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壺獻寶

[ 民間故事 ]

從前,李家莊有一個李員外,家有萬貫財產,可嘆只生了一個不爭氣的兒子,叫李明,人送外號“李茶壺”。

李茶壺從小就和詩書沒有緣分,李員外請了多少教書先生也沒教成,茶壺就是不學。不學幹什麼呢?他偏偏有一個特別的嗜好──專愛喝茶,每天從早到晚挑著樣兒地喝,也就因此得名。李員外拿他也沒辦法,由於喝茶成癮,後來在家喝感覺不過癮,就到本莊張二茶館去喝,風雨不誤。這樣一直到茶壺十九歲時,李員外和他妻子先後去世了。由於茶壺不會料理家務,支撐不了門戶,整天只知喝茶,家裡收支從不過問,只三年光景,李員外積攢下的萬貫家財被家人一掃而空。

一天,茶壺把僅有的一領蘆蓆捲起來夾著晃晃悠悠地來到張二茶館,小聲招呼張二掌櫃的,叫他出來說幾句話。張二掌櫃的出來一看茶壺這個架勢也感到很可憐,因為他知道,茶壺這些年在他的茶館裡喝茶錢就花得無數了,如今到了這步天地,他能不同情嗎?便走出來說了聲:“李公子,您來了。”呆了半天的茶壺從牙縫裡擠出句話:“掌櫃的,我這領蘆蓆你能換給我一杯茶喝嗎?”掌櫃的一聽忙說:“行啊!”茶壺又補充了一句說:“這可是我最後一次喝茶了。你得給我沏點好茶,哪怕少點也行!”掌櫃的說:“行,行!請進,請進!”茶壺到屋後,也不抬頭,徑直來到他往日的包桌前坐下了。掌櫃的急忙來到後屋,把夥計劉四叫到跟前小聲說:“劉四,你看見沒有,李公子來了,他說今天是他最後一次喝茶了。唉!李公子這些年也沒少添貨我們,今天你把咱那點兒最好的茶葉拿出來,給他沏上,但要做點手腳,看他喝了這麼多年茶,到底能喝個什麼水平。”劉四說:“咋做手腳?”掌櫃的說:“你把熟米淘七七四十九遍,就用那第四十九遍的水把好茶沏上給他。”劉四是個手腳麻利的人,不一會兒工夫茶沏好了,掌櫃的親自把茶送到茶壺跟前,客氣地說了聲:“李公子請──”然後自己也端了一杯茶坐在李公子身旁觀看他的動靜。茶壺立起身來雙手接過後,坐下來慢慢地往茶盅裡倒了一杯,只見他端起杯後不是一飲而盡,而是用嘴呷了一口。之後,掌櫃的發現茶壺皺了皺眉頭,緊接著掌櫃的就問了一句:“李公子,這茶怎麼樣?”茶壺打了個唉聲說:“茶是好茶,只是有點熟米之味呀。”掌櫃的聽了,驚歎不已,嘴裡連說:“高,高,公子品茶功夫果然不淺。”掌櫃的轉過身來喊道:“劉四,再重新給李公子沏壺好茶來。”這時掌櫃的心為之一動,心想:此人已無安身之地,我何不用他為我這麼這麼的……然後對茶壺笑著說道:“李公子既識好茶,你若不嫌棄我這茶館,就幫我做做購茶差事吧。好茶隨你喝,工錢不少給,你看怎麼樣?”茶壺一聽,心想天下還有這好差事落到我頭上?忙說:“掌櫃的如看我相當,我不要工錢,只圖天天喝茶幫你做事好了。”掌櫃的說:“好說,好說!你何時到我這來?”茶壺說:“我現在……我現在不是來了嗎!”

茶壺上任第二天,掌櫃的把買一船茶的錢交給了他,說:“你別看咱這茶館不大,可每年都要用一船茶。家裡還有兩個月的用茶,請你早去早回。”茶壺說:“掌櫃的你放心好了,我回來保你滿意。”之後,茶壺收拾了一下簡單行裝,登船出發了。

單說茶壺日夜兼程曉行夜宿,跑遍了江南幾個茶莊,但無中意的。這一天茶壺掐指一算,從家出來已經半年有餘,貨沒買到,這可怎麼辦?但又一想,既然出來了,我非買到好茶來彌補我拖延買茶時間的不是,讓掌櫃的高興。這一天,茶壺足足跑了幾十里路,天到掌燈時分,他才來到一座古城投宿住店。說來也巧,住的“客旺”店裡碰到了一老者和他同榻,夜間二人嘮得非常投機,老者聽了茶壺買茶經過後,深受感動,最後老者說:“我有點茶,但不知客官中意否?”說著從一個小口袋裡拿出幾粒茶葉,店小二送來一壺開水。說來也怪,水剛一沏到壺裡,頓時滿屋清香沁人肺腑。茶壺還沒品過這樣的好茶,不一會兒,老者給茶壺斟了一杯,茶壺接杯剛要喝,就看杯裡出現一個俊俏茶女,一邊採茶,一邊向飲茶人微笑。茶壺忍不住呷了一口,呀,骨軟筋麻、渾身輕飄像成仙得道一般……茶壺別提多高興了,轉身給老者深深作了個揖,說道:“請老伯恩典,賣給我點吧!”老者敬他買茶心誠,仰他品茶技藝精深,說道:“年輕人,這茶我可以賣給你一些,但你可要珍惜用之,此茶皇宮都視他為寶。可惜呀,此茶已斷根了。”茶壺聽了這話心裡有些不解,忙問老伯:“此茶出在何地?為啥斷根了呢?”老伯說:“此茶出在雲南一深山老林之中。十年前,我和你一樣也是給茶館掌櫃的採購茶葉,只因我胃口高,跑遍江南也沒買到我中意的茶,最後我決心進深山,自己採茶,可是跑遍大小山川,也沒找到。最後來到雲南的一座深山老林之中。在我沒到茶地跟前時,就聞到了像剛才沏茶時散發出來的那股清香,我順著香氣找下去,在一個山坡上找到了。可惜呀,茶地太小了,十幾棵茶樹分佈在一間房子大小的土地上。從那以後,我就在那兒住下來了,一年四季採、栽、種。一晃三年,好不容易把茶地擴大有三間房子大小,忽然有一天,也不知從哪兒來了十多個光著腳的野人,他們穿的衣服沒有領,說話也聽不懂,每人都拿著鎬頭,到茶地就把這一片茶樹硬是連根刨走了。多虧我三年裡每年都採一點,才積攢了這小半口袋茶。回來後,正趕上家鄉鬧荒年,茶館因我買茶未回來不到二年就倒閉了。掌櫃的也到外地逃荒去了,看到這情景我總覺得對不起掌櫃的,我就決心找掌櫃的。結果到現在找了五年也沒找到。現在我已經老了,將來要離開人世,很可能今生今世找不到我的掌櫃的了。”老者說完潸然淚下,最後老者把小半袋茶分給了茶壺一半,並說:“此茶不宜多用,這些足夠你的掌櫃開茶館用十年了。”就這樣茶壺千恩萬謝辭別了老者,踏上了回家的征程。回到了茶館,掌櫃的見茶壺回來,雖心有不悅,但畢竟是回來了,沒把錢拐走,忙問:“茶船在哪?”茶壺說:“沒有茶船。”隨手拿出茶袋說:“茶在這裡。”掌櫃一看,差點兒氣暈過去。半天,氣哼哼地說:“出去一年,買回這點茶,虧你還有臉回來見我!”茶壺忙解釋說:“掌櫃的,這是好茶,能抵住你一船茶呀!”掌櫃的正在氣頭上,根本就沒把這麼點茶放在眼裡,又氣著說:“這一年來我的買賣要黃鋪了,好茶留著你自己用吧!”茶壺一聽,這是趕自己走哇!最後含著眼淚說:“張掌櫃的,都是我不好,耽誤了你的生意,以後有用我之處,我還要效犬馬之勞。”“那好吧,你等著吧。”掌櫃的又不冷不熱地說了一句。

茶壺離開茶館,總感到自己對不住張掌櫃的,只恨沒有機會報答。說來也巧,這一年偏巧趕上皇上出榜廣徵民間寶物,獻寶者論價封賞。茶壺聽到這一訊息,急忙來到張二茶館勸張掌櫃的進京獻寶。掌櫃的一聽以為茶壺是來取笑他,很生氣,說:“我有什麼寶?”茶壺沒生氣,笑著拿出一小袋茶說:“寶在這裡。”掌櫃的不知是怎麼回事,接著茶壺就把當年買茶經過跟掌櫃的說了一遍,最後還說,“這茶是您的,您應該去。”掌櫃的聽後半信半疑。茶壺又當場讓掌櫃的品了茶。第二天茶壺很早就來到茶館幫助掌櫃的打點行裝。

主僕二人曉行夜宿,來至京城。京城熱鬧非凡,人山人海,二人找個僻靜之處,安下身來,一夜無話。第二天,天剛放亮,二人便起身吃過便飯,直奔宮門,掛號獻寶。不多時皇門官傳下話來:“天子召見獻茶之人。”皇門官把張掌櫃帶到金鑾殿,天子品茶完畢龍顏大悅,即刻封賞張掌櫃為茶務大臣,黃金千兩,綢緞各千匹。張掌櫃謝恩之後,又向皇帝請假一個月誇官、省親、搬家。皇帝准假。張掌櫃換了官服,坐著八抬大轎和茶壺一起登上歸程。從這以後,張掌櫃把茶壺當自己親兄弟看待。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