭浜鄉紳透露給了寧有才。寧有才得知後大怒,釋出通緝令,派衙役緊急追捕九名耍段龍舞的村民。
這九個村民在離開村莊的時候,喝下了鄉親們送來的斷魂酒,早就抱了必死之心,不成功便成仁。
好在寧有才貪生怕死,雖然手下衙役都是當年從軍隊中挑選出來的高手,但他擔心有人會趁府中空虛來暗殺他,便只派了三十六名武藝一般的衙役前去追捕,而這三十六名衙役,又被分成九組,每四人一小組,戰鬥力也因此大大降低。沒過多久,有三組衙役抓到了三個耍段龍舞的村民,並從段龍中搜到了村民們上告寧有才的有力證據。
從菉葭浜走水路到應天府有五百多里地,過去了幾天才抓到三個村民,如果另外六個人抵達京師,後果將不堪設想。
寧有才深知朱元璋的脾氣,他越想越怕,便帶上所有金銀細軟,前往京師打通關係,還想順道將剩下的六個村民一網打盡,回菉葭浜後斬首示眾,殺雞儆猴。
在剩下的六個村民中,有一個村民名叫張小土,他從小被父母送到少林寺習武,長大後才回菉葭浜。因常年不在家,他對菉葭浜並沒有太深的感情,如今又因為喝了斷魂酒,要冒死進京告御狀,惹得他一肚子怨氣。才走到蘇州,就被姑蘇城的繁華吸引住不想走了。
這日,他到姑蘇城外的楓橋投宿,是因年幼時曾在少林寺讀過一首唐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到了客棧之後,張小土才發現自己玩了幾天,帶的盤纏不夠用了。沒辦法,他只好去楓橋街頭賣藝,順手將藏有段龍的行囊放在牆角,向路過的遊人表演起少林寺功夫,引來路人陣陣叫好。
就在張小土忙著收取路人給的賞金時,一個小偷盯上了他放在牆角鼓鼓的行囊,以為裡面有啥寶貝,偷了就跑。可巧的是,派來抓捕張小土的四個衙役,也乘船來到楓橋,正好上岸時碰上了正在開啟行囊檢視段龍的小偷。
四個衙役心想這可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啊!四人上前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小偷抓住了。小偷不明所以,連忙作揖求饒,因為衙役們穿的都是便服,小偷不知道他們是官府的人。而寧有才手下的衙役大部分是從北方帶來的兵士,聽不懂蘇州話,也沒跟小偷囉唆,掏出繩子就將小偷綁了。小偷一看這四人不跟他說話,還用繩子綁他,搶了他偷來的東西不說,還不講理,莫非這四人是東瀛來的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