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夜生活如何過?

[ 歷史故事 ]

古代中國是傳統的農耕型社會的。不同階層的人,夜生活的豐富程度也不盡相同。

對於廣大農村民眾而言,天黑後就大多都睡覺了。畢竟那個時代照明太貴了,無論是油燈還是蠟燭,都是普通民眾消費不起的,蠟燭得到明清時期才能進入平民階層。所謂的“挑燈夜讀”,那都是古代有錢人家的生活方式。小說《阿Q正傳》裡,富裕的趙家人為了節省燈油,到了晚上也不經常點燈。

平民人家如果睡不著,最普遍的夜生活就是藉著月光家人一起嘮嗑。內容比較正經的叫“講古”,長者們往往會給後生們講講歷史和禮儀規範,有時候還會講一些人生,或者一些葷段子志怪鬼故事,以及嘲笑諷刺“傻子”的笑話,獵奇與娛樂是古今人皆有的通性。嘮完嗑後大家就都上床了,如果還不睡覺,可以“為愛鼓掌”,除此之外,並無其他娛樂方式。

城裡面稍微好一點,晚上還能聽一聽巡夜人員打梆子的聲音,提醒你注意防火防盜。唐朝就規定:諸犯夜者,笞二十。《三國志》裡記載,曹操和民眾造反,根本上是為了維護君主專制體制。唐朝中後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政府控制的鬆弛,夜禁制度逐漸廢弛。根據學者考證,揚州城是第一個廢止了夜禁的城市。

到了宋朝的夜生活只在宋朝持續了三百年,元朝重新開始夜禁,明清循之,於是古人的夜生活又復歸沉寂。

儘管古代常有夜禁,但權貴階層在自家還是可以通宵娛樂的。他們晚上開夜趴,搞酒會,還有各種海天盛宴。歷史上最為著名的豪門夜趴,要屬南唐兵部尚書韓熙載的夜宴了,其場面還被記錄到名畫《韓熙載夜宴圖》裡。韓熙載的夜趴裡,有琵琶獨奏,有六么獨舞,有管樂合奏,場面非常熱鬧。參加這場夜趴的,不光有官員權貴,還有新科狀元,甚至還有韓熙載的和尚朋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