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殺人不眨眼
憤青年年有,亂世特別多。董宣是東漢初年的一個憤青,從西漢末年、經王莽短命的大新王朝、到光武帝劉秀收復劉家江山,湧現出了許多亂七八糟之事、為非作歹之人,董宣因此發誓:“我若做了皇帝,他媽的貪官汙吏、惡霸刁民,我見一個殺一個。”
亂世的憤青,很受人民群眾歡迎,因此,史上的開國皇帝,多為憤青。憤青當了皇帝,都想長治久安,所以,就挖空心思殺掉其他憤青。扯遠了,打住。
董宣沒能做上皇帝,只當上了縣級幹部。
從前的縣級幹部,在他的轄區範圍內,也算是說一不二的小規模皇帝,因此,董宣所到之處,皆殺氣騰騰,該死的人個個心驚膽戰。
董宣在山東北海做縣令的時候,有一個叫公孫丹的黑社會老大,黑白通吃,無惡不作。那一年,公孫丹看中一塊地皮,要造別墅。風水先生說:“地是好地,旺財旺丁,榮華富貴,子孫受用無窮,只是,如此極品好地,開工儀式上,須得血祭土地神,方能諸事如意。”
公孫丹問:“先生的意思是,得死個人,此寶地才能啟用?”
風水先生捋著鬍鬚點點頭。
“這個很好辦。”公孫丹吩咐他的兒子,“你到路邊去,看那不順眼的過路人,捉一個來殺了。”
公孫丹的兒子,喜歡不時殺個人玩玩。他當下跑到路邊,抓住一個瘦小路人,拖到別墅地基上,一刀兩斷,鮮血四濺。
公孫丹把濺到靴子上的血在草地上蹭一蹭,問風水先生:“行了不?不行就再殺一個。”
風水先生嚇得手腳哆嗦,羅盤“哐當”掉在地上,從此洗手,不再看風水。
董宣早就想拿公孫父子開刀,聞聽此事,怒髮衝冠,下令抓捕公孫父子。
公孫丹根本不把小小縣令放在眼裡。他冷眼看著董宣,一聲冷笑:“哼,抓我容易,放我就沒那麼容易了。”
前面說過,董宣是個憤青,憤青的重要特點是,凡事懶得前後思量,做了再說。董宣眼裡本就容不得這種橫行霸道的黑惡分子,此時被公孫丹一激,也顧不得審判程式了,一拍桌子跳起來,吼道:“你們這種人渣,還想再出去禍害人?給我砍了!”
董宣的助手水丘岑,也是個疾惡如仇之人,聽得董宣如此說,興奮不已,拔出刀來,一刀一個,把公孫父子結果在公堂上。
公孫丹在北海是一呼百應的人物,就這麼三言兩語讓董宣給殺了,其家人和追隨者自然很不服氣,糾集上百人,來到縣衙前喊打喊殺,要討說法。
董宣不慌不忙,調來防暴警察,把鬧事者團團圍住,點那鬧得最起勁的,抓了三十多個。
被抓的人都是見過世面的人,都知道法不責眾的規矩,關在牢裡,依然不老實,一個勁起鬨。董宣暗裡一查,得知被抓的人都是公孫丹黑社會團伙的骨幹分子,“嘿嘿”一笑,問水丘岑:“這些人,無理取鬧,都是王莽的餘黨吧?”水丘岑會意,連連點頭:“董大人英明,他們全都是跟隨過王莽的人。”
王莽是大漢最大的敵人,跟隨過他的人,當然都該死。
董宣二話不說,以手作刀,一劈:“亂臣賊子,統統給我砍掉!”
三十多個人中,自然也有幾個罪不至死的,沒多久,董宣因“濫殺無辜”被青州知府逮捕。身陷囹圄,董宣讀經吟詩,全不在意,同時,他極力為水丘岑開脫,一肩挑起殺人責任。
董宣最終被判處死刑,臨刑前,獄卒拎來好酒好菜,為他送行。董宣一聲“呔”,說:“董宣我平生從不白吃白喝,拿走,別讓我死到臨頭壞了規矩。”
2、執法不留情
純屬巧合,就在劊子手要手起刀落之際,光武帝劉秀的特使大喊著“刀下留人”,衝進刑場,宣佈特赦董宣。董宣跪著不起來,也不謝恩,說:“要是不同時赦免水丘岑,還不如把我殺了。”
東漢初興,劉秀需要董宣的心狠手辣,為他掃除不三不四之人;也需要表現自己如何寬大為懷,便一併赦免了水丘岑。
董宣調到懷縣,還是做縣令。因打黑除惡有功,後來還升任江夏太守。江夏就像周潤發的上海灘一樣,黑惡勢力橫行,人民群眾怨聲載道,董宣一到,黑道人物皆聞風而逃。打黑英雄董宣因此被人稱為“董青天”,只是,董宣太目中無人,不把犯罪分子放在眼裡,也就罷了,目無權貴,就難免惹人嫌憎,所以,他的仕途一直起起落落。
董宣六十九歲的時候,還是沒能學會為官之道,依然是個讓人頭疼的老憤青,依然是個縣令。只是,這一回是在天子腳下做縣令──洛陽縣令。
洛陽是東漢王朝的首都,達官貴人云集,洛陽縣令微不足道,大聲咳嗽都可能惹人不高興。但董宣天生不信邪,只要你犯在他手裡,誰的面子都不給。上任不到一個月,董宣就和湖陽公主較上了勁。
湖陽公主是劉秀的姐姐,丈夫早亡,劉秀看姐姐可憐,有心為她找個男人,就對她說:“滿朝文武,你想要誰做我的姐夫,只管跟我說。”湖陽公主躲在簾後,看了好幾天,看上了帥哥宋弘。可那宋弘偏偏是有老婆的,皇上的姐姐怎麼能給人做小老婆呢?劉秀召來宋弘,山裡水裡說了一通,最後說:“如今你位高權重,你家那黃臉婆,上不得檯面呀,想不想換一個?”宋弘連連搖頭,說了一句千古名言:“貧賤之知無相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劉秀滿面羞慚,回到後堂,對姐姐說:“對不起呀姐,皇帝也有搞不掂的事兒。”湖陽公主一時嫁不出去,就和帥哥侍衛劉勇好上了。事情就是劉勇惹起來的。
湖陽公主畢竟徐娘半老,劉勇就難免三心二意,拈花惹草。有一天,劉勇為一個青樓女子與人爭執起來,因為罵不過人家,惱羞成怒,就拔刀將對方殺了。董宣簽了逮捕令,可劉勇躲在公主府不出來,衙役進不去,奈何不得。
董宣知道自己必須辦了劉勇,否則,他別想在洛陽混。
董宣就帶人等在公主府外面,一連等了好幾天,終於等到湖陽公主的馬車出來了。劉勇坐在公主身後,有公主罩著,他左顧右盼,全無懼色。
馬車經過董宣身邊時,他突然躥出去,攔住了馬車,說:“洛陽令董宣依法捉拿殺人兇手劉勇,請公主配合。”
湖陽公主大怒,罵道:“放肆,一個小小縣令,竟敢在我面前撒野,信不信我明天就摘掉你的烏紗帽!”
董宣拔出佩劍,說:“今天烏紗帽還在我頭上,且撒一把野先!”說著,就掏出早就寫好的宣判書,宣讀劉勇的罪狀,讀一條用劍在地上畫一道。
讀完宣判書,董宣命令手下衙役,拿下劉勇,就地正法。湖陽公主一聲吼:“你敢!”
眾衙役一時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董宣說:“有什麼不敢的。”親自上前,把劉勇拽下車來,一劍刺進心窩。
3、誓死不磕頭
湖陽公主哭著進宮去找劉秀,控訴董宣如何欺負她,欺負她就是欺負皇上,欺負皇上當然罪該萬死!
劉秀上次沒能為姐姐找到合心意的丈夫,心中已有七分歉意,如今見姐姐又被董宣整得哭哭啼啼,不由得怒火中燒,把董宣召進宮來,問道:“是你拔劍對湖陽公主指手畫腳?”
“是的,陛下。”
“是你不由分說,斬殺了湖陽公主的侍衛劉勇?”
“是的,陛下。”
不需要再說什麼了,劉秀一揮手,說:“拖出去,亂棍打死。”
“且慢。”董宣說,“湖陽公主包庇殺人家奴,蔑視朝廷命官,難道不該批評嗎?劉勇仗勢殺人,難道不該處死嗎?大漢法律的哪一條說,維護正義的忠臣可以被亂棍打死?陛下若真的認為我該死,我還不如自己撞死,免得陛下你落個濫殺忠臣之名,褻瀆了大漢法律。”說完,一頭撞向柱子,侍衛一把拉住,董宣還是撞了個血流滿面。
劉秀也算是史上明君,董宣的幾句話,說得他心中一驚,當下呵呵一笑,說:“只知道董宣你殺人如麻,原來還能說會道呀。這樣吧,你給湖陽公主磕個頭,認個錯,就算了。”
董宣昂著頭,說:“我做錯什麼了,為什麼要磕頭認錯?”
兩個宦官強按著董宣的頭,要往地上磕。董宣兩手撐地,梗著脖子,堅決不磕頭。
湖陽公主太沒有面子了,對劉秀冷言冷語:“老弟,當年你還是平民百姓的時候,面對豪強惡霸,尚能敢說敢幹,說一不二,如今貴為天子,怎麼反倒說話不算數了。”
“天子和平民不一樣啊!”劉秀哈哈大笑,指著董宣又說,“董宣乃天下第一硬脖子,國寶啊,來人,獎董宣三百兩銀子!”
董宣捧著三百兩銀子回到縣衙,全部分給了手下弟兄們。
讓皇上他姐威風掃地,還賺了皇上三百兩銀子,“天下第一硬脖子”名揚四海。
皇上他姐都鬥不過董宣,誰還敢胡作非為自尋晦氣呢?洛陽從此太平,連狗都不敢亂叫,縣衙前的鳴冤鼓幾乎都沒被捶響過。
董宣做了五年洛陽令,鞠躬盡瘁,死於任上。
劉秀去弔唁董宣,見董宣家漏雨漏風,蓋在董宣遺體上的被子,補丁疊補丁,早已破爛不堪。劉秀眼淚雙縱,說:“我對不起大漢忠臣啊!”
劉秀以一品大臣的規格厚葬董宣,把董宣的兒子直接提拔為副部級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