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獅魂

[ 民間故事 ]

1、悶葫蘆

韓勁秋祖籍河北滄州,祖上為躲避洪災,帶著舞獅這門技藝遷往崑山周墅東明,傳至韓勁秋,已經整整八代。

韓勁秋不喜耕種,最愛耍槍弄棒,開辦了一個醒獅堂,靠著舞獅、走鏢、收徒教授武術等營生過活。韓勁秋所處的多事之秋,外有日本法西斯的覬覦,內有天災人禍,民不聊生。上月河南、山東一帶遭了水災,因此崑山城多了好些逃荒的饑民。一日,韓勁秋出門辦事,在城門口碰到一對母子。他們置身於一群破衣爛衫的饑民中間,雖看著落魄,但形容舉止自有一派嫻雅從容的氣度。過去詢問才知,這對母子來自山東鄒城,水災弄得田地譭棄,一家人便想著來崑山投奔親戚,哪知路遇賊人,所帶錢財被搶走,推搡過程中,兒子的爹誤墜懸崖,崑山的親戚五年前已搬走,不知所終。如此一來,這對母子算是走上了絕境。

得知韓勁秋是舞獅人,青年說什麼都要拜韓勁秋為師,並說自己小時候跟著爹孃逛廟會,那舞獅表演,騰挪閃轉,飛躍凌空,精彩絕倫,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爹爹把舞獅視為街巷末技,斷然不肯讓他學舞獅,因此就留下了這個遺憾。

“你叫什麼?”韓勁秋問道。

“姓孟名福祿。”青年響亮地回答。

韓勁秋上下打量了眼前弱不禁風的孟福祿,心裡只想笑:“看你出生書香門第,我倒可以推薦你去做家庭教師,賺些銀錢養活你老母親。至於舞獅,看著容易,學起來卻難,要想入我東明韓家醒獅堂,你的身子板可不行。”韓勁秋一口就拒絕了青年的請求。

“若當年爹爹讓我學舞獅,我絕對不是如今這副手無縛雞之力的模樣,也就不會眼睜睜看著爹爹命喪賊人之手。韓師傅,我是發自真心要學舞獅,不是一時心血來潮。這逃難的經歷,讓我明白沒有點兒功夫傍身,在這亂世無法存活。”

面對孟福祿熾熱的眼神,韓勁秋有些動容:“學藝不精,師傅蒙羞。我們韓家舞獅隊個個都是真功夫,你確定吃得了苦?”

“您給我半年時間,看我表現再決定是否收我為徒。”孟福祿的誠意終於打動了韓勁秋,他最終決定以三個月為期限,行的話就收孟福祿為徒,如若不行,給些盤纏讓他自行另謀出路。

韓家舞獅隊共有青、紅、白三色獅子,其中以青獅武功最強,紅獅其次,白獅個頭小,功力最弱。初來乍到的孟福祿連舞白獅子的資格都沒有,基本上做些灑掃除塵、鋪床疊被的活兒。就這樣不知不覺三個月馬上就過去了,孟福祿別說舞獅了,連獅子毛都沒有摸過呢。醒獅堂的徒弟們紛紛竊笑這個孟福祿可真是個十足的“悶葫蘆”,師傅不提傳授之事,他也不吭聲,不主動,如此這般,必然是要離開醒獅堂無疑了。

八月朔日,月華如水,韓勁秋率眾徒弟齊集醒獅堂,大家目光齊刷刷望向立於中心的瘦弱青年孟福祿。

“孟福祿,你五月來醒獅堂,如今已經八月,這三月你可學到了什麼?”韓勁秋坐在上首,大聲問道,他的頭頂高高懸掛著藍底金字“醒獅堂”的匾額。

“回師傅,我學到了很多。”孟福祿自信的話語引來一陣壓抑不住的鬨笑。眾徒弟尋思,這三個月,師傅早晚連句話都沒同他說上半句,他倒學了很多,這個“悶葫蘆”可真會說大話。

“哦,你說來看看,都學到什麼了?”韓勁秋感興趣地問。

“這三個月師傅雖然沒有親自教授我,但是給了我機會置身醒獅堂觀察感受舞獅。我學到了三點:一是學舞獅首先要打下牢固的武術功底,這是舞獅人的本;二是要學會團結協作,這是舞獅的人的根;三是要學會做人,做一個堂堂正正、智勇仁義的男子漢,這是舞獅人的魂。”

“好,好一個舞獅人的魂!”韓勁秋激動地站了起來,看著徒弟們語重心長道, “我平時總是提醒你們,學舞獅,先做人;不成人,斷然舞不出雄獅的精氣神。你們都 聽聽孟福祿說的,他來的時間短,領悟得卻最透徹。”

“這三個月堅定了我學舞獅的決心,舞獅絕對不是街巷末技。如今國難當頭,若我們人人都能喚醒心中的睡獅,像獅子一樣無所畏懼,何愁不能趕走鬼子?何愁不能揚 我國威?”

孟福祿的一席話,振聾發聵,更是讓韓勁秋欣慰不已。都說是得一知己乃天下幸事也,雖然收了這麼多徒弟,培養了無數的舞獅隊,可是真正熱愛舞獅,把舞獅當成一項高尚事業的能有幾人?大多數人也就是靠著表演技藝混口飯吃而已。這三個月,他對孟福祿不聞不問,一來有意磨鍊他的意志,二來也是看看他學舞獅的真心有幾分。果然這個孟福祿不負厚望,不光真心想學舞獅,而且是真正熱愛舞獅之人,看來韓家舞獅後繼有人了。

自此,青年孟福祿正式拜入韓勁秋門下,成為周墅東明韓家舞獅第九代傳人。韓勁秋年屆四十,夫人不善生養,膝下至今只有一女。對於孟福祿這個年輕後生,他很是另眼相看,教授舞獅也頗用心一些。

從獅子製作的取材選料、工藝流程再到舞獅的步伐、技巧等要領,每一個點韓勁秋都細細道來,並不知疲倦地為孟福祿演示講解。多少個日子,白日孟福祿在韓勁秋嚴厲的要求下,練著各種步法,夜晚頭頂月輪,孟福祿還在院中扎馬步、舉石鎖。寒來暑往,冬去春來,孟福祿從扮演插科打諢的跑龍套到舞白獅、紅獅,大家都說他的身架章法與韓勁秋很有幾分神似,孟福祿也躍躍 欲試,希望能在臺前亮相。

說起舞獅,每逢外出表演助興,無論多大的場面,韓勁秋都將機會讓給幾個比較得意的徒弟,自己只在一旁悉心指導。可對於每月一次的周墅城隍潭廟會上的群獅採青,韓勁秋都是親自上陣,特別是採青之後,口中吐出的彩頭,也要自己選擇,從不讓弟子插手。論影響力,城隍潭廟會採青哪比得上蘇州虎丘群獅爭霸大會呢?可偏偏蘇州虎丘群獅爭霸大會,韓勁秋嫌太遠,都不參加,全讓徒弟們代勞。徒弟們若是問起來,韓勁秋只是淡淡地回答,城隍潭廟會群獅採青只許成功,不能失敗,必須他親自上。師傅為何如此重視城隍潭廟會呢?這讓孟福祿有些奇怪。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第九顆“金星”
下一篇: 鬼母勸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