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光輝

[ 歷史故事 ]

有這麼一對父子,明英宗朱祁鎮、明憲宗朱見深,把人殉廢除了。明英宗由此得到青史讚譽,明憲宗落實父親遺訓,善行福澤子弟。

朱祁鎮前後在位二十四年,重用宦官,殺過功臣,當過俘虜,沒有一點可以說道的政績。但是,他是一個謙虛的人,一個好人,一個充滿人性的人。明史稱讚他,恭讓後諡,釋放被朱棣推翻的建文帝的幼子和家屬,罷宮妃殉葬,“則盛德之事可法後世者矣”。朱祁鎮的太子朱見深,苦大仇深。朱祁鎮兵敗當了俘虜,朱見深的太子之位被廢,差不多八年時間,遭遇了世態炎涼,隨時都有被殺頭的危險。後來朱祁鎮重登皇位,他又重新被立為太子。他和他的父親一樣,也沒做過什麼像樣的事情,卻落實父親的臨終囑咐,從此之後,再無殉葬的事情發生。

在朱見深身上,發生過幾件奇事。一是從小服侍他的姓萬的宮女,始終對他不離不棄,也成了他最親的親人。朱見深繼位,萬宮女成了皇帝錢庫。她讀過書,聰明,脾氣又好,人人喜歡。一次朱見深遇見,就寵幸了她。她所生的這個孩子的命運,是不是和其他無辜者一樣呢?

人性的光輝開始顯現了。先是一個普通的宮女出場。說普通,因為史書沒有記下她的名字。她奉萬貴妃之命,打探情況。這個宮女回報說:紀宮女得了病,並沒有懷孕。她被換了住處,孩子生了下來。萬貴妃知道了,又派人去把這個孩子溺死。又是一個普通的太監出場,他叫張敏。說普通,因為他是一個看門的太監。他見到了母親和孩子,說:孩子在這裡不安全,我把他抱走,你可以常去看他。從此,深宮裡多了這麼一個孩子,一年年長大,唯有皇帝不知道,萬貴妃不知道。

這麼過了五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張敏將這件事情報告了皇帝,父子才得相認。這個孩子,叫朱佑樘,當了太子。之後,朱見深的兒子多起來。萬貴妃怕這個孩子長大報復,勸皇帝廢了太子,朱見深聽從了。這時候,又是一個太監出場,他叫懷恩,掌司禮監。面對皇帝的聖旨,他長跪不起,回答說,您的命令我不能執行。因為執行了您的命令,天下人會殺了我,而不執行您的命令,您也會殺了我。都是一死,還是您把我殺了吧。朱見深大怒,把他發配到南京當閒差。明史還提到一個太監,為這個倖存下來的苦孩子當老師的太監,叫覃吉。皇帝給太子封地,覃吉勸太子辭讓,說作為太子,將來天下都是您的,要封地做什麼?太子偷看佛書,覃吉跪地說,太子應當讀聖人之書。

這個苦大仇深的孩子,就是史上有名的明孝宗。他當上皇帝之後,要回報那些好人們。他斥逐奸佞,趕走宮中的法王、佛子、國師、真人,重用忠臣,拼命做事,還以忍讓的方式,饒恕了萬貴妃的親屬。明史有兩段評價:明有天下,傳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稱仁宗、宣宗、孝宗而已。孝宗獨能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兢於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史書還沒有忘記一個小人物的覃吉,“弘治之世,政治醇美,君德清明,端本正史,吉有力焉。”

人性的光輝,成就了一代明君。

補充糾錯
下一篇: 富弼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