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 年 7 月底,各大區撤銷事務開始啟動,西南局下屬的四川 4 個大區重新合併為四川省,原先 4 個區負責人重新安排。37 歲的川北區黨委書記兼行署主任胡耀邦,接受調令到中央等待分配工作。
隨胡耀邦從川北進京的是秘書曹令中、警衛員藍天祿和 10 歲的長子胡德平,行裝則是 3 只木箱,胡耀邦2只,曹令中1只。
調胡耀邦進京是政務院總理周恩來提議的,胡耀邦滿心以為要進入以周總理為首的政府系統搞經濟建設,而且來到北京後就聽到傳聞,說他將擔任政務院建工部部長(一說為副部長)。這符合胡耀邦的心願,搞“大建設、建大樓”。
誰知馬上就有變化,到北京的第二天(8月1日)晚上,胡耀邦拿到先農壇體育場的體育比賽票,前去觀看時見到了中央組織部部長安子文。安子文向胡耀邦透露:“你的工作有變化,一兩天內會有人找你談話。”
幾天後的一個傍晚,劉少奇辦公室打來電話要胡耀邦前去。秘書曹令中記得胡耀邦是晚飯後 7 點多走的,直到夜裡 10 點多才回來。
曹令中問胡耀邦,你的工作定下來沒有?
胡耀邦臉上浮現出挺不樂意的樣子,說:“定了,到團中央。”他一邊說著一邊走進了屋子。這時,兒子胡德平已經睡著了。胡耀邦看著他感慨地說: “你看,我的孩子都這樣大了,還叫我搞青年團的工作。”
他補充了一句說:“其實,陳丕顯、譚啟龍都比我合適嘛。”
總之,胡耀邦對於要他去團中央工作,思想上感到突然,當時並不樂意。
原來,擔任團中央書記的馮文彬工作調動,急需物色合適人選接替。劉少奇提出了 3 位人選:胡耀邦、陳丕顯、譚啟龍。這 3 人都是年輕的省委書記,他們都是紅軍時期的“紅小鬼”,這年同為 37 歲。名單送到了毛澤東那裡,他大筆一揮,圈定胡耀邦。
當時擔任《中國青年報》總編輯的張黎群告訴本文作者,劉少奇找胡耀邦談話,明確了對他的新任職。劉少奇對胡耀邦說:“你年輕,曾經做過團的工作。你領導過一個省,有全面工作的經驗。你當過軍委組織部長,人緣好,能聯絡各方面的關係。選來選去,就選中了你。”
劉少奇談話以後,毛澤東召見胡耀邦,再次明確要胡耀邦擔任團中央書記。毛澤東問胡耀邦,你敢不敢在知識分子面前作報告?胡耀邦毫不猶豫地說,敢。毛澤東應聲而說: “好,我就要這樣的人,你去。”
如果說心裡話,此時的胡耀邦倒是對教育,而黨內大學問家也不少,教育部長的職務,恐怕是不會考慮他胡耀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