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荒佔草的時候,碾子溝裡先後搬來了幾戶人家,形成一個小小的村落。他們沒有農具,就刀耕火種;沒有房子,就搭地窨子。這都不算啥,唯獨在糧食收下來的時候,人們卻添了一股愁腸:還沒有碾子沒有磨呢!總不能帶皮吃吧?有的人被逼無奈,只得用石杵搗米,用鞋底搓,煮出來的飯呀,直扎嘴。
財主劉大晃見此情景,心裡暗暗歡喜。他家有一盤碾子,他開起了碾房,碾一斗米得交一升。儘管加工費高得驚人,鄉親們也忍痛去碾。就這樣,只一年的工夫,劉大晃就白白賺了兩倉糧食。
碾房的長工叫“站住”,他一邊推著碾子一邊想:早晚有一天要讓這些窮哥們兒使上自己的碾子,心裡暗罵劉大晃狠毒。這天,“站住”推著推著推不動了,坐在一邊抽著煙,想著心事。這時劉大晃搖搖晃晃地走了進來,他見“站住”坐在那裡,牛眼珠子一瞪:“你別偷懶,快乾!”上去一腳,踢在“站住”胸口處,“站住”頓時昏了過去。鄉親們聞訊趕來,七手八腳把“站住”抬了出去。這下可犯了眾怒,鄉親們約定好,誰也不到劉家碾米了。
“站住”爺爺老李頭看見鄉親們請醫的請醫,送藥的送藥,又把孫子給救了過來,感動得老淚橫流,他顫抖地向眾鄉親作了個揖:“別看我年過八十,耳聾眼花,可我早年當過石匠,我一定要給眾鄉親鑿一盤好碾子。”說罷領幾個小夥子上山選石料去了。
他們滿山地轉呀轉,九個山包都跑遍了,也沒挑上一塊像樣的石頭,全是風化石。李石匠失望地回到家中,悶悶不樂地抱起了石杵。
財主劉大晃聽到這信兒,假惺惺地提了兩包點心,來到“站住”家,陰陽怪氣地說:“上回是我失了手,打了‘站住,以後我再也不打長工了,希望大夥兒還用我的碾子吧。”鄉親們你瞅瞅我,我看看你,都咬住嘴唇不吭聲。“站住”掙扎著起身:“俺們就是帶皮吃,也不用你劉大爺的碾子啦!”
從此以後,劉大晃的碾房佈滿了蜘蛛網,再也掙不到昧心錢了。
轉眼來到了十五,銀亮亮的月光灑滿大地,“咚咚咚, ”,勞累了一天的人們坐在月光下,埋頭搗米。忽然好似一條金線折了一樣,一條火花劃破夜空。“站住”大喊了一聲:“星星!快看,星星!”話音還沒落,人們只覺大地一顫,“轟”的一聲巨響,一塊大石頭從天而降,砸在不遠的山坡上,砸進土裡半截子。鄉親們一擁而上,圍住了這塊大石頭,詳察細看。
“快看,這兒還有字哪。”李石匠驚叫起來,只見在平板石面上鐫刻著二八一十六個大字:“民間無碾,上蒼有靈,落此寶石,石碾可成。”
劉大晃聽到這樁怪事,也顧不得搖搖晃晃,三步並作兩步,分開眾人,兩手摟住石頭:“這是我家的!”好像撿了個金元寶。
“怎麼,山是你的,天上掉下一塊石頭也是你的?”大家七嘴八舌地嚷著。“落在我的地上,就是我的。”劉大晃耍開了無賴。
鄉親們哈哈大笑起來:“劉大爺你來看,這上面有字,你敢違背天意?”劉大晃伸長脖子一看,頓時像一瓢涼水澆下來,只見大石上仍是十六個字,不過意思變了:“施福民間,萬民所用,心懷叵測,五雷轟頂。”哎,這偈語還會變,大家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李石匠要鑿石碾了,這石頭真硬呀。鑿一下,一串火星;鑿兩下,兩條白溝。不知鑿禿了多少把鑿子,整整鑿了七七四十九天,到底鑿成了。一頭是十六個字的天偈,一頭是太陽和月亮。
真怪,偌大個碾子,少說也有千斤重,可是用起來,根本不用驢馬拉,也不用推,只要把糧食一放到碾盤上,就會有一陣陣微風徐徐刮來,碾子就輕輕地轉了起來。糠、皮被風兒吹掉,露出白刷刷、金燦燦的米粒。放進鍋裡煮上,香味便四下飄散。
人人都歡喜,可差點兒沒氣破劉大晃的肚皮。他不敢霸佔神碾,他怕五雷轟頂。有一天,他搖搖晃晃來到碾子房,“站住”在看碾穀子,啊?怎麼回事,碾子上全是金沙子,明明倒上去的是穀子嘛!莫不是眼花了?他揉了揉眼,抓起了一把又仔細看看,真是金沙呀,黃澄澄直耀眼。
“小’站住,這金沙給我一把吧?”
“哎?那可不行,我娘還等我回去煮飯呢。”
劉大晃嚥了一口唾沫,兩手搓了搓,眼睛都直了。
“哎,小‘站住啊,這麼著吧,我用一斗穀子換一把小米行不行?”“站住”點點頭,劉大晃跟頭把式回了家,叫長工扛來一布袋穀子倒在小“站住”的布袋裡,抓起了一把金沙又覺得不夠本,用兩手捧了一把,哎呀!這把金沙能買多少穀子呀!劉大晃樂蒙了頭,叫管家貼了告示:凡是在神碾碾的米,一把都可以和他換一斗米。很快地劉大晃開碾房賺下的兩倉糧食又回到鄉親們手中,劉大晃換回了半袋金沙、半袋銀沙。
劉大晃發財了,他興沖沖地背上金子和銀子來到街上,想要買下五間房、三套車馬和一塊地,待講好了價錢,他抓出一把金沙。咦,這哪是金沙,這不是黃土粒子嘛!劉大晃傻了眼,天在旋,地在轉。天哪,這是咋的啦!
劉大晃趔趔趄趄回到家,到碾盤上一看,這哪是什麼金子、銀子,全都是五穀雜糧麼?劉大晃一頭栽在炕上,一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