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雲寺裡感恩碑

[ 民間故事 ]

千年古剎大雲寺內大雄寶殿前的西側,有一塊與眾不同的石碑,上面刻著四個大字:知恩報恩。

這裡面有一個動人曲折的故事呢。

話說元朝至正十九年(1359),風雲突變,因為盤踞江浙一帶多年的起義軍張士誠忽然投降元朝了。投降,光玩嘴是不行的,必須得交“投名狀”,即要將元朝皇帝最為痛恨的人的人頭獻給朝廷。但是,張士誠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投降的,他決不甘心做元朝的臣子。所以,他也不願意將自己的心腹干將當成禮物獻出。自己的心腹以後還要為自己稱王稱帝賣命呢。那找什麼替身呢?他思來想去,決定將嘉善的首富劉起名當作“叛賊”獻給朝廷。想到這兒,張士誠不禁狂笑不已,為自己一箭三雕的計謀暗暗得意。這第一,劉起名富可敵國,把他殺了,就能把他家的財產統統歸到我張士誠的名下,為我所用。第二,劉起名的三房姨太太,個個如花似玉,嬌豔十分,要是歸了我,那,哈哈哈,豈不美哉樂哉!第三,為了不讓這劉起名日後報復,必須要將他滅門,殺他個雞犬不留,這樣,更顯得我對元朝忠心耿耿,以利我日後發展。想到此,張士誠樂得合不攏嘴了。

說幹就幹。張士誠立即備馬去劉起名的府上拜訪。

劉起名與張士誠十分熟悉,這些年,劉起名可是沒少資助張士誠,否則,張士誠怎能有今天的一番事業。二人喝茶閒談之間,劉起名問:“大帥,老朽聽了一些風言風語,不知真假——”

張士誠將茶杯一墩,大笑著說:“怎麼,你也聽到了風聲?哈哈哈,此訊息不假!我張某人與朱元璋那廝糾纏不清,這些年,耗費了我多少精力兵力。俗話說:大丈夫能屈能伸。我何不借助元朝之力,將這廝滅了,以解我心頭之恨。”

劉起名聽了,心頭一震,勸道:“大帥萬萬不可!想當今朝廷乃是我中華民族之異邦,卻欺壓我泱泱大漢八十年,羞辱啊。”

張士誠不願再聽劉起名的叨嘮,打斷他,說:“本王心意已定。今日來,就是與你商量一件事。刀兵一起,誰也不認。為了恩公一家的安全,請恩公三天後全家遷往杭州一帶躲避躲避。”

“這是為何?”

“哎,我要在這嘉善一帶,引誘朱元璋前來,然後與元兵一同將其消滅乾淨。這叫什麼?借刀殺人啊。”

劉起名抬眼一看,不由寒意頓生。為何?他只見這張士誠雙眼露出兇光。

送走了張士誠,劉起名立即帶著大管家劉清打轎啟程去了大雲寺。這又是為何?蓋因劉起名是大雲寺的大施主,也是佛門居士。他與大雲寺的住持了空大師相交甚深,每每遇到疑難之事,便會找了空大師請教。

了空大師一見劉起名,就不由皺起眉來,眯眼細細地看著他,然後搖搖頭,嘆息道:“施主印堂發暗,主兇。看來近日恐有血光之災呀。”

劉起名於是將今日張士誠前來一事說了。了空點點頭,說:“是了。正應了此事。敢問施主欲如何處置?”

劉起名道:“劉某正不知所以然,故冒昧前來求教。”

了空掐指一算,道:“施主萬萬不可前往杭州。那是你全家的黃泉之路。”

“啊!”劉起名不禁驚愕地打起顫抖:“難道他張士誠對我起了殺心?”

“然也!”

“可是,我對他張士誠不薄呀。他這些年從我手中拿走了多少銀子呀。”

了空一笑,道:“他起兵反元的目的是什麼?無非是想取而代之罷了。施主糊塗呀。”

“這便如何是好?”

“阿彌陀佛!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但是,施主要破費些錢財了。”

“大師儘管開口。”

“不是我要你什麼香火錢,而是你要捨棄一些家財。明天快快將你全家老小搬到寒寺來!”

劉起名搖搖頭:“搬到大雲寺?貴寺就能保佑我一家平安?”

了空道:“佛門淨土,歷來不為兵家侵擾。量他張士誠也不會知曉你到我這寺廟來躲藏。”

“可是,我全家一百多口人,男男女女,如何能全部進入這佛門淨土?”

“唉,都什麼時候了,還需要墨守成規嗎?想當年,唐太宗李世民不是還特許少林寺的武僧開戒吃肉嗎?一切都是為了當前大事。再說了,我這大雲寺,偌多殿堂,還容不下你一百多人嗎?”

劉起名聽了,半晌無聲,左思右想,也只能這樣。火燒眉毛,事不宜遲。這劉起名回到家中,立即將一家老小召集到身邊,說了短短一天發生的事。大夥一聽,立時亂了,哭的哭,嚎的嚎。劉起名火了,大吼一聲:“嚎什麼喪?願意跟我走的,立即收拾收拾,該扔的扔,該舍的舍。不願意的,聽天由命吧!”

事情到了這份上,誰能說什麼。於是第二日天矇矇亮,劉起名一家老小就分成幾撥,三三兩兩的往大雲寺而去。

張士誠此時,正悠閒地埋伏在從嘉善前往杭州的半路上,等著劉起名自投羅網。他胸有成竹,算計好了劉起名會乖乖地聽從自己的擺佈,將全家遷入杭州。到那時,自己在半路劫殺,神不知,鬼不覺,一百多顆人頭就紛紛收入囊中,足夠獻給朝廷的了。還有那金銀珠寶美女佳人,唉呀呀,我張士誠真真是要做個大大的美夢呀。可是,突然手下來報,說劉起名全家都跑到大雲寺裡了。

張士誠不信,可密報之人信誓旦旦。張士誠立即派兵去劉起名的府上探尋。到那兒一看,大門緊閉,院內空空如也。

張士誠得到回報,火冒三丈。他怒從心頭起,惡從膽邊生。馬上調轉大軍,殺回大雲。第二天中午時分,張士誠的大軍將大雲寺團團圍住,兵士們齊聲高喊:“交出叛賊劉起名!交出叛賊劉起名!”

了空大師步出山門,對張士誠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不知大帥為何兵臨寒寺。”

張士誠冷冷一笑,說:“你一個和尚,竟也與本王作對,私藏朝廷要犯。今日,你若識時務,交出劉起名便罷。如不識抬舉,則不要怪我張某人冒犯了。”

了空一側身,對張士誠說:“大帥請!”

張士誠一揮手,便帶著士兵衝入大雲寺。此時,寺內的一百多個和尚都集中在大雄寶殿,雙手合十,口中唸唸有詞。

了空正要開口,突然他發現了一個熟悉的人。誰?就是劉府的大管家劉清。這劉清此時緊緊跟隨在張士誠身邊,賊眉鼠眼地盯著站立在面前的和尚們。了空一下子就大汗淋漓。張士誠見了,問:“咦,大師何以嚇得出汗?”

了空喃喃道:“寒寺何時見過如此大軍?嚇殺我也。”

“哼,怕是你心中有鬼吧!”

就在此時,只見那劉清如同撞見了鬼,驚愕地張大了嘴巴,發出“啊啊啊”的聲音。張士誠見狀,一愣,急急地問:“怎麼了?”

那劉清伸出右手,向前指著。喉嚨急劇地滑動,想說什麼,可是越急越說不出。就這時,突然,“嗖”地一聲,一枝飛鏢從佛像的後面飛出,不偏不倚地射中了劉清的額頭,那劉清只“噢”了一聲,便倒地沒了聲息。

張士誠一把薅住了空,問:“寺廟之內,哪裡來的暗箭?”

了空雙手合十:“阿彌陀佛!本寺自北宋幹德二年建寺以來,一直有個傳說,即如果誰在佛祖面前不敬,則佛祖就會顯靈,立即斃殺,以懲後人。”

“胡說八道!”

了空急急掩住張士誠的嘴,說:“阿彌陀佛!佛祖面前,不可誑言!罪過罪過!”

說罷,了空俯身,從劉清額頭上拔下那枝箭,遞到張士誠手上,說:“大帥請看!”

張士誠掃了一眼,愣了。因為那箭桿上清清楚楚地有一行小字“大宋朝幹德二年”。

張士誠將信將疑,他命令手下對蓮花座上的佛祖進行了搜尋,可是,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張士誠還想進行仔細的搜查,可是手下副將對他耳語:“佛門之地,還是謹慎為上。”

張士誠看了看上面的一尊尊佛像,一個個雖然慈眉善目,可彷彿冥冥之中隱藏著天機。他不由感到一陣心悸,於是揮揮手,下令撤兵了。

但張士誠仍不甘心,臨撤之前,又讓士兵對各個殿堂進行了粗粗的搜查,他想找到劉起名藏在這裡的金銀珠寶。可是,什麼也沒有搜到。

各位看官要問,這劉清看到了什麼?原來,他看到大雲寺裡的那些和尚,雖然個個穿著僧衣,雙手合十,低頭唸經,可是卻都是劉起名府上的人裝扮的,也就是說,劉起名的家人假扮和尚,以欺騙張士誠。他被嚇傻了,一時發不出聲音。就在他剛剛要說出真相時,被暗箭殺死了。那這枝箭又是怎麼回事?原來,了空斷定劉起名府上出了內奸,到時會惹來大麻煩。所以,他就讓寺裡的武僧藏在佛像後面,伺機而動。至於那箭,也是早就有所準備的,所以上面刻有大宋字樣。

那,劉起名帶出來的金銀珠寶呢,早在昨天就被了空悄悄地藏在大雄寶殿前的一個秘密洞穴裡了。

了空一直將張士誠送出山門。突然,張士誠對了空冷冷地說:“老和尚,你行呀!竟敢與本王對抗。”說罷,抽出寶劍,一揮,活活地將了空的左胳膊生生地砍了下來。了空慘叫一聲,昏倒在地。

從那以後,了空和尚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劉起名每每自責。可是了空卻十分淡然,說:“這都是貧僧前世的罪愆。”

劉起名一家隱姓埋名在大雲寺及附近的農家一直待了七八年,直到張士誠被朱元璋俘虜,自縊身亡後,才敢回到自己破敗的家中。

劉起名念念不忘了空大師仗義搭救之恩,在明朝建國,天下太平後,出錢刻了一塊石碑,上書“知恩報恩”四個大字,立在了大雄寶殿的西側。立碑那天,了空大師用嘴朝石碑下面呶了呶,輕聲問:“那些東西——”

劉起名淡淡一笑,說:“身外之物,還是留給後世有緣人吧!”

那馱碑的石龜下面有什麼秘密?留待後人解開吧!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無影炸彈
下一篇: 屠夫宰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