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彬,你真“傻”

[ 歷史故事 ]

據史料記載,五代周世宗時,掌管官酒的曹彬遇到擔任殿前指揮使的趙匡胤,我心想,曹彬,你真傻!

傻之一,不給領導面子。老話說“人活臉,樹活皮”,讓某人沒了面子,稱“打臉”。裹在中國人臉上的這張面子很大,相傳傳教士在向國外介紹中國時,也驚呼“中國人是為了面子活著”。特別是跟領導打交道,更要給足領導面子。趙領導找你要酒喝,那是給你面子,你卻頂回去,不給他面子。你知道不給領導面子的後果嗎?輕則丟了飯碗,重則要了性命。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崛起》中,長平之戰後,秦國攻打趙都邯鄲連連受挫,被稱為“戰神”的秦國大將白起勸秦昭襄王不要去打,秦王心裡也明白此戰難打,但為了面子,還是再三要求白起去打,白起堅決不戰,駁了秦昭襄王的面子,結果官職被一擼到底,還被髮配出去。《三國演義》中,曹袁大軍於官渡決戰,戰前,袁紹謀臣田豐勸他不要妄動,袁紹非但不聽,反以動搖軍心的罪名把他打入死牢。袁紹果然大敗,獄卒向田豐慶賀說,主公不聽閣下之言,遭此敗績,這次一定會重用閣下的。誰知田豐卻說,如果打了勝仗,我還可不死,打敗了我卻必死無疑。果然,惱羞成怒的袁紹怕被田豐恥笑,丟了自己的面子,便殺了田豐。趙匡胤當時地位雖不及秦昭襄王和袁紹,可殿前指揮使這個官,也是皇上的心腹紅人,得罪不起。你當個倉庫保管員,官雖不大,但也是個“肥缺”,你曹彬不識相,損了趙領導的面子,趙匡胤若叫你走人,那可不費吹灰之力。

傻之二,沒抓住升官鋪路的機遇。趙匡胤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在皇帝耳邊吹吹風,說句好話,你就可能官升一級,有人想靠都靠不上,他到你這個酒庫視察,正是巴結領導的好機會,領導要酒吃,就盡數奉上,你沒聽說“不拍不送,原地不動”嗎?況且領導開了口,用公家的酒送上不損私利分毫,還能借花獻佛,何不正好抓住這個“孝敬”的機遇,為日後升官鋪一條路呢?

傻之三,身為“酒管”竟自己掏錢招待領導。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你自己管酒還用買酒喝嗎?更傻到自己掏錢買酒買菜招待領導。上級領導來“視察”,堂而皇之地請吃一頓不很正常嗎?這也是工作需要,完全可以“公款”報銷,反正賬都記在領導頭上。不僅自己不用掏錢,甚至可以藉機撈點兒油水,沾個光。在這一點上你就沒人家王熙鳳精明,《紅樓夢》中寫了這樣一件事:一次寶玉捱打之後要吃“小荷葉兒小蓮蓬兒”做的湯,鳳姐隨即吩咐廚房做十碗來。試想,寶玉這位公子哥的飯量不會這樣大,為何做這麼多?且聽王熙鳳道來:“這一東西,平常不大做,今兒寶玉兄弟提起來了,單做給他吃,老太太、姑媽、太太都不吃,似乎不大好,不如就勢弄些大家吃吃——托賴著連我也嚐個鮮。”一語破的,即巴結了老太太、太太們,討得她們歡心,自己也得到了好處。就像賈母“批評”鳳姐說:“猴兒,把你乖的!拿了官家的錢做人情,既交了人,自己也鬧了一份兒。”

曹彬真傻,可他傻有傻福,據說當時趙匡胤深為感動,認為曹彬公私分明、忠誠可靠。因之,當陳橋兵變趙匡胤建立宋朝後,曹彬立即得到重用,官至樞密使,參與宋初軍國大事,立下赫赫戰功。

不過,後來能有這樣的結果,曹彬當初可沒想到。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