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拾貝:齊白石畫鼠抗敵等

[ 歷史故事 ]

齊白石畫鼠抗敵

齊白石是一位頗有風骨的國畫大師,抗戰時期,他的節操自守與正氣凜然受到人們的敬仰。

七七事變後,北平淪陷,日軍肆意殺戮、瘋狂掠奪、奴役毒害老百姓氣節。日偽大小頭目經常慕名索畫,讓齊白石不勝其煩。為了不被日偽利用,他在門上貼出“畫不賣與官家”的告示。日本特務要他去日本,並加入日本國籍,更是被他嚴詞拒絕。

齊白石的態度激怒了日本人,他們想給齊白石一點兒“顏色”看看。一天,一夥全副武裝的日本憲兵突然闖進齊白石的畫室,砸爛了他的畫具,撕毀了他的畫作,並洗劫了他多年的積蓄,迫使齊白石的生活瀕臨困境。齊白石氣得渾身發抖,有心殺賊,怎奈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但他沒有被日寇的淫威嚇倒,國仇家恨,讓他不再沉默,他要以自己的方式展開抗敵鬥爭。

齊白石出身農家,其繪畫作品中飽含著淳樸而厚重的鄉土情結。油燈、鋤頭、算盤等,都帶著他回味不盡的藝術情趣。除了畫蝦,他還愛畫鼠,老鼠在他筆下總是帶有調侃、蔑視和痛恨的意味。

1944年,白石老人把盤踞在中華大地上的日本侵略者比作害人的“群鼠”,創作了一幅《群鼠圖》,來影射嘲諷日寇和漢奸。在畫上,齊白石意味深長地寫道:群鼠群鼠,何多如許?何鬧如許?既齧我果,又剝我黍。燭灺(x iè)燈殘天欲曙,嚴冬已挨五更鼓。他把這些表面上耀武揚威的日寇和漢奸比喻成一群色厲內荏、見不得陽光的老鼠。

後來,這幅愛憎分明的詩畫作品透過北京琉璃廠許多南紙店,巧妙地傳播出去,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民間抗敵的鬥志和決心。日寇與漢奸們明知其詩畫鋒芒所向,但又不好“對號入座”,只好吃啞巴虧,對齊白石無可奈何。

齊白石畫鼠抗敵,這種忠貞不渝的愛國情懷,成為後人的楷模。

神劍上的字

歐冶子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鑄劍名匠。當時,他給一位鼎鼎有名的劍士鑄造了一把神劍,無數武林高手都敗在那把神劍下。

有傳聞說,那把神劍上刻了幾個小字,被劍士奉為至高無上的心經,也正是那幾個字,成就了現在的他。這也引起了大家的好奇,神劍上究竟刻了什麼字?當眾人得知那神劍是歐冶子所造、字也是他親手刻的時,都跑去尋求答案。

見歐冶子久久不答,眾人紛紛猜測起來。有人說,一定是“天下第一”,畢竟追求第一是很多習武之人的夢想;有人說,既然是神劍,一定劍氣逼人,所以劍上的字應該是“近我者死”;也有人說,神劍上可能是一句激勵之語,如“三更眠五更起”之類的……

歐冶子連連搖頭,最後輕輕說出四個字:“劍下饒人。”

眾人頓時恍然,拍手叫絕。

身為劍士,武藝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仁者之心,方能成就武者的至高境界。

藤鬥治虎

清朝初年,陝西有個姓王的孩子,拿著藤鬥去買米。當時天快黑了,還下起了滂沱大雨,他路過木橋時,就把藤鬥頂在頭上擋雨,雙手扶著欄杆過橋。

橋下有隻斑斕猛虎等待獵物,已經很長時間了。看到有人來,老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了上去,咬住了藤鬥就跑了。

孩子被撞倒在地,以為有人推到了他,搶走了藤鬥,他爬起來就跑回家了。

第二天,山裡的人們看到一隻老虎,到處狂奔。原來,它嘴裡還咬著藤鬥,無法擺脫。老虎張嘴,藤鬥就張開,老虎閉嘴,藤鬥就合上。藤鬥塞滿了老虎的嘴,那編斗的藤子又非常堅韌,一根一根嵌入到老虎的牙縫裡,它當然擺脫不了。老虎脾氣暴躁,受不了這種折磨,狂奔三天,精疲力盡,死在了山裡。人們發現它時,虎頭還仰著,張著大嘴,裡面還含著藤鬥。

旱鴨子打敗水軍

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趁金人入侵之機,楊么率數十萬人盤踞洞庭湖,作亂中原,朝廷多次討伐都以失敗告終。紹興五年,岳飛奉命率兵前來圍剿。

八百里洞庭,湖水浩蕩,楊軍泛舟湖上,如魚戲水。然而,岳飛所率領計程車兵都是西北人,不會游泳,不習水戰,所以久攻不下。

不過,這並沒難倒岳飛,他自有妙計。

首先,他利用楊么蛻化變質失去人心的大好時機,分化瓦解,使大量楊軍將士紛紛投誠。其次,對於剩下的頑固分子,他考慮用智剿滅。

他派人上山砍來一些樹木,紮成巨大的筏子堵塞港口,不讓楊軍的船隻進港。再用一些腐木亂草,放置在上游。然後,他挑選一些聲音洪亮而且能罵人計程車兵,在上游水淺的地方挑逗楊軍。

迎著楊軍的方向,這些善罵計程車兵一齊開罵,連八輩兒祖宗都罵到了。楊軍被激怒了,划船來追。見楊軍上鉤了,罵兵們且罵且退,吸引楊軍追趕。

楊軍可沒想到其中有詐,只管奮力追趕,上游飄來的腐木亂草根本沒引起他們的注意。等到他們明白過來,卻為時已晚,腐木和亂草纏住了舵輪,船隻失去了動力,進退不得。

岳飛一聲令下,士兵蜂擁而上,用巨木猛撞楊軍船隻,直到撞壞。結果,楊軍被全殲,楊么也被俘殺。

覆巢之下無完卵

孔融是漢末一個賢士,深為曹操所忌恨,常想借故把他捉來殺掉。

有一次,機會終於來了,曹操就派遣了一個使者,帶領了許多人馬,到孔融家裡去逮捕他。

這時候,孔融的兩個孩子——大的才9歲,小的才8歲——正在庭院的階沿上拿了石頭和竹釘東敲敲西打打做遊戲,看見使者帶領人馬來了竟一點也不覺得害怕,仍舊玩耍他們的。

倒是孔融見兒子們天真爛漫、不懂人情世故,心裡難過,不禁悲哀地向使者求情道:“我孔融有罪,希望由我一個人來承擔,不要連累到無辜的孩子,求你高抬貴手,放過他們吧。”

“不行!”使者說,“我是奉命來逮捕你全家的,哪能單單放過小孩子呢?”

孔融實在不忍心眼看兒子們遭這場禍難,又再三向使者懇求,使者還是不應允。

這時做遊戲的兩個孩子走到他們爹爹的身邊,仰起臉來說:“爹爹,不要再懇求了,懇求也是沒用的;哪裡見過落在地上的窠巢裡面還有完好的蛋呢?”

剛說完這話,外面又來了第二批逮捕人的公差,連呼“定要捉拿全家,不能放走一個”。孔融知道他的聰明兒子話說得不錯,就不再向這些傢伙做無益的懇求,只把兩個兒子攬過來緊緊靠著自己的身子,用手掌撫摸著他們的頭頂,眼淚卻像斷線珍珠般地從臉頰邊無聲地往下掉……

補充糾錯