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保衛戰中,預10師葛先才師長麾下,第29團1營2連,有一個傻兵。其實,傻兵腦子並不笨,只是思考能力欠佳,反應有些遲鈍,有點兒憨態而已。
這個傻兵善良謙和、熱心勤勞,誰有做不完的事、拿不動的東西,只要叫他,他無不全力以赴。傻兵有一怕,最怕射擊訓練。上靶實彈射擊,每人3發子彈,他每次都至少有兩發上不了靶,不知飛到何處去了。
可是,你可別小瞧他。傻兵能在預10師留下,自有他的本事。
傻兵有一絕,他是投擲手榴彈的能手。他投彈,有“遠、準、狠”三大特點。不但投得遠、落點準,而且他投出的手榴彈多在落點上空爆炸,類似小型空襲,殺傷力極強。
在衡陽戰場上,第29團1營2連負責防守西禪寺陣地。某日一場戰鬥之後,2連戰士傷亡慘重,只剩傻兵一人。等戰鬥結束,傻兵在增援的3連戰士面前失聲痛哭,以至悲憤哀號,令人心酸。
1營營長勞耀民來陣地慰問,憐惜2連幾乎全連戰死,要求傻兵隨他到營部去,好歹保留一個2連種子兵。傻兵不幹,他要在前線殺敵為戰友們報仇。
當天下午6點左右,敵人再度向西禪寺陣地發起攻擊。傻兵在敵人距離陣地約60米時,開始投擲手榴彈,殺傷多人。可敵人進攻的火力依然猛烈,傻兵回頭道:“排長!我戰死後,若有可能,請排長將我與我連陣亡官兵埋葬在一起。”
傻兵說完,左右手各拿一枚手榴彈,衝出陣地。他在跑出約20米時,投出右手彈,然後將左手彈交至右手,繼續向敵人多的地方跑去。未出10步,只見他身體抖動了一下,好像負了傷,但他略為停頓後,繼續向敵人衝去。
傻兵衝入敵群后,高舉著手榴彈直立不動。我方陣地上,官兵們大叫:“傻子!手榴彈出手哇!投彈後馬上跑回來!”叫聲未了,轟的一聲巨響,手榴彈在傻兵手中爆炸,四周敵軍紛紛倒地,他本人也被炸得血肉橫飛,追隨他的2連戰友而去了。
這位壯烈殉國的傻兵,無人知道他的名字。有一段日軍關於衡陽的戰史文字,足以告慰傻兵這樣的中國手榴彈投手:“中國軍隊之另一戰鬥特技,為手榴彈投擲。此技原為英美陸軍之拿手戲,而現在之中國軍人,已超越英美,爬升為優勝隊之A組。衡陽周邊之丘陵地,使本軍蒙害甚大。衡陽戰役之中期,第68師團及116師團,各步兵連之兵力,平均減至20名官兵,如此巨大之傷亡,敵人之手榴彈為一主因,故需加以記述。”
1937年12月,南京保衛戰中,為了守住南京,中國軍隊決定使用坦克。但由於敵眾我寡,這些坦克雖然發揮過較大作用,最終還是接連被日軍炸燬。
值得一提的是,在防守方山陣地的戰鬥中,編號為312的坦克因中彈發生故障,被迫停在公路上,但兩名中國坦克兵並未第一時間棄車逃走。
這時,一隊日軍步兵向著方山陣地行進而來。他們發現這輛坦克後,並未多加留意,因為這輛坦克殘破不堪,看起來已被遺棄。就在此時,兩名坦克兵迅速調轉槍口開始掃射,兩挺7.9毫米機槍噴出憤怒的火舌。因為是先頭部隊,主要負責打探情況,所以這隊日軍並未攜帶可以對付坦克的重型武器,被打得七零八落。
兩個坦克兵一直戰鬥到子彈耗盡才棄車逃走。但在撤退時,他們被日軍發現,坦克駕駛員黃佛陰中彈,壯烈殉國。另一名坦克兵腿上中了一彈,他忍著劇痛翻過一道牆撤回南京城內。
這名坦克兵幾經輾轉終於歸隊。他將自己的經歷彙報給長官,誰知長官並不相信。
1939年12月30日,中國軍隊在崑崙關殲滅日軍第21旅團5000餘人,擊斃敵少將旅團長中村正雄。在取得崑崙關大捷後,中國軍人繳獲了一份日軍的戰報檔案,檔案裡詳細記錄了日軍在方山陣地遭遇兩名中國坦克兵的作戰經過。遺憾的是,這名英勇的中國坦克兵已在崑崙關戰役中犧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