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行巢湖

[ 民間故事 ]

1、草包知縣

朱元璋剛在應天府稱帝,巢湖就出了件大事──有一幫惡人霸佔了姥山島,興風作浪。不僅強徵漁稅,還劫掠青年,欺凌老弱,可惡之行比起盜匪有過之而無不及。

百姓不甘受此欺辱,就央求本縣幾個大姓家族的族長出面,拜請巢縣時任知縣容某出兵剿匪。

起初,容知縣答應得倒也不錯,說要徹查此事,還百姓太平日子。可當族長們多次催促後,容知縣竟然顏色大變,將驚堂木拍得震天響,不講如何查處惡匪之法,反倒責罵族長們擾亂公堂。族長們無可奈何,只得悻悻地出了縣衙。

縣衙門口,鄉親們爭先恐後攔住了垂頭喪氣的眾位族長,不停地詢問:“怎麼樣?有結果了嗎?什麼時候出兵?”

“唉!別提了!”面對鄉親們的盤問,族長們只能長吁短嘆。

“不會吧!難道官府坐視不理?”湖畔許家莊的許小六急得跟個猴子一樣,三步兩步跳到了正要準備離開的族長們面前,“族長們,請留步。既然官府不管,我們再來想一想別的辦法啊!”

“還能有什麼辦法?”眾族長唉聲嘆氣地說道,“這段時間,我們往縣衙裡跑斷了腿,末了卻碰了一鼻子灰。廬州府那裡,我們也去了兩三趟,結果照樣不了了之。再怎麼辦?難不成要進京告御狀?”

“你們想錯了,為這點兒事犯不著遠走京城。我有這麼個想法,”許小六兩眼滴溜溜一轉,壓低聲音說,“有句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姥山島巴掌大一塊地方,能藏多少惡匪,我們巢縣有這麼多百姓,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不怕趕不走他們!”

族長們無計可施,只能點頭同意。當天,鄉親們就握刀執叉駕著漁船,在許小六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前往姥山島討說法。

誠如許小六所猜,島上的惡匪不過二百餘人。可是,惡匪雖然不多,卻不好對付。這些惡匪個個剽悍強壯,其中還不乏武藝高強之輩;並且,姥山島是開國大將俞廷玉以前屯兵之所,地勢險要,營寨高壘,易守難攻。因而,百姓們剛上島,還未擺好陣勢,就被打得七零八落,四散而逃。

解鈴還須繫鈴人,圍攻姥山島是許小六的主意,現在大家到了更加苦困的境地,第一個想到了他。許家莊的石牌坊下,許小六皺著眉頭思忖了好長時間,才攥著拳頭開了口:“光腳不怕穿鞋的。惡匪我們都碰了,還怕他容知縣?軟的不行,我們來硬的。既然沒了退路,就反他孃老子的,我們找昏官理論去,大不了關號子,吃牢頭飯也比餓肚皮強。”

鄉親們一琢磨,許小六說得不無道理。於是,人們口口相傳,約定六月初五那天齊聚縣衙門口。

到了約定之日,鄉親們早早聚到縣衙前的大街上,專等許小六來後商議怎麼逼迫容知縣。不承想,許小六未到,卻有一個瘦老頭等得不耐煩了,率先敲響了鳴冤鼓,帶大家闖入縣衙。

見到這個情形,容知縣當場軟了下來,往日的威風一掃而盡,他顫顫巍巍地說:“不是本官不體察民情,是本官也有難言之苦啊!你們可知道島上的頭頭是誰?是俞四爺!”

“我們不管他是‘魚四爺,還是’蝦五奶奶,我們就知道他是欺壓百姓的惡人。”人群裡嚷嚷起來。

“你們先聽我說完。”容知縣整了整衣冠,“龍虎上將軍、河間郡公俞廷玉,你們大家應該知道吧?俞四爺就是他的四公子,他看島護湖可是奉了俞將軍之令的……”

“胡說!”這時,剛才擊鼓的瘦老頭擠到了容知縣身邊,“俞公只有三個兒子,長子虢國公俞通海已為國捐軀,次子南安侯俞通源、季子驃騎將軍俞通淵均在外帶兵打仗,哪來第四子?再說,當年俞家父子兵屯姥山島,與百姓秋毫無犯,現在官拜公侯,又豈會做出如此惹人唾罵的勾當?”

瘦老頭話語鏗鏘,聲音似洪鐘般響亮,人們頓時安靜了下來。

“你怎麼會知道俞家的底細?寧信其有不信其無!俞家那麼大的勢力,哪裡是我一個小小的知縣惹得起的?別的事好說,出兵姥山島,休提!”

瘦老頭與容知縣你一言我一語爭論起來,任憑瘦老頭磨破了嘴皮子,糾纏了好久,容知縣再也不肯做一點讓步。

直到有百姓喊出“不出兵就砸了縣衙”時,容知縣才漸漸發覺了事情的嚴重:兔子急了還咬人呢,老百姓是豁出去了,這麼多人,一人一手指頭也能把自己戳死!

縣衙前的大街上,人聚得越來越多,場面嘈雜像要暴動。容知縣的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涔涔直冒,可他還是拿不定主意,到底該不該出兵?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傳家寶(傳奇)
下一篇: 身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