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粉絲湯

[ 民間故事 ]

旻寧在沒有當皇帝的時候,曾經在京城前門大街一個叫“粉湯劉”的小攤上吃了一碗粉絲湯。雖然他從小在宮裡錦衣玉食,但是從沒有嘗過這樣鮮美的粉絲湯,於是乎,就吃得津津有味、點滴不剩,差一點兒就連碗筷也給吃了下去!

攤主“粉湯劉”盯了旻寧半晌,才一本正經地說:“我觀公子的穿戴舉止,就知道您將來一定是大富大貴、福祿無邊之人!”

旻寧大吃一驚,急問攤主:“何以見得?”

“粉湯劉”坐下來與旻寧嘮嗑兒,他告訴旻寧說,其實人生在世,每個人終其一生所能夠享用的衣祿、食祿,是各有定數的,祿盡則完事兒!看公子的衣著打扮、舉止風度,不似平民,顯然出身名門望族。生於富貴之家,必然衣食無憂──衣食無憂之人,尚且如此珍惜自己的食祿,將來必定會福祿綿綿、貴不可言!

對於“粉湯劉”的一番有關“衣祿食祿”的見解,旻寧只是覺得新鮮有趣兒,其實並沒有太在意。唯有那一碗鮮美可口的粉絲湯,卻讓他感到回味無窮、口有餘香。

後來,旻寧由皇子變成了道光皇帝,吃遍了御膳房的山珍海味,總覺得比不上那碗鮮美的粉絲湯。這一天,他心血來潮,便親自開列了菜譜,吩咐御膳房照著菜譜上的食材,也做出一碗粉絲湯來。

菜譜上的食材並不複雜,無非是羊肉、粉絲、調料、青菜之類,普普通通,簡單易行。御膳房裡有最頂尖的大腕廚師、最完備的廚房設施、最豐富的食材調料,動手做一碗羊肉燉粉絲,還不是小菜一碟?可是,道光皇帝左等右等,兩天過去了,就是不見粉絲湯端上來,他感到非常納悶兒。

道光皇帝沒有等來粉絲湯,卻等來了內務府總管楊鍾祥。楊總管恭恭敬敬地向道光皇帝奏明,要想喝到粉絲湯,首先得請皇上調撥銀子七萬五千兩!

沒有吃到粉絲湯的皇帝,首先吃了一驚:不就是一碗普普通通的粉絲湯嘛,怎麼就值銀子七萬多兩?難道這粉絲湯是金絲銀片做成的,即使是金絲銀片所做,也不值這麼多的銀子啊!道光皇帝怒道:“狗奴才,有你們這樣宰人的嗎?”

看到皇上發怒,楊鍾祥又急忙跪下,誠惶誠恐地告訴道光皇帝,接到皇上做粉絲湯的菜譜後,自己馬上就召集內務府轄下七司三院的頭頭腦腦們會商,制定出了詳盡的落實方案。方案制定以後,又會同廣儲司、掌儀司、營造司、會計司、慶豐司的首腦郎中們,在一起熬了整整一天一夜,共同擬出了做粉絲湯所需銀子的預算摺子。道光皇帝接過摺子開啟一看,頓時傻眼了!

這道摺子上說,依據大清內務府運作的律例條款,皇上的御膳,必須嚴格按照大清有關規定進行操作,絲毫不能有一丁點兒馬虎。御膳房要做出皇上專用的粉絲湯,得先蓋一間專用廚房,這需要一大筆銀錢;還得另聘有資質的專職大廚,又要一筆銀錢;再加上添僱一幫打下手的,端盤送菜的,也需要錢。一筆筆算下來,共需經費六萬兩銀子。另外,常年做粉絲湯的費用尚再須一萬五千兩,林林總總加起來就是七萬五千兩,而且一兩也不多,一兩也不少。

道光皇帝看罷摺子,頓時雷霆大怒:“朕不過是想喝一碗粉絲湯而已,你們竟然編排出這麼大一堆事情來。如果朕要在御花園搭一個茅草菴,你們還不折騰出一座金鑾殿?”

楊鍾祥本是嘉慶十三年進士,在官場滾打摸爬許多年,在內務府又待了好多年,更是長袖善舞、左右逢源。他胸有成竹地對道光說:“陛下您有所不知,微臣自從嘉慶年間就開始侍奉先皇,循規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如今侍奉皇上,更應該恪盡職守,豈敢有半點兒差池?臣殫精竭慮,實在是為皇上的安危著想,亦步亦趨地按祖制律例辦事,祈皇上明察!”

聽了楊鍾祥的一番託詞,特別是他又拿“祖制”說事兒,道光皇帝只得長嘆一聲:“罷了罷了,既然如此,朕不讓你們做粉絲湯了!你可派人到前門外‘粉湯劉那裡去,為朕購得一碗粉絲湯便罷了。──朕記得那裡的粉絲湯也不貴,也就是四十文錢一碗吧。”楊鍾祥聽了皇上的吩咐,滿口答應,諾諾而退。

然而奇怪的是,幾天過去了,道光皇帝還是沒有吃到自己想要的粉絲湯。道光無奈,只好派人去找來了楊鍾祥。楊鍾祥又跪下奏道:“奴才失職、奴才有罪!──前門外的’粉湯劉不知何時搬走了,搬得無影無蹤,奴才實在有負聖恩,望陛下恕罪!”

看著楊鍾祥可憐巴巴的樣子,道光皇帝長嘆一聲:“唉,朕貴為天子,想吃一碗粉絲湯就這麼難,可嘆也!下去吧,都是一群沒用的東西!”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尋兄迷局
下一篇: 給皇帝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