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燈

[ 民間故事 ]

民國年間,河北屯留鎮的夏氏宮燈名氣很大,許多豪門大戶的宅第都以能掛上夏氏宮燈為榮。在清朝燈具的,因為用料講究、工藝繁巧,所以純手工製作的夏氏宮燈,不能大批次生產。

夏氏宮燈的工藝傳承人夏無思是個20歲出頭的年輕人,他製作出的宮燈十分精巧,其中尤以走馬燈最為精美絕倫,只是他為人不善言談、不喜交際。

夏氏宮燈製作坊的老掌櫃死後,夏無思責無旁貸地接管了作坊。由於夏無思做人過於低調,往往連正常的商業洽談都不參加,甚至一連幾個月都不巡視自家作坊。作坊裡的幾十號工人,上至賬房先生,下到打雜的,看少掌櫃只管自己制燈籠,不管日常經營,樂得曠工早退、營私舞弊,把作坊裡的好東西偷摸回家裡。不多長時間,作坊的經營就顯出了衰敗的景象。

那年,太行山上的大土匪老北風過五十壽誕,指名要一千盞夏氏宮燈。夏無思接了訂單後,一檢查作坊裡的備料,頓時傻眼了,父親生前囤積的紫檀、楠木、黃花梨等上佳木材,眼下連點兒下腳料都沒有了,只有他個人的工作室裡有些存貨。要知道夏氏宮燈之所以享有美譽,有一半是材質貴重的原因。屯留鎮在太行山下,山上的老北風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退單一定會惹怒他,說不定還會招來殺身大禍。

夏無思一籌莫展地想來想去,最後想到了一個人——尹雪豹。尹雪豹不是一個商人,說準確點兒,尹雪豹是屯留鎮的一個豪強地主,但不是惡霸。尹雪豹的爺爺是清末光緒朝的武狀元,在屯留鎮廣置田產。尹雪豹不僅繼承了祖產,還繼承了祖父剽悍的武風和俠義精神,是屯留鎮上的一杆正義之旗。

夏無思找到尹雪豹,說想借一千塊大洋買材料。尹雪豹聽後,說:“一千塊大洋不是個小數目,整個屯留鎮都知道夏老弟不善經營,我擔心借出去的錢會打了水漂。”

夏無思紅著臉,說:“訂單已接,交了工後,就能錢貨兩清,我接了錢就連本帶利還你。”

尹雪豹問道:“你拿什麼抵押?”

夏無思說:“夏氏宮燈製作坊。”

尹雪豹說:“我對你的作坊不感興趣,再說你那作坊裡還有什麼值錢的東西?”

夏無思聞言,氣得轉身便要離開。

尹雪豹突然笑了:“慢著,你只要答應我一件事,我就把一千塊大洋白送你。”

夏無思站住,疑惑地看著尹雪豹。

尹雪豹說:“給我製作一盞夏氏走馬燈。”

夏無思沒想到尹雪豹的要求如此簡單:“我會為你做出最有夏氏風格的走馬燈,另外,事成之後,我會將一千塊大洋不少分毫地奉還。”

夏無思從尹雪豹那兒拿到一千塊大洋後,購料進貨,督促工人忙忙碌碌趕製一千盞壽燈。夜以繼日地工作了十天後,一千盞製作精良的宮燈終於全部做了出來。夏無思長出一口氣,準備第二天把一千盞燈籠交工。不知是人為還是天意,夜裡,存放宮燈的庫房,突然起火,而且越燒越大。左鄰右舍紛紛起來幫夏家滅火,防止火勢蔓延,半個屯留鎮都被驚擾了。尹雪豹家離夏氏宮燈製作坊不遠,也帶了人來滅火。

等大火被撲滅,一千盞宮燈全被燒燬了。夏無思呆呆地看著宮燈殘骸,說不出一句話,只覺胸中氣血撼蕩,身子搖搖欲墜。突然,一隻大手牢牢託扶住他的臂肘:“夏老弟,火燒去的只是身外物,慶幸的是人沒事啊!”說這話的正是尹雪豹。

夏無思把目光從宮燈的殘骸上移開,轉盯住尹雪豹,只是盯著,仍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尹雪豹嘆口氣:“老北風那兒,我去給你擺平,一千塊大洋,我說過白送,你只要得閒給我做一盞走馬燈,我就歡喜不盡了。”

夏氏走馬燈是夏家的招牌燈籠,製作工藝秘而不宣,只有夏無思掌握著這門絕技。走馬燈由雕刻精緻的黃花梨木做支架,再由薄透如蟬翅的大魚鰾蒙箍,兩層十六面。每一個屏面上繪有一匹昂首賓士的駿馬,外層燈罩上的八匹馬馬頭向左,裡層燈罩上的八匹馬馬頭向右。點上蠟燭後,裡層屏面受熱右轉,外層屏面則向左轉,看上去兩隊駿馬由裡向外奔出,絡繹不絕、聲勢浩大,彷彿有千萬匹之多。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夾餃傳功
下一篇: 亂世紅顏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