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娘遭搶
清朝,說這金雞是太上老君飼養的,吃金丹長大,從天宮飛到凡間。因此這金雞有靈,可保舒城這地方人傑地靈。這些年來,舒城地方富饒,人才輩出,人們都說全是因為金雞庇佑。因此,金雞墩猶如神壇,人們對金雞頂禮膜拜,視為神物。
在金雞墩下住著一戶孫姓人家,孫家有個年輕後生,名叫孫大吉。孫大吉的父母就他這麼一個孩子,從小讓他讀書識字,剛過弱冠之年,就考取了秀才。此時有人登門說媒,要將一個胡姓人家的閨女嫁與他為妻。胡家在城裡做豆腐為業,胡家妻子素有“豆腐西施”之稱,她的閨女胡佳佳更是花容月貌,遠近聞名。孫家好不歡喜,只等著娶過胡佳佳,便一心讀書,將來求取更大的功名。
良辰吉日到了,孫大吉披紅戴綠,騎著高頭大馬去迎親,向岳父岳母叩頭後,迎娶新娘返家。一路嗩吶高奏,鼓樂喧天,吹吹打打,好不熱鬧,只盼著將喜轎抬到洞房,拜堂成親。
這一路要經過豬頭尖。豬頭尖上嘯聚了一夥強人,號稱有百十號人,為首的外號黑虎,黑虎手下有一個“軍師”,是個落魄秀才,外號黑豹,詭計多端。縣衙林知縣派官兵連年攻打豬頭尖,向周邊百姓,尤其是富戶人家攤餉派捐,但每次攻打豬頭尖,雖然聲勢浩大,卻總是被這夥強人輕鬆擊退,損兵折將,無功而返。
孫大吉知這一路兇險,本來想繞道而行,可媒婆說繞道而行,需枉走許多路程,恐耽誤了拜堂的時辰。何況盜亦有道,天下強人素來標榜五不搶、五不奪。這五不搶即喜車喪車不搶;僧侶、道人、尼姑不搶;鰥寡孤獨不搶;擺渡的不搶;揹包行醫的不搶。這五不奪即娶姑娘送媳婦的不奪;送葬起墳的不奪;和尚道士不奪;妓女不奪;醫生不奪。豬頭尖這夥強盜,雖然臭名昭著,但諒不會對迎親隊伍過不去。
孫大吉想想媒婆說得對,便揮揮手讓隊伍趕路。這豬頭尖,形如豬頭,高聳入雲,十分險惡,抬頭往上看,不覺膽寒,加上山風呼嘯,樹林搖擺,令人毛骨悚然。此時迎親隊伍的吹打聲更是嘹亮,似乎是給自己壯膽。整個迎親隊伍不覺加快步伐。正走著,忽然嘩啦一下從山道兩旁冒出一隊人馬,不打一話就猛撲了上來。大家措手不及,個個呆若木雞,等回過神來,只見大花轎傾倒在路旁,裡面沒了新娘胡佳佳。
倒是媒婆反應過來,哭喪著臉,跌跌撞撞地跑到孫大吉馬前,聲嘶力竭地叫道:“黑虎搶了新娘了。這挨千刀的!”
孫大吉腦袋“嗡”的一下,天旋地轉,嘴中泛著白沫,從馬上一頭栽下來,不省人事。
2、金雞飛了
孫大吉昏昏沉沉睡了兩日。這天微曦初露,天方放曉,父母勸孫大吉趁著萬物安靜,人聲未動之際,到金雞墩下,給金雞磕頭,乞求金雞祈福,讓胡佳佳能夠平安回來。孫大吉雖然不大相信這一套,但別無良策,只好聽從父母囑咐,來到金雞墩下。他正要給金雞磕頭,卻發現金雞墩禿兀兀的,不見金雞。孫大吉以為自己這兩日昏昏沉沉的,一時看花了眼,揉了揉眼睛再看,金雞墩上果然沒了金雞。孫大吉還是不放心,又揉了揉眼睛,定了定心神,再仔細看,千真萬確,金雞墩上的金雞真的不翼而飛了!
“金雞不見了,金雞飛跑了!”孫大吉脫口叫起來,這一聲喊,劃破了半邊天空,打破了凌晨的寧靜,連竹林裡棲息的鳥都驚飛一片。
孫大吉的父母遠遠地看著兒子向金雞祈福,不想卻聽到這麼一聲喊,連忙跑了過去,抬頭細看,便也跟著孫大吉喊叫:“金雞墩上的金雞不見了,金雞飛走了!”
這事兒可不小,人們紛紛從床上爬起來,跑到金雞墩下,不一會兒就聚了一圈又一圈的人。大家相互打聽著,扯著嗓門嘶喊著:“金雞不見了,金雞飛跑了!”
沒了金雞,金雞墩全沒了往日壯觀的妙境,怎麼看都不習慣,怎麼看都感心顫。金雞飛了,舒城這地方沒金雞庇佑,還會像以前那樣人傑地靈嗎?
孫大吉忽然一拍腦門,爬到金雞墩半腰,對大家喊道:“這金雞不可能是自己飛走的,八九不離十是豬頭尖強人黑虎趁夜掠走的。他們連娶親的隊伍都搶,沒過門的新娘都奪,還有什麼事兒幹不出來。有種的跟我走,拿上傢伙,去豬頭尖搶回金雞!”
有人小聲嘀咕:“豬頭尖強人不是好惹的,連官兵三番五次攻打,都打不下來,我們老百姓能奈他何,別把他惹急了,收不了場!”有人十分同情孫大吉遭遇,又見金雞遭劫,大聲附和孫大吉:“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咱們老百姓同心協力,還怕他百十個強人!”
一時間,群情激奮,許多人揮著拳頭,要跟孫大吉一起去豬頭尖找黑虎算賬。這時,不知從什麼地方冒出一個道士。這道士拱手施禮,半眯著眼睛,口中唸唸有詞:“無上太乙度厄天尊,您老慈悲,金雞是上蒼賜予本地一靈物,無價之寶。可現在卻不幸為奸人所竊,天理難容。爾等凡夫俗子,只會妄加猜測,憑一時意氣,冤枉好人。貧道實看不過眼,特來給你們這些俗人指點迷津。貧道憑一雙慧眼,便可看出金雞現落於何方。”
這道士說著,裝模作樣,煞有介事地手搭涼棚,四顧瞻看一番,然後哈哈哈發出朗朗的笑聲:“貧道已知金雞現居何處了,爾等跟我去討回金雞吧。”
這道士說得玄乎,一副高深莫測的神秘樣子,孫大吉對他將信將疑,但道士的口氣那麼肯定,有人見了跟著就走,許多人也跟了過去。孫大吉不由自主也跟了過去。那道士神情莊重,帶著人七繞八轉,走過幾個村落,竟然在洪家大屋停下了。
這洪家大屋可了不得。主人洪老將軍大將,帶著幾萬明軍對抗清軍,清軍死傷無數,卻不能前進半步。最後清軍想了個辦法,派人與洪老將軍談判。洪老將軍見清軍源源不絕,而自己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眼看是支撐不了多日。洪老將軍為了保全百姓和手下兵卒性命,頂著降將的罵名,解散軍隊,解甲歸田。清人將他遣至舒城這個偏僻的地方,給了塊土地,讓他過自己的日子,無力再橫刀躍馬,反抗清人,同時也好籠絡人心。隨著清人橫掃天下,勢如破竹,洪老將軍知道大明氣數已盡,心灰意冷,老老實實做個田頭翁。周邊百姓也都十分敬重洪老將軍。
這道士難道瘋了,怎麼把大夥兒領到這兒?孫大吉暗暗吃驚,但還是忍不住琢磨,知人知面不知心,這道士將大夥兒帶到這兒,說不定有玄機。別人沒有這個膽量覬覦金雞這個靈物,這姓洪的是這兒的大戶,就說不準了;加上他背景特別,說不定要用這金雞幹啥大事,用它號召天下,也未為可知。
孫大吉這麼一亂琢磨,就向大夥兒抱了抱拳:“各位鄉鄰,金雞被劫是大事兒,既然這位道仙將我們領到這兒,我們就問問洪老將軍。”
孫大吉這麼一說,眾人七嘴八舌,發出一陣陣的喧囂聲,正要往洪家大屋裡衝。忽然,洪家大屋的大門開啟了,洪老將軍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手握大砍刀,白髯飄飄,勒馬奔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