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摩洛哥建交往事

[ 歷史故事 ]

20世紀50年代主義國家,亞非拉國家大多尚未獨立。在這種特定的國際環境下,周恩來提出:外貿是外交的觸角,外貿先行,積極配合外交活動,推動新中國同其他國家外交關係的突破。其中,父親雷任民親歷了中國與摩洛哥的建交過程。

周恩來親自出面說明原因

1956年3月,摩洛哥獨立,周恩來致電祝賀,並表示願意看到兩國建立友好合作關係。當時,兩國間只有少量民間貿易往來,摩洛哥從中國進口少量綠茶。

1957年9月,摩洛哥政府派出第一個貿易代表團訪問中國,時任中國對外貿易部副部長的雷任民具體負責中方的談判工作。談判中,雙方就摩洛哥向中國出口的貨單達成了協議,但由於摩洛哥政府當時同臺灣簽有貿易協定,中方沒有同意摩方關於簽訂雙方政府間貿易協定的要求。周恩來親自出面說明了原因。

周恩來年譜記載:10月13日,接見摩洛哥貿易代表團,指出我們在一切國際會議上、檔案上都要反對“兩個中國”。鑑於摩洛哥與臺灣有貿易關係,我國這次不能同摩洛哥簽訂貿易協定。

會見中,周恩來還關心地詢問摩洛哥客人,你們能自己種植茶葉嗎?摩洛哥團長說,這次中國政府送給我們一些茶葉種子,準備帶回國試種。周恩來說,你們可以派專家來中國學習茶葉種植。

購買磷灰石促進兩國關係

1958年初,摩洛哥政府廢除了與臺灣的貿易協定。8月,摩洛哥政府邀請中國派代表團訪問,周恩來接受邀請,派雷任民為團長,外交部西亞非洲司司長柯華為副團長,率中國政府貿易代表團前往摩洛哥進行正式訪問。

行前,周恩來給雷任民的指示是“看形勢辦事”。據此,雷任民主持制定了出訪方案,提出三項任務:友好訪問,簽訂兩國政府間貿易協定,試探建交。

1958年10月2日,雷任民率中國政府貿易代表團抵達摩洛哥首都拉巴特。摩洛哥政府對中國貿易代表團來訪十分重視。談判前,副首相兼國民經濟大臣布阿比德及貿易外交等部門的官員分別對雷任民表示,希望中方從政治上考慮,多買摩洛哥的磷酸鹽。

磷灰石(磷酸鹽礦物總稱)採礦業是摩洛哥的支柱產業,出口收入在國家預算中佔相當比重。瞭解情況後,雷任民對磷灰石貿易的可行性進行了仔細研究,認為進口磷灰石雖然存在運費昂貴等問題,但完全有辦法變通解決。從政治上考慮,購買磷灰石也是促進兩國關係的關鍵之一。考慮成熟後,雷任民做出購買50萬噸磷灰石的決定,摩洛哥獲悉後大喜過望,雙方的貿易談判進行得十分順利。

10月27日,雷任民同摩洛哥代表團團長、副外交大臣布塞塔簽署兩國政府間第一個貿易協定。這一協定充分體現了平等互利原則,得到摩洛哥各界和媒體的熱烈好評。

“看形勢辦事”

摩洛哥政府原本未打算在雷任民訪問期間與中國建交,首相在首次會見雷任民時,只表示“希望不久能和中國建交”。兩國政府貿易協定簽訂後,情況發生極大變化,摩洛哥朝野對與中國建交的呼聲迅速高漲。雷任民依據周恩來“看形勢辦事”的指示,對兩國建交問題,從側面試探轉為積極建議。摩洛哥方面熱情回應,雙方隨即進入建交談判。

建交談判中,雷任民反覆強調,中國的態度是“耐心等待,不急不迫”“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並特別說明,買磷灰石和建交是兩回事,如果摩洛哥有困難,不必勉強,我們可以等待。摩洛哥感受到中國人民的誠意,建交談判進行得愉快順利。

1958年11月1日,雷任民與摩洛哥政府代表在中摩兩國建交聯合公報上簽字,兩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50萬噸磷灰石的昂貴運費是怎麼解決的?雷任民說:“總理問我怎麼辦?我說,早有打算。買磷灰石時,就沒打算直接運回中國。而是先運到歐洲某一個國家,加工成國內農業需要的磷肥,再運回中國。算過一筆賬,50萬噸磷灰石運到中國要多少運費,運到歐洲加工成磷肥要多少加工費,再運回中國要多少運費。這樣算完賬,也比我們從歐洲買磷肥便宜。總理對這個方案很滿意。”

補充糾錯
上一篇: 黃馬褂的興衰
下一篇: 來自曹操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